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家珍,字伯 ,號雪汀,生於同治七年,卒於民國十七年,新竹竹塹城外東勢莊人。 二十七歲,由廩生中式光緒甲午科舉人。翌年台灣改隸,攜眷回泉。 民國八年,因大陸各地多故,又避地返台,寓居新竹凡八載。 鄭家珍於學無所不窺,天文、地理、算術、星相……各有鑽研。 居閩時有作品《倚劍樓詩文存》,惜台灣未見傳本。 另有《雪蕉山館詩草》,內多寓竹之作,門人鄭卻於民國七十二年出其所藏, 交由台北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付 […]
鄭家珍,字伯 ,號雪汀,生於同治七年,卒於民國十七年,新竹竹塹城外東勢莊人。 二十七歲,由廩生中式光緒甲午科舉人。翌年台灣改隸,攜眷回泉。 民國八年,因大陸各地多故,又避地返台,寓居新竹凡八載。 鄭家珍於學無所不窺,天文、地理、算術、星相……各有鑽研。 居閩時有作品《倚劍樓詩文存》,惜台灣未見傳本。 另有《雪蕉山館詩草》,內多寓竹之作,門人鄭卻於民國七十二年出其所藏, 交由台北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付 […]
苦苓腳,是新竹市北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北部。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古賢里及其西南側的新竹機場部分地區。 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苦苓腳地區為一街庄,稱為「苦苓腳庄」,隸屬於竹北一堡。 該庄東北隔頭前溪與新庄仔庄相望,東南與湳雅庄為鄰, 西南邊為樹林頭庄、吉羊崙庄,西北邊為槺榔庄。 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四年(1901)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新竹廳。 大正九年( […]
諸羅縣志 卷一封域志 邑治負山面海,內拱神州而西向;發仞於北、叢於東,而附於邑治之肩背延袤於南。 凡山之綿緲阻絕、人跡不到者,統稱內山。 其可指而名者,自福州之五虎門,山勢東入於海,導關同、白畎二山名, 在大洋中以南,漸逼雞籠港,突浮一嶼,曰雞籠嶼內有番社。 以下凡稱番社者,皆番所居,有荷蘭大故城焉在嶼之西。 穿港而東,曰大雞籠山;巍然外海之天半,是台灣郡邑之祖山也往來日本洋船皆以此山為指南。 […]
大灣古稱大灣塘,鄭台時期,在 台南設置承天府,大灣就位於承天府小東門城外, 當時有福建漳泉移民謝、汪、李、鄭、王、黃、陳、楊、劉等九大姓族陸續來此並定居於斯, 以謝姓為中心點逐步開發而聚成一大村庄,乃名之長興里大灣庄。 漳泉移民渡台時,皆身帶家鄉奉祀之神像、香火,以祈靈神明庇佑, 有漳州府龍溪縣二十八都寶樹社人謝姓,把故鄉寶樹社王公廟所祭祀的廣惠聖王謝安神像, 在大灣謝姓家族家裡設壇奉祀,各姓 […]
有關謝姓寶樹堂號的來歷,傳聞頗多。 據《世說新語》記載: 謝太傅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 車騎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階庭耳。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東晉太傅謝安問他的諸子侄們: 子弟們怎麼這麼早就介入社會生活?而今我正想讓大家成長得更成熟更美好! 一時大家都答不上來。只有東晉名將車騎將軍謝玄作了回答: 這正是要他們像美麗的芝蘭玉樹一樣,生長在我們庭院台階前啊。 謝 […]
李伯瑤(612-672),又作李伯苗,字昆宗,號輔信,唐朝開國名將衞國公李靖之孫。 封輔信王公,卒於咸享三年三月,賜諡 武惠。 帝封為 輔勝將武惠侯,坐鎮漳江地方,生共享江山,死則厥祀。 十三子隨征,俱有汗馬之勞,長當襲職,概封為防禦國練侯,分守閩中邵縣,各兼庶秩,以防百蠻。 上元元年(674)葬於北山(漳浦城北)之麓。 後得妙應黃公之來,擇於北溪渡水而東,遷葬在虎形山,號曰:喬木世家。 其諸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