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系紅磚建築,在閩南以泉州為核心,主要分布於泉州、廈門、漳州等地,在台灣以金門最為集中。 閩南各地的紅磚厝還有不同的特色:閩南紅磚建築以泉州為核心,向周邊輻射,其中泉州最紅; 漳州紅磚厝的特點則多為紅磚灰磚混搭,紅磚多用於裝飾部分; 而金門、廈門的紅磚厝也略有不同。 從閩南古厝磚石牆及屋瓦中我們可以發現一種文脈,一種對紅色的喜愛, 對雕飾紋樣細節的刻意追求,對吉祥象徵物的從容表現,從而在民 […]
臺灣府輿圖纂要及險要總說
台郡周環皆海,為江、浙、閩、粵之外界。 內則萬山盤結,生番阻絕;外則廳縣接連,廣袤一千餘里,呂宋、日本直吭嗌制之。 形勢之雄,中原未有也。 康熙二十二年,始入版圖為臺灣府。 屬邑附郭曰臺灣,屏羅漢內、外門。南八十里當郡城左翼者,為鳳山;北一百里當郡城右翼者,為諸羅(即今嘉義)。 雍正元年,增彰化並淡水廳,地已極北。至五年,設澎湖廳,遠處海中。噶瑪蘭在淡水山後,設始於嘉慶十五年。 自 […]
從淡水廳志看 基隆的歷史
淡水廳志卷二 封域志 大雞籠山,距城北百五十里,極寒有雪,矗立巍然,日本人以此為指南。 稍東曰三貂山(一作山朝山),雙峰遙峙,高不可極。 又十餘里曰三貂大坪林山,亦極高大。臺山分支始此。 其北三十里分小支曰遠望嶺。由遠望嶺三十里至卯里鼻穿入海。 遠望嶺去治二百五十里,復繞而東,為噶瑪蘭界。 其由三貂三十里,西分一支,曰獅毬嶺。 由獅毬嶺向西分下者曰土地公嶺,曰大小紗帽山,曰七里墩山。 各山不甚 […]
詩家小傳(09) 賴紹堯 張麗俊 魏清德
賴紹堯曾於日治時期任彰化員林支廳區長,和霧峰林家下厝的林朝崧感情深厚,且其更是台灣中部重要的 詩人團體櫟社的主要創始人,而這樣的研究發現,也證明了大村賴家在臺灣中部地區的影響力是足以和顯赫 的霧峰林家相提並論的。 漢人移民在大村鄉的開發甚早,相傳早在三百六十年前清康熙初葉之後,就有來自大陸福建省漳、 泉二州的漢人來臺開墾,其中更以賴、黃、游等姓氏佔多數。而來臺開墾的賴氏先 人中,有來自漳州平和的 […]
神岡 社口 林振芳家族
林振芳,幼名火生,字喣齋,號蘭圃,臺中廳拺東上堡社口庄人。 祖籍廣東省惠州府。生於清道光十二年(1832),卒於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享年七十有四, 前後歷經 道光、咸豐、同治、及光緒四朝與日治時期。 林家乃由廣東省惠州府來臺,原居於諸羅縣 (現在的彰化)。 歷經遷徙,從遷居神岡社口之後,漸與河洛族群同化。 五歲時遭逢喪父,爾後母親改嫁,與祖母蕭氏相依為命,由祖母與伯叔父養育成人。 九歲入 […]
閩南紅磚的地域特色 (下)
閩南地區地理位置優越,頻繁的海上貿易使閩南受到來自東南亞和歐洲文化的影響, 在多元文化下兼收並蓄,紅磚帶紅瓦逐漸發展為獨樹一幟的建築風格。 閩南民居其建築材料主要就地取材,比如在石材上選用泉州白石花崗岩居多,其次是青石, 紅磚取自隨處可見的田間泥土燒制而成,木材取自杉木,沿海地帶還用牡蠣殼作為外牆使用, 有一種未經雕琢的原始自然美,而且有地方特色。 在紅磚的運用上,經過能工巧匠的再加工,創造出無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