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四年(乙丑科補行甲子科)郭尚品榜:陳慶勳(附生。原籍同安)、淡水廳蘇兗榮(恩貢。原籍晉江。

                               候選內閣中書)、張書紳(歲貢。原籍同安。候選訓導)、鄭廷錫(欽賜舉人。進士)。

 

臺灣通志記載:  同治四年(乙丑科補行甲子科) 郭尚品榜: 陳慶勳 (附生 ,原籍同安)

另有資料記載: 秀才 陳慶勳 咸豐九年己未科 興直堡頭前莊人﹙新莊市﹚

在五股獅子頭有一古墓 ; 該墓主人陳謙雲即為陳慶勳之祖父……

墓碑上刻著 皇清 例贈武翼都衛 顯考 謙雲陳府君佳城 , 墓前還有一對旗杆座 ;

上頭刻著同治乙丑補行甲子科 中世舉人 孫慶勳敬立的字樣

按: 該墓由其出嗣男陳騰飛所立, 陳騰飛曾官任登州遊擊 ;

五股第一公墓內尚有陳騰飛為其母及妻所建之墓 , 墓前立有一對表柱 ……

墓碑刻有 皇清覃恩 誥封恭人 靜存陳母蔡太淑人之墓 , 表柱則寫著:

咸豐捌年歲次戊午 對坌嶺二牛眠外得雙塋姑慈婦孝 仕登州則豹略洊升三品子貴孫榮

山東巡撫兼提督軍門 宗愚姪 陳慶階(或作偕) 頓首拜題

據查證資料, 此乃興直堡(新莊) 同治四年舉人陳慶勳之祖墳之一, 建墓時為咸豐八年 ,

蓋當時陳慶勳尚未中舉 ,該墓係為其父陳騰飛 (墓碑上所示之出嗣男)為其母及妻所建 ,

因陳騰飛曾官仕登州遊府一職 ,可能有直屬關係 ,遂有山東巡撫陳慶偕之題輓 ……

只可惜墓碑似是重刻, 刻工粗糙低俗, 加上墓埕之中已遭數十座坟入據, 整體格局已不見 ;

前面所言之陳慶勳祖父的墓則在山頭另一側 ,

墓前立有旗杆座 , 腹地不大但維持了完整古墓之風貌……

除此之外, 有關舉人本身的記載並不多

 

張書紳 字子訓,號半崖,淡水廳大龍峒港仔墘(今台北市大龍峒)人。

少聰穎能詩,唯刻意書懷,音多蕭颯,舉人陳維英見而戒之,遂恭敬受教,從之受學,數年後,面貌一新。

咸豐八年(1858)歲貢,同治四年(1865)舉人,以教職候選,因親老辭歸。

於所居闢建池館,環植花竹,顏曰「遂陶」。

同治十年(1871),同知陳培桂修《淡水廳志》,與林維讓、陳霞林、蘇袞榮等同受聘出任採訪。

按: 《淡水廳志》全部共十六卷,由當時的聽水廳志同知,陳培桂所纂輯。

網羅了當時科舉的一時之選, 共贊其事 ; 包括有 :

舉人吳子光。候選同知翁林萃。舉人張書紳。戶部湖廣司員外郎林維讓。候選知府內閣中書陳霞林。

舉人候選內閣中書蘇袞榮。舉人候選道鄭如梁。五品銜候補府經李彤恩。五品銜通判翁林英。

三品銜候選道林維源。道銜分部郎中林汝梅。舉人李騰芳。生員陳鷥升。員外郎銜生員潘永清等人 ;

張書紳為人倜儻,無疾言遽色,詩而外復工詞賦,尤精於製聯,善能鎔裁俗語,妙句如珠。

其書法師劉石庵,有「中鋒冠全閩」之譽。

晚年家益豐,喜招宴親友,縱談天下。卒年未詳。其詩文多散佚不傳。

北台多處廟宇有其匾存留……

 

蘇袞榮字子褒,淡水艋舺人,原籍晉江。

清同治元年(1862)恩貢,同治四年(1865)中式鄉試,候選內閣中書 ; 

同治十年(1871),同知陳培桂修《淡水廳志》,與林維讓、陳霞林、蘇袞榮等

同受聘出任採訪,獻替尤力。

台北市志人物志中記載:  蘇袞榮(清同治年間) 字子褒,艋舺頂新街人。少嗜學,沉酣經史,

博極羣書,清同治元年,選恩貢。同治四年,舉鄉試,授內閣中書,以親老辭歸。

適同知陳培桂修《淡水廳志》, 聘任採訪。生平嚴重耿介,恬退自安,為詩文雅潔深秀,

一塵不染,與陳維英、 張書紳、林耀鋒等人,合稱淡水五子。

並協助台灣詩鈔之採輯 ;

當時分任者為家雪村方伯、時賓廣文,分校者為黃南  ;廣文、陳迂穀同年兩山長、

蘇子褒孝廉 袞榮 、浙東張揆卿茂才、餘子和少尉寬、劉魯生鹺尹諸君也。

其他的記載就不多了…..

 

大龍峒文風之盛是人人皆知,自咸豐至同治年間,大龍峒人才輩出,士子如林。

根據統計,清代台北市考中舉人的共十六人,其中大龍峒就有六人;陳維藻、陳維英、陳樹籃、

張書紳、鄭廷揚、張夢丁。這六人中,有五人是老師府的子弟或學生,所以老師府對大龍峒

的文風影響至深。遙想當年,以大龍峒這個小聚落而言,舉人及秀才居然高達三十多人,

旗幟飛揚,匾額處處。故有「五步一秀、十步一舉」之美譽。

文獻記載: 鄭廷揚字佐才,福建同安高浦人。乾隆末,隨父徙居滬尾。

父以批發布帛致富,家人不忍以商囿其才智,使修經史,十餘年,學大就,唯累上公車,均困場屋。

同治五年(1866)始舉於鄉。越二年,赴春闈,恩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檢討。

光緒初以年老乞歸,築宅大稻埕,以評定先儒諸書為娛,卒年九十餘。

廷揚工文辭,秀麗典則,頗獲時譽。

臺灣通志記載: 鄭廷楊,同治七年戊辰科( 1868 )欽賜進士,淡水廳。

據說鄭氏從小秉性凝重,其父見他的德行實在不適合經商,乃培植讀書進仕,

但考了幾十年就是屢考不中。同治四年(1865)鄭廷揚終於考取秀才。這時他已八十幾歲。

隔年參加鄉試又中欽賜舉人。同治七年鄭氏赴京會試, 主考官見他年近九十大耋之年,竟能跋涉

萬里,從邊陲之地的台灣島,水陸顛簸,謁紫閽、朝太一,實屬難能可貴,

所以特別上奏兩宮太后,特奉懿旨,恩賜進士出身,旋授翰林院檢討。

鄭氏以高齡在北京混了幾年,光緒初以年邁乞休歸台,卒年九十餘歲……

像鄭廷揚這樣高齡中舉的案例無獨有偶;

乾隆四十四年(1779) 中舉的謝啟祚(廣東人) ,中舉時據說已九十八歲 ;

中舉之後,還一鼓作氣地進京參加進士會試,竟列金榜。特授國子監司業,在京供職。

又三年,乾隆擴大慶祝壽誕,朝廷又將其官秩晉至鴻臚寺卿,並賜御題匾額,以昭榮寵。

乾隆四十八年(1783),一百零二歲時,被擢升為翰林院編修。

道光五年(1825)廣東鄉試,三水縣的考生陸雲從,獲取欽賜舉人也已102歲。

只是這樣的肯定(欽賜) , 多半是鼓勵性質的吧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