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書記載:潘湖環湖百余里,沿湖而居,唐宋時,弦頌相聞,科第不乏,擢第者几三十。

黄姓第一狀元黄仁穎就誕生于此村。

福建省晋江市 池店鎮潘湖村以潘氏最早開基于此湖故名之,

為池店鎮第三大村,位于泉州城南十里許剌桐大橋南段福厦公路旁,在獅山南部九十九溪北畔,

東與池店村接壤,西與仕春村相連,北與泉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毗鄰,南臨九十九溪。

西南則與青陽鎮的霞浯村交界。

 

宋、元時屬登瀛里,明、清屬三十五都,其村形成於東晋元帝大興年間。

斯時,永嘉之亂,中原板蕩,衣冠入閩中沿江河湖海邊沿而卜居。

因最早率先入此墾殖者為潘姓,故名潘湖。

 

隋末唐初,江西省波陽县歐陽韶文士游學武荣州(古泉州名),泛舟沿江而下,見此间山明水秀,

宛如鄱陽湖一般佳麗,遂隐于此築盧而居,初命其地曰歐宅。

及至唐建中間,歐陽氏居者漸繁,而潘姓式微。

 

貞元八年歐陽韶六世孫歐陽詹一舉首登龍虎榜,開閩中科第先河,

繼而七世孫歐陽秬於開成二年進士及第,故村雅稱曰金湖,而外地人則唤之為歐湖。

元天顺元年戊辰春三月,福建莆田軍城金墩處士赠徵仕郎黄權(1271-1351)字本經又字秀卿,號天麟,行千二,

年輕飽學有志尚,因慕名歐陽詹故里之盛名,遂寄寓于此,越年,經文友伐柯為媒,赠徵仕郎處士黄權娶歐陽儀長女為妻,

因歐家世代乏人,遂承其物業,籍隸陽圖四甲,自此黄氏子孫于此繁衍生息…………

 

潘湖黃氏中功名明顯者,包括有 :

 

五代福建黄姓第一狀元、唐端明殿掌院学士黄仁穎即誕生於此村。

 

黃仁穎  (900 -962 唐朝御史黃滔嫡仲孫,字福佑,號潘湖翁,家居潘湖,幼敏慧好學,善詩文。

少年時代自耕自作,每日清晨時常登上獅山甲第亭攻讀。

917年春闈,考取明經學究及第,然918年進士科落第,深以為恥,

復歸潘湖家中,益研群書。累十載寒窗,終於925年通過會試,後唐927年中狀元

937黃仁穎見朝政無所建言,便辭官歸晉江潘湖歐厝里。

諡號文杰,官至後唐端明殿內閣掌院學士。

 

 

黃仕鳳,元處士贈徵郎天麟黃權長子。

稍長歷蒙古學教授出仕于外,元至正十四年致政歸,自號十四致政,及卒,

葬晉邑廿四都侖峰教授山。

黃賢自號逸齋,黃仕鳳長子。長子應登永樂二年進士。

 

 

黃應,福建晉江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永樂元年,福建癸未鄉試中舉。永樂二年,登甲申科會試中進士,授龍遊縣知縣

 

 

黃仕龍,元處士贈徵天麟黃權次子,少就學于仁穎書院,

慈心濟世,喜覽群書,後遂改行醫,撫解貧寒布衣之疾苦,功崇惟志,救治若神,為郡名醫。

黃福又名均玉,黃仕龍長子

 

黃永號儒林學士,少為諸生,黃福次子。

少充邑庠生轉諸生訐奏教諭,洪武中以事從潘湖被逮至南京,悉革為民。永時髻年,得發戶部充吏,

因典短小書習法律,尚書目試而奇之,以人才舉,授本部主事,升員外郎,出為寧波知府,

節冗清獄鋤盜安民,考最調守湖州屬歲饑,設法賑貸以余間修築水利,歲豐倍入。

子昶為宣德舉人。

 

黃禮,黃賢曾孫。

孫鳳翔為明隆慶二年榜眼進士。

 

黃鳳翔(15381614),本名鳳翥,字鳴周,號儀庭。

嘉靖十七年(1538)出生,福建鄉試第四名,後參加會試第一百二十六名。

隆慶二年,登進士第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萬曆四年,丁憂期滿,正月補原官,

歷官翰林院編修、修撰、右春坊右中允、右諭德,萬曆十二年二月升任南京國子監祭酒。

萬曆二十一年(1593),改任吏部官職。四月再調升南京禮部尚書,以養母故,上疏請求退休,不許。

萬曆二十二年(1594)十月,再任南京禮部尚書。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卒於泉州府城南家中,著有《嘉靖大政記》、《嘉靖大政編年錄》、

《田亭草詩集》、《續小學》、《異夢記》等,天啟初年追諡文簡。

《明史》有傳。

 

 

黃淳中,鳳翔長子,為諸生,以父蔭授南京前府都事,遷中府經歷南京戶部員外。

黃潤中,鳳翔六子。天啟甲子舉人,崇禎丁丑進士,授刑部主事,多平反轉禮部祠祭員外郎,簡撰修實錄,教習駙馬。

黃灝中,鳳翔七子,崇禎丙子舉人,順治乙丑進士,授浦江令。四子琮歷禮部司務;五子傑歷長沙知府;六子昱歷長沙副將。

 

黃綬,黃永曾孫。受易於蔡清號文莊之門,剛方遵古,折衷傳義,時有所得,

即乎識之與交,洞見肺腑,議論世務,援古證今,懸合事宜凡冠婚喪,祭必稽古,

禮不隨時俯仰,人乙太古號焉。

宏治乙丑以歲貢授肇慶府訓導。

 

 

黃光升(1506-1586,字明舉,號葵峰。教諭黃綬之子。

秉性好學,年少時就學于潘湖仁穎書院,精通賦役、理訟、律獄等知識。

明嘉靖七年(1528)中舉人,嘉靖八年(1529)中進士,授浙江長興知縣。

後任浙江僉事三年。進參議,調任廣東副使,轉任四川參政、廣東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等。

之後,黃光升討平連岩黎民的叛亂和新會陳文伯剽掠。

編定廣東全省瑤民的冊籍,進官副都御史,督撫四川省。

拜為兵部侍郎,總製湖北、四川、貴州三省。

又因討平苗民叛亂和招回流民600戶有功,升任左侍郎。

 

黃琰,光升孫。萬曆丁酉戊戌聯捷成進士,授南海令庶政。

南京戶部主事甫數月,而浙中監院自簡至矣,既歸。日與琴為伍,皆同志陟清源山巢雲岩諸名勝,

飲酒賦詩,浩然自得,晚自號百拙居士。

 

 

黃熙孕,明崇禎庚午辛未聯捷進士,授南海令。擢戶部主事,轉禮部歷員外,遷儀制司郎中,奉使江西。

是時八閩尚阻,承疇相國聲教熙孕奉命招撫,仗中樞節以行,建牙吳越中,推誠懷來大軍入閩,

曾無遺鏃染刃,事竣納印,節由尚璽,觴銀臺迥,卿晉刑部侍郎。

 

黃徽孕,明崇禎丙子丁丑聯捷進士,授績溪令,

開國之初,實嘉賴焉按順天綜理,煩劇蘇息,周敝秩滿,遷太仆寺卿。丁外艱,服除補原官,晉兵部侍郎

黃帙孕,順治辛卯舉人,授崇仁令。

黃景孕,鳳翔孫,天啟丁卯舉人崇禎辛未進士,授戶部主事。

黃矩孕,鳳翔孫,侍郎熙孕弟,幼警敏,讀書過目成誦,

與兄曰相砥礪,鳳翔器之。治壁經年十六輒集蔡氏諸家集解。

 

黃志美,熙孕長子。崇禎已卯舉人,入國朝授廣東高州知府,寬和無忤,民多愛之。

黃志長,刑部熙孕六子,康熙乙酉第八名舉人。

黃志煥,鳳翔曾孫,帙孕子。康熙壬子第二名舉人,癸丑進士,綜覽群經書法,尤工書法。

 

黃志遴,甲申間潘湖南北道路梗塞,志遴以父熙孕在京間關入侍,

順治乙酉覃恩人監得雋京闈,丙戌聯第進士,國朝閩人通籍自志遴始,選庶吉士、館試、閣試皆第一。

授國史院編修與篡六曹章奏,分閱廷試貢士,戊子主試北闈熊伯龍、張永祺、戴王綸三科榜眼,皆出其門。

還遷侍講、轉侍讀升宏文院侍讀學士,與修太祖太宗兩朝實錄,升秘書院侍讀學士

晉少詹事,出為湖廣左布政,勤民農桑。

 

 

黃裴。康熙甲子舉人,授侯官縣教諭,不以家累自隨教督諸生,具有條理。丁內艱,起補長汀教諭。

黃道泰。康熙間歲貢授龍溪訓導,修聖廟塑賢像,寬免學中地租捐捧,講學論文不倦,署漳州府教授。

 

黃之錄,順治丁酉舉人,由內閣中書升刑部廣西司主事。

黃德蒿。景孕孫,康熙辛卯舉人,幼穎慧十三而孤,隨諸伯仲盡哀盡禮;

十八歲為邑諸生,歷沈徐二督學兩試冠軍,余多前茅,聞名文壇推為才子。

 

 

黄錫衮(1621—1707) 又名炳朱,字宗麟,号肇盛,晚号潘湖叟。崇祯十三年進士。

清康熙間任兵部左侍郎,因密助聖祖主政于朝,平撫三藩榮績素著,深受聖祖倚重,

曾任浙江道监察御史、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署兵部尚书事、

累官至東閣大学士。

 

 

 

 

黃守魁(15511621),初名一魯,字國參,又字君賢,號哲齋、濱南、金湖

幼時聰慧,讀書不拘守章句,曾考上通判,但不滿一年就辭去,投筆從戎,讀《太公陰符》諸武書。

萬曆七年(1579)鄉試第四名,得武舉人萬曆十七年(1589) 黃守魁為武進士探花,初任南京浦子口守備,

調江西升四川都司駐建昌,因征戰楊應龍有功升大同參將轉福寧參將。

之後,原要擢廣西參將卻未就任,萬曆三十七年(1609),調松潘副將

因征建南有功與整頓地方土司,而升四川正總兵官

 

萬曆四十八年(1620),黃守魁升南京右軍都督府僉書兼提督

天啟元年(1621) 實授驃騎將軍。

 

 

近代則有黃志商志商年少受祖父錫袞之蔭,赴廈門辦館授徙傳武課教,遂成富商巨賈,

後還鄉興文勸學,課督士子崇儒重道文武並舉,倡修宗祠。

 

整體而言,潘湖黃氏中曾出過大學士黃錫袞;狀元黃仁穎,尚書黃光升、黃鳳翔;

榜眼進士黃鳳翔;武探花大總督黃守魁;以及同登進士的黃光升,孫琰祖孫二人。

 

祖父子孫四世共出了八個進士,

包括了黃鳳翔、黃潤中、黃灝中、黃熙孕、黃徽孕、黃景孕,黃志遴、黃志煥;

可說是一門光顯………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