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敏(1778-1841),臺南麻豆林家的開臺祖,因經營糖業貿易而致富,成為麻豆一地的富商與

大地主,奠定家族基礎,使得麻豆林家日後可與板橋林家、霧峰林家合稱「臺灣三林」。

其子孫多有經科舉獲取功名,對於地方事務有所貢獻。

林文敏在嘉慶或道光年間於今麻豆興國路上建有林家祖厝,但在1986年時已拆毀。

林文敏生於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巳時,福建泉州府安溪縣隴邊鄉長泰里人。

年幼時,其父林國助經商失敗,抑鬱病逝,其母也在之後因貧病而逝世,林文敏遂以一條扁擔當

苦力挑夫維生,常挑柴薪至晉江縣石獅販賣。後來因見鄉親有去南洋工作為生者,而此時臺灣與

石獅、廈門、福州有貿易往來,需要勞力而常在港口招人來。林文敏心生來臺意願,與姑母商討

後得其資助,於嘉慶四年(1799)從石獅搭船至今臺南安平港,當時他年僅二十二歲。

 

林文敏來臺後仍以挑夫為業,來往於府城與麻豆之間,後來便在此住下。

由於其表現優異,人人爭相委託他挑貨,麻豆港商人郭君璋對他也頗為賞識,遂將其妹郭罔市

(1786-1873)許配給他。

結婚之後,由於勤於工作與縮衣節食而稍有積蓄,於是林文敏改經營雜貨店,而後又經營販賣

黑砂糖並開設小型釀酒廠,時人稱其為「釀酒敏」。

生意興隆之後,林文敏又於臺灣府城開設商號「林裕發行」,經營與福建之間的黑砂糖貿易,

其財富遂日益增加。

據說麻豆林家鼎盛之時有數百萬兩資產與萬餘甲的良田魚塭,分布於今嘉義到高雄一帶。

林文敏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逝世後,林家各房仍在其妻郭氏領導下繼續發展,

郭氏逝世後,林家各房便分家…..

林文敏為家族奠立基礎,然而林家真正的成長壯大,當在於取得科甲功名躋身士紳階層,

成就其社會領導地位之後;林文敏於家境漸漸富有之際,感念若無強壯軀體難於勝任事業發展,

於是開始關注子兒之健康,聘請武師傳授子兒習武,再聘請飽學之士,來家教諭子孫書典,

期使子孫有成就者進京科考獲官職,以耀家門。

林家子弟在林文敏的鼓勵向學之下,經正式進途而舉科第功名者不少。

林文敏生有八子,除六子早夭外,其餘七子與後裔都有相當的成就。

其中

長男林武海(1805-1872),因子貴誥贈奉政大夫, 加光祿寺少卿賞戴藍翎。

於台南府城開設糖行林裕發商行 , 往來台灣及福建從事貿易遂成巨富 ,

其四子林廷瑤(志訓)為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科舉人。

次子林朝榮(武臣),清誥贈奉政大夫,主要協助父親經營農業,曾倡建保安宮。

其子林廷楨(志念)為光緒元年恩貢,而三男庶子林均(或作鈞)卿為武秀才(生員)。

三子林朝清,清誥授武德騎尉,咸豐二年(1852)壬子科武舉人,習得釀酒製糖技術,

協助父親處理發售事宜,曾捐資興建文祠。

其長男林廷勳為邑庠生,而四男林廷傑 (或作杰)為光緒十五年(1889)文舉人,曾任禮部郎中。

四子林朝祥,清誥授武翼都尉 , 咸豐年間進嘉義縣學,其長男林廷瑞為同治九年邑庠生。

五子林朝邦,清誥授宣武大夫,咸豐年間邑庠生,主要協助其母看管什貨店。

七子林朝章,曾任刑部郎中、浙江司行走,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科貢生 (即明經進士)。

八子林朝輝,清誥授武翼都尉,咸豐九年(1859)己未科補行戊子科武舉人,曾倡議重建護濟宮。

其長男林廷芳為邑庠生等等……

(資料參考:  詹評仁–前清麻豆鎮科甲縉紳錄,  蔡承豪–麻豆地區漢人家族發展 )

 

對於原先經商致富的林家而言,其家族地 位的提升自是助益匪淺,藉由科舉取得功名,逐漸在地方

擁有極大的勢力,並與地方官府建立穩固關係;再者林家透過公益事業的參與,更進而加強了林家在

麻豆的領導勢力。

林家在麻豆建有多棟大厝,建材及師傅均來自唐山,深具傳統「閩南風格」建築。

是當地重要的歷史建築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