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潯 吳氏一族之武功略傳
福建福清市玉塘村開基祖吳元益公是太伯公第75世孫,吳祭14世孫。 生於宋寧宗開禧元年,卒於元成宗大德4年(1205——1300),享年96歲。 元益公於元初自莆田遷福清石塘(後改玉塘)開基。 至今繁衍幾十萬人。 廈門同安石潯村吳姓開基祖從師公是福清玉塘村元益公第九世裔孫, 於明洪武二十年,護兄從倫公戌永寧衛至石潯。 吳祭為最早入閩,開發福建的先賢之一。 吳祭是泰伯第62世孫,字孝先,號道成,生於唐 […]
福建福清市玉塘村開基祖吳元益公是太伯公第75世孫,吳祭14世孫。 生於宋寧宗開禧元年,卒於元成宗大德4年(1205——1300),享年96歲。 元益公於元初自莆田遷福清石塘(後改玉塘)開基。 至今繁衍幾十萬人。 廈門同安石潯村吳姓開基祖從師公是福清玉塘村元益公第九世裔孫, 於明洪武二十年,護兄從倫公戌永寧衛至石潯。 吳祭為最早入閩,開發福建的先賢之一。 吳祭是泰伯第62世孫,字孝先,號道成,生於唐 […]
高雄的鹽埕地區自古設有瀨南鹽場,在日治初期,瀨南鹽場的鹽產量 甚至達到全島第一,在1906年的鹽田面積為136甲,鹽產量達1,400多萬斤; 但後因高雄築港計畫,在1908年首先廢止了36甲鹽田, 其他鹽田則逐漸廢止,並取而代之另外開發了 烏樹林鹽田跟紅毛港鹽田。 烏樹林鹽田是在日治時期的明治四十一年(1908)11月,經永安鄉竹仔港 (今維新村)庄長張作舟等30人在申請獲准後動工興建,但開發期間 […]
黃欣,字茂笙,後改為南鳴,號固園主人、四梅主人、 西圃、萬年布衣。日治時期,改日本姓名為國江南鳴。 其父黃江,於前清糖業鼎盛時經營糖業,號曰錦祥記,業務頗多。 日治時期,黃欣於明治31年﹙1898﹚進入臺南第一公學校就學, 由於學業成績優異,以跳級升年,四年的時間便讀完公學校的所有課程。 畢業後任職於臺南病院,閒暇偕弟黃溪泉向胡殿鵬(南溟)學習漢詩詞。 大正元年﹙1912﹚黃欣赴日留學。 日本明治 […]
陳福謙(1834—1884)祖籍泉州府同安縣,出身鳳山縣苓雅寮莊。 陳福謙家族的祖籍是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集美,於五世祖陳祖武時來臺, 其子陳貨為六世祖,亦即是陳福謙之父。 陳貨原居於阿公店(今高雄市岡山區)的後紅, 後遷至苓雅寮下寮,人稱「後紅陳」。 《臺灣列紳傳》則寫陳福謙祖先陳維參於康熙四十年(1701) 來臺。 陳福謙早年以替人撐船營生,後來累積資金改從事賣米行業, 之後在打狗於清同治二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