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鄭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鄭國,鄭國滅亡後以國為氏。
東漢末年,以鄭當時一脈的鄭渾、鄭泰等人為開始,逐漸發展為高門望族。
北魏時與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並稱為四姓。唐朝滎陽鄭氏有八位宰相。
現代考古論證,河南省開封縣境內的啟封城外西側有滎陽鄭氏家族墓地。
公元前806年,鄭太始祖桓公初封于鄭,于危難中將財產、國人和家眷寄孥于滎。
武公東遷後,將鄭國初都定於今天滎陽市豫龍鎮京襄城村,並以此為基地實施武公之略,
奠定了鄭國431年的基業。
此後,鄭國人以國為姓,繁衍生息,到盛唐時鄭氏聲望達到鼎盛。
目前,全球共有1200萬鄭氏後裔。門額上一般都寫有滎陽衍派或是滎陽堂。
按: 鄭氏姓源,出自姬姓。
依照《姓纂》上的說法,「周厲王少子友,受封於鄭(在今陝西省華縣西北),是為桓公。
生武公,與晉文侯夾輔平王東遷於洛陽,因徙溱、渭之間(今河南省境),謂之新鄭,
傳十三世至幽公,為韓所滅,子孫再播遷陳宋之間(地跨河南、安徽、江蘇三省),以國為氏」。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周厲王少子于鄭,建立了西周的最後一個諸侯國。
公元前375年被韓國消滅,其子孫搬遷到今天的河南淮陽和商丘之間,以原來國名為姓,
這是鄭姓得姓之原由。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稱,「幽公生公子魯,魯七世孫當時,為漢大司農,居滎陽、開封」。
當時六世孫鄭徲,漢末自陳遷居今河南開封,晉朝時置滎陽郡,鄭氏一族遂漂「滎陽」為郡號。
據有關史書記載 : 鄭姓大擧南遷始於永嘉之亂之時。
西晉永嘉二年,中原板盪,衣冠始入閩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爲鄭姓。
唐初,河南鄭氏又有隨陳政、陳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
唐末,又有河南固始鄭氏隨王潮、王審之入閩。
華東地區成為鄭氏人遷居較早和分布最爲集中的地區之一。
據人口普查資料,鄭氏在福建位居第十三位。尤其是在福建,至今仍有黄鄭排滿街的說法,
可見其人口之多和分布之廣。
從分布上看,鄭氏在福建最早的居住地是在今福州一帶,
以後又陸續從這里遷往長樂、閩侯、晉江、泉州、莆田等地。
四十世祖:鄭昭,居福州,泉州長樂。
四十一祖 : 鄭衡、鄭邀、鄭慮,鄭昭公子。
四十二世祖:鄭璜、鄭琰、鄭球、鄭璣,鄭昭公孫。
四十三世祖:鄭蕙之、鄭蘭之、鄭暉之、鄭忻之、鄭林之,鄭昭公曾孫。
由此看出福州鄭氏的以鄭昭爲入閩祖先;
莆田鄭氏則起源於鄭昭裔孫,進而再分衍出泉州鄭氏,漳州鄭氏等,散居於福清、永泰、
永春、同安、南安、龍溪等地。
至於汀州、建州、建寧、寧德、連江、霞浦、崇安、寧化等地的鄭氏,也都各有源流,
並擁有同樣多的鄭氏人口數和影響力。
總的來看早期的福建鄭氏,在分布上以福州爲中心,之後逐漸向南發展的趨勢。
歷史上和近現代的福建鄭氏人才,絕大部分都出在這一地區。
鄭氏移居台灣,始於鄭芝龍; 鄭氏先世於唐光啟間自光州固始縣入閩。
於宋靖康間,由后官遷泉之武榮,至始祖緜公,乃移泉之南安縣楊子山下十井鄉,遂為南安人。
鄭芝龍曾擔任福建泉州南安縣石井巡司,國姓爺鄭成功即南安石井鄭氏第十二世孫。
明崇禎元年(1628)鄭芝龍歸順明朝廷,時值福建饑荒,鄭氏在福建巡撫熊文燦的支持下,
即招集沿海災區饑民數萬人,每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用船舶載至臺灣進行墾荒。
這是第一次有組織的向臺灣移民。
據統計,至明崇禎十七年(1644),泉、漳移民驟增至十多萬人。
南安是鄭芝龍的故鄉,隨同鄭芝龍遷台的,除了鄭芝龍的親屬、宗親外,還有同村、同鄉、
同縣人,大部分集中在台南一帶。
《永康鄉志》載:「鄭氏聚居於北角姓鄭仔,為大灣第八大姓,原籍泉州府南安縣四十三都石井,
為國姓族人,永曆中隨軍來臺居此,明鄭覆滅後,以耕耘維生,為北角的大族,後裔亦盛。」
這應該是極少數與鄭成功同宗的族人而已 ;
多數的台灣鄭姓 , 與鄭成功並無直接之宗族關係 ……
鄭氏燈號有稱武榮者 ; 多屬於南安一地移民 ;
按: 南朝蕭梁天監中(502-519),泉地屬南安郡晉安縣。
光大二年(568),南安郡屬豐州(治所設閩縣,今福州市區)。
隋開皇九年(589),豐州改稱泉州(治所設今福州) , 晉安縣改稱南安縣。
「泉州」之名首次出現。
嗣聖元年(684),泉州地開始立州建置,名曰武榮州。
景雲二年(711)改武榮州為泉州,因城北泉山因而得名。
所以 , 武榮指的即是南安 , 或泛指泉州 ……
因此鄭氏之衍自泉州者, 又有武榮鄭氏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