北投最早的住民平埔族甚早即懂得利用此地特殊自然資源硫磺,與漢人進行以物易物,
透過清代郁永河對當時北投的溫泉地景與平埔族人詳盡豐富的記載,見證了北投地區的原始面貌。
而後,隨著清朝政府對硫磺採取封禁與開禁政策,身為採掘硫磺主要據點的北投,其聚落發展也隨之起伏。
開禁後熱絡的硫磺貿易,遂促成舊北投市街的形成。
自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間,大規模的漢人移民從大陸湧入臺灣。
北投擁有水源豐沛的自然環境,大型墾號與家族性拓墾者先後而至,隨後絡繹不絕的漢人也陸續
前來墾闢,北投的發展也逐漸從採硫轉而成為農村聚落…….
陳氏一族在清初康熙末年到乾隆中葉的 時間,從福建泉州府同安縣馬巷廳
十二 都祥豐里封侯堡山侯亭鄉(簡稱侯亭) ,遷到北投定居。
南陳侯亭派下以後壁份與相公份的子孫發展最為傑出。
陳氏在侯亭時即已分為五大支派,分別是大長份、相公份、宅裡份、后普份、后壁份。
五大份現仍在舊北投比鄰而居,大長份在菁仔宅一帶,相公份在新市街、大同街祖厝一帶,
宅裡份在學仔內一帶,后壁份在仁記內、瓦厝內附近。
後壁份分布在舊北投的仁記內(今清江路121號)、瓦厝內(今清江路與三合街二段交叉處)附近,
其後代拓展農地並轉而從商累積資產,遂成芝蘭二堡巨富,為後壁份子孫奠定富饒基礎。
相公份則分布在舊北投的新市街、大同街附近,後代子孫仍有相當人數居住在舊地名為
孝坊(今豐年路)一帶。
因為硫磺產業的興起,清朝政府開始在北投街區設立官所,有專理硫磺興訟事件的官所、
主管社區行政的「役場」,相當於現代的公所,也設有教導學童讀書識字的私塾,這些官所
均設在街區內「學仔內」的「陳仁隆號宗祠」內。
到日治時代初期,日本人在學宅內的北側設立「北投分教場」,就是現今北投國小的前身,
是當時北投第一所國民學校,由於當時的校址是由陳仁隆家族所捐贈,早期的學生高達百分之八十
均為陳氏之後。
瓦厝內陳姓祖厝之一,址位清江路南端、三合街二段交叉處。
此宅為光緒2年(1876)陳金江所建,因其外號「貓江」,故亦有「貓江宅」之稱,
數年前清江路開闢此巷,左護龍大部分被拆。
仁記內位於今大籬笆北方清江路121號,亦稱陳姓祖厝之一,「仁記」係祖厝之名。
北投區大同街有座陳氏祠堂,入口牌坊高掛「侯亭居」堂號,
宗族源自清朝乾隆年間泉州府侯亭鄉,由先祖「雲茶公」渡台,四大房之後枝繁葉茂,
後來登記為祭祀公業「陳綿隆號」。
大門扁額「侯亭居」,指的就是來自於侯亭鄉的陳氏,也就是最先到北投開拓的陳氏一族,
所以現在的北投多半都是陳家子孫,而且持續枝繁葉茂…….
從北投區的選舉結果就可看出端倪,北投全區42里中,陳家就佔了6席,
可見其家族在地方上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