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岡三角仔呂家又稱筱雲呂家、是指世居於現台中神岡三角里,清末與日治時期台灣中部史上重要
文教、政治與拓殖領袖家族。自乾隆三十六年(1771)12世渡海來台以來,目前已歷經十代共計
240餘年的歷史。
大概從1771─1870年的100年間,神岡呂家歷經了呂祥省、呂蕃煥、呂世芳至呂炳南初期,
前四代當主主要的發展模式是透過拓墾,經營田產,逐漸透過參與地方祭祀神明會如嘉慶年間的
「中和季」至道光年間的「文英社」,擴大其在地方經濟合作組織中的領導地位。
呂祥省(1723─1782)屬福建漳州紹安的北田房派下,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渡海來台拓墾,
文獻記載最初在現台中縣潭子鄉拓墾。
呂蕃煥(1766─1843)1790年因發生林爽文事件,移居至現今台中縣神岡鄉三角村,而後於
道光六年(1826)於今神岡鄉三角村中興路興建第一公厝—呂家頂瓦厝。
透過參與漳州人的神明祭祀組織中和會,參與地方文教與墾殖事務,逐漸拓展家族版圖。
呂世芳(1806─1855)(14世),恩授正七品文林郎,敕封從六品儒林郎。
道光咸豐年間,透過「呂三光」為名的家族公業,與其弟呂達芳、呂含芳持續參與地方拓墾,
勉於經營並善於間縱之下,逐漸成為三角仔庄一帶豪戶。
在參與文教活動上,呂世芳在咸豐五年另創文英社,成為中和季以外的另一地方神明祭祀組織,
然有所不同之處在於文英社具有倡導儒學、培育鄉里子弟的功能。
此外讓呂家從一農墾實戶轉型為詩禮名門的關鍵,在於1837年呂世芳結識來台遊歷的嘉應舉子
吳子光,自此之後吳子光便在台灣以及呂家的文化發展上扮演了重要的地位。
呂世芳是三角仔呂家先期當主中,最善經營者。
依據咸豐六年(1856)的中和季日清簿,記載呂世芳自道光17年(1837年)擔任經理人之後,
成功將中和季這個祭祀組織從借貸收利銀、利穀轉型為收租穀、購田業,在位的19年間,原存
的祀底銀從5百餘元,增加到交棒時的1萬3千6百餘元,增加了30倍。
第四代當主呂炳南(1829─1870)(15世),字耀初,道光末年間入泮,旋而候補訓導,
並於岸裡構建文昌祠,設學堂,獎掖後進,對地方教育貢獻很多。敕授正八品修職郎。
咸豐五年(1855)任中和季首事(後稱總理),並於同年另創文英社,
同治五年(1866)興建筱雲山莊,同治八年(1869)創文英書院 ;聘吳子光為西席,孕育二榜進士
邱逢甲、舉人台南施士浩、霧峰林文欽、清水蔡時超、以及其次子呂汝修。
好藏書,經商往返大陸與台灣之間必蒐羅典籍充實其書齋,後人開放書齋筱雲軒,供族人
及各方遊學之使用,軒中藏書,通計二萬一千三百三十四卷,為清海東最大私人藏書之地。
呂汝修於1870年夏自赴福建參加鄉試返台因遭颱風襲擊,風檣傾折,海難而亡,享年42歲。
呂炳南有三子汝玉、汝修與汝誠,俱中秀才, 吳子光許為「海東三鳳」。
呂家16世基本上以呂汝玉為第五代當主,但兄弟共治共管已逐漸產生,
為了因應日治時代的家族發展需求,呂家的教育也從過去的傳統私塾式漢學教育,轉變為以
西學及實用之學為主的教育。
自此之後呂家子弟大舉赴日求學,並在東京形成留學生中的 一股重要勢力…..
呂汝玉(1851─1925)海東三鳳之一,清末邑庠生,例貢加恩授正七品文林郎、
日治時期擔任栜東上堡治下總理、勳六等紳士、台中廳參事。
光緒十四年(1888)接下首事,積極拓展家業版圖。除家業外,秉持家訓,對地方文教不遺餘力。
於光緒年間,與霧峰林朝棟、大里吳鸞旂等人聯合上書巡撫劉銘傳興辦宏文書院,
日治時期捐納文英社址興辦岸裡公學校,以及後來與林烈堂等人捐辦台中一中等。
此外在政治參與方面,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接受台灣總督府命為栜東上堡治下總理,
主要處理葫蘆墩農業生產狀況的調查以及協調監督。
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任台中廳參事,參與台中地方法院的籌備工作,對地方治安維護,
以及災害的撫卹有相當貢獻,後由明治政府授紳章、勳六等瑞寶章、大禮紀念章等。
呂汝修(1855─1889)台灣府學光緒十四年中式戊子科戊子科舉人,恩授正七品文林郎。
與許南英、丘逢甲一生莫逆,總角時期便是案前學友,並一起赴省科考。
光緒十四年(1888),呂汝修與丘逢甲同年中舉,此事雖然使呂家在地方文教地位上達到頂峰,
可惜呂汝修未能長壽,於壯年時期辭世,生平著有餐霞子遺稿。
呂汝誠(1860─1929)海東三鳳之一,清末秀才,日治時期任台中廳三角仔庄庄長。
呂汝濤(1871─1951) 字松年,號耕雲,從小過繼給炳南弟。少學畫,先入臺南呂仲第門,
30歲後復從汕頭陳松石遊。日治時期,請益於藤島耕山,歷有年所,擅長走獸、飛禽、山水。
日治時期重要之東洋畫畫家。
呂敦禮(1871─1908)字鯉庭,號厚庵,呂汝玉長子,清末邑庠生。
乙未割台之後,呂汝玉為防不測,命長子呂敦禮舉家內遷。數年後返台,致力於實用之學,
明治三十九年(1906)與林朝崧、蔡啟運、賴紹堯、陳瑚、陳槐庭、林資修、林仲衡、傅鶴亭
等其他八人於林資鏗的瑞軒集會,訂定櫟社創設社章17條,為櫟社創社九老之一,
1908年病逝,享年38歲。
呂望沂(1877─1949)呂汝玉四子。
於漢學書房修習漢學十餘年,明治四十四年(1911)於豐原創立兩貴商行,經營米商,
呂樵湖(1887─1955)呂汝玉七子,
日治時代後期,呂樵湖積極將事業觸角延伸至實業,其範圍包括在1938年與大甲杜香國成立
「臺灣電氣製鋼株式會社創立事務所」,後又創辦台灣興亞紙漿株式會社,並經營貨運業等實業,
是三角仔呂家中,嘗試將家族版圖延伸至實業的重要人物。
呂季園(1890─1961),呂汝玉八子。 明治時期被安排在日本山口縣接受中等教育,
1906年入東京明治大學,1912年法政科畢業,1917年入東京日支合同通信社,返台後選擇與
呂望沂、呂樵湖兩位兄長不同的領域,朝金融與政治界發展。
1918年入新高銀行台北本行,1919年任臺中支店次席,1927年則擔任臺灣商工銀行(第一銀行
前身)、大東信託(華南銀行前身)取締役。
之後歷任臺中州協議會員、豐原水利組合評議員,1934則擔任第二任的神岡庄庄長。
呂琯星(1878─19? ?),字蘊白,呂汝修長子,幼入私塾習經史,精通漢學。曾任國校漢文教師,
善詩文,喜吟詠,1910年加盟櫟社為社友,經常參與詩會活動。復工書法,尤長於隸書;
好圍棋、音樂,悠遊自適,性溫厚篤實,為鄉里所稱。
娶霧峰頂厝系舉人林文欽長女林金鵬為妻,是林獻堂的大姊夫,育有四男四女,
其詩與厚庵齊名,為日治時期筱雲山莊呂氏兩大詩家。
呂孟津(1895─1977)呂汝濤次子,日治時期著名的東洋畫家。
呂家第七代以後的裔孫,主要仍以文教類型者居多,
著名的人物包括台灣合唱音樂之父呂泉生、著名冶金學者與西洋畫家呂璞石等人。
筱雲山莊位於神岡區三角里大豐路116號,建於清同治5年(1866),至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的歷史,
當年呂炳南因奉養慈母,為使歡娛晚年而特別興建的,同時由於呂家富有,又好結交文士,一時名流
雲集,名聞遐邇。
筱雲山莊建築除了清代建築本體之外,周邊亦有日治時期建築,且亦保留初建時期風貌,
因此於民國97年6月24日,公告指定南庭洋風日治建築增列併入古蹟本體,
民國99年12月20日公告指定「筱雲山莊北庭建築」增列入古蹟。
目前正進行維修之中, 並不對外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