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13年(1874),在臺灣南部所發生的牡丹社事件,是促使臺北建城的遠因。
因牡丹社事件之故而喪失琉球宗主權的滿清朝廷,終於體會到日本意欲越過東海擴張領土的野心,
相對的,滿清朝廷也大幅改變了對臺灣戰略地位的觀感,認識到臺灣島是遏止日本和其他列強國
侵略中國的前哨。
於是想藉由建立臺北府來強化北臺灣防禦的滿清朝廷,於光緒元年(1875)批准了福建巡撫沈葆楨
的「臺北擬建一府三縣」奏摺,臺北府宣告成立,所轄區域包含今日之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
桃園縣、宜蘭縣、新竹縣及新竹市。
臺北建府之議經過滿清朝廷欽准不久之後,為因應北臺灣防務之需求,試署知府林達泉於
光緒四年(1878)在臺北盆地一帶實地探勘,初步決定於艋舺與大稻埕之間的未開墾荒地構築臺北城,
將重要之府城官署、祭祀宗廟等建築設立於其中。
不料林達泉未俟臺北正式開府,即因積勞成疾而在任上去世。
光緒五年(1879),臺北正式開府。
首任知府陳星聚與其後上任的直屬長官福建巡撫岑毓英開始積極籌款興建臺北府城,
此時城牆尚未動工,因規劃中之建城用地原為臺北盆地沈積淤泥開墾成之水田,土質
過於鬆軟,為防止未來城牆磚石沉陷,陳星聚便下令在城址上種植竹林以讓底土逐漸紮實。
光緒八年(1882),臺北城終於委由台灣兵備道劉璈正式開工興建。
在陳星聚與劉璈合作之下,臺北府城在光緒十年(1884)正式完工。
這座城池,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座依照傳統風水堪輿理論而建造的城池。
迄今已一百三十年……
於臺北城完工之際,城內陸續動工的文廟、武廟、聖王廟、城隍廟、天后宮陸續落成。
除此,城內也相繼同時建造了臺灣巡撫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臺北府衙門、以及淡水縣
衙門等各級官署,儼然成為臺灣北部甚至全臺灣的宗教與政治中心。
清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之時,從基隆進軍北臺灣的法軍進軍至暖暖一帶即被清軍擊退。
為此趕工完成的臺北城,幸運地免於受戰禍試練。
不過在十年後亦即光緒二十一年(1895)發生的臺民抗日乙未戰爭之中,
臺北城卻也沒發揮原本應有的防禦功能,
讓侵臺日軍兵不血刃地輕易進入…..
明治三十年(1897)成立的「臺北市區計畫委員會」開始研議拆除舊有城牆,隨即在明治
三十二年(1899)公告第一次市區改正計畫,以街地整理與貫通道路為由,將部份城牆連同城內
原有清朝時代建築物(如文廟、武廟)等一起予以拆除。
明治三十三年(1900) 臺灣總督府進行的市區改正不但將所有護城河填平,將城垣至護城壕間
的空地規劃為公園,並以增闢九個城門為由,開始小規模拆除妨礙道路貫通的城牆,西門也就
是此時開始被拆除。
而真正開始大規模地拆除城牆,約在明治三十四年(1901)「第二次市區改正計畫」前後。
該計劃加快原本已在進行中的拆除城牆工事。該計劃中臺北城的所有城門本應該全數拆除;
不過因為民間的反彈壓力,讓總督府最後改變計畫,留下還沒拆除的北、東、南及小南門。
到了明治三十七年(1904)底,基本上臺北城的所有城牆已全數拆除。
拆除的石材則大多運往東門附近,建造臺北刑務所(今日之臺北監獄遺跡)與兵營區(之後曾
成為陸軍總部所在,今日已改建為中正紀念堂)。
此段圍牆現為市定古蹟─臺北監獄圍牆遺蹟,
也有一部分成為北署(現在的臺北市警察局大同分局)南側牆壁之建材。
有別於臺北城外的已開發聚落,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或「城中」;
此一稱呼也沿用至今,臺北市的「城內次分區」與昔日的「城中區」即以此命名。
該城是台灣史上唯一全部用優良石條所建的石城,
也是唯一的長方形城池,面積僅次臺南府城…..
大正九年(1920)10月地方制度改正之時,臺北城內改制為大字,屬臺北州臺北市。
大正十一年(1922)實施町名改正,臺北市區被劃分為64個「町」,其中文武町、書院町、
乃木町、榮町、大和町、京町、本町、表町、明石町,均包含原臺北城內的範圍。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於民國35年合併上述之町和北門町、樺山町、幸町、東門町、
旭町、末廣町、壽町、築地町、濱町等地,一同編為城中區。
民國79年臺北市行政區劃改訂,原有之城中區與古亭區合併成中正區至今。
建城一百三十年的臺北城,
保留迄今原封不動者, 其實只有北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