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位於濁水溪沖積扇靠近扇央的區域,因為主要為平埔族東螺社的生活空 間,所以舊稱「東螺街」。 1720年代,中部的水利興築完成,彰化平原尤其成為 臺灣拓墾重地,墾民大量北移。 東螺街在這一波的拓墾熱潮中,以其優越的地理 區位,奠下發展的基礎,更因在南北交通、海陸 轉運的重要性,造就了盛極一時 的商業街肆。 繁榮的商機帶來財富,也提昇了文風,士紳階層逐漸形成。 1806年東螺溪氾濫成災,位於東螺 […]
寺廟楹聯(085) 台南 大南門碑林
(1) 大南門 寧南門 乾隆丙申年造 □□□□ (1776) (2) 欽命鎮守分巡臺澎掛印總鎮府 葉□□ 提學按司道 徐□□示 農商走販車牛往來 不許兵役勒索 特示 道光貳拾捌年六月 日 勒 (碑) (3) 臺南吳尚新墓 (墓碑) (墓未於現址) 咸豐三年歲次癸丑季夏 皇清誥授中議刑部四川清吏司外郎 加四級 勵堂吳公佳瑩 承重孫 倫明 男敦禮 敦常 孫 倫□□□□ 次房孫 倫□□ (4)
寺廟楹聯(084) 台南 孔廟 泮宮坊
(1) 泮宮坊 全臺首學 入儒之門 聖域賢關 (2) 參兩大以成□時行物生無私化育 綜六經而垂教禮門義路不過範圍 (3) 集羣賢之大成振玉聲金道通中外 古萬世之師表存神過化德合乾坤 (4) 臺南聖廟修築紀念碑 (略) 大正七年六月穀旦 臺南聖廟修築事務擔當者 建之 (5) 修建捐寄置臺南聖廟禮器樂器記 (略) 大年七年六月吉旦 臺南聖廟修築事務擔當者 臺南廳長 正五位勳三等 枝德三撰 (6) (碑 […]
寺廟楹聯(083) 台南 大觀音亭 興濟宮
(1) 重修大觀音亭興濟宮碑記 (略) 太歲丁卯年 月 日 董事 陳鴻鳴等 立石 (3) 同治十年端月穀旦 觀音佛祖 總董職員 林安成 黃怡育 陳啟芳 吳得貴仝立 (3) 光緒□□□年歲次庚寅孟冬之月 佛力婆心 花翎陞授基隆同知權知臺灣府事 桐城 方祖蔭敬立 (4) 道光己未拾伍年陽月吉旦 大雄寶殿 總理監生 阮日新 薰沐敬立 (5) 嘉慶二十年重修大觀音亭廟橋碑記 (略) 道光五年陽月 日 勒石
寺廟楹聯(082) 台南 祀典武廟
(1) 康熙乙未仲春 維育聖神 欽命特授福□沅巡撫都察院 賜進士出身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 兼提督學政□□加一級 陳瓚敬立 (2) 乾隆四十二年歲次丁酉荔月 上瀚吉旦 天地同流 臺灣府事 虞山蔣元樞敬書 (8) 咸豐庚申年夏月 海北雲行神威廣運 瀛東日上浩氣常存 (4) 咸豐甲寅夏至 海日天中 六和堂 如皋 顧廷棟敬書 (5) 萬世人極 (6) 志存一統佐興朝伏魔蕩寇威靈丕振始完當日精忠 數定三分扶□ […]
寺廟楹聯(081) 台南 祀典大天后宮
(1) (康熙二十三年) 輝煌海澨 康熙壬子孟冬敬書 (2) (雍正四年) 神昭海表 (乾隆五十三年) 佑濟昭靈 (3) (雍正十一年) 錫福安瀾 (乾隆二年) 福祐群生 (福建提督 郝玉麟奏賜) (光緒七年)與天同功 (咸豐三年) 德侔厚載 海國安瀾 (嘉慶六年 內閣中書 李鼎元奏請加封) 靖洋錫祇(道光六年) 安瀾利運 (道光十八年) 澤覃海宇 (3) 道光二十八年春書加封號 恬波宣惠 臺灣道 […]
百大家族(049) 中路 吳燦亭家族
根據學者的研究,中路村吳姓分成「頭前吳」、「後壁吳」、「安溪吳」三大系統, 頭前吳與後壁吳祖籍均是漳州府龍溪縣,前者在明鄭時期定居中路,後者開基祖吳明則大約在 雍正末乾隆初定居中路,兩者均分布於村中心偏西南側。 而「安溪吳」則分布於村東側,祖籍泉州府安溪縣依仁里五板橋內葛仔內庄,來台祖名諱不詳, 應於康雍年間渡台,先至台灣縣崇德西里林墘莊開基,是為「林墘吳姓」。 林墘莊位於二仁溪北,與位於溪南的中 […]
百大家族(048) 中壢 吳伯雄家族
在桃園,宗親族群的大小,等同於左右地方政、經實力的主要參考指標,其中「劉姓」、「黃姓」、 「邱姓」、 「呂姓」、「張廖簡」、「彭姓」、「陳姓」和「林姓」等,都是名號較響的宗親派系。 但是,規模不大的吳氏宗親卻有其地位及影響力,而所謂的吳氏宗親,尤以吳派的吳伯雄家族這一支 最具代表性 ,是目前桃園縣一支較具實力的政商大家族。 族群不大的吳氏宗親,之所以能在桃園地方上占有一席之地,影響力主要來源,便是 […]
百大家族(047) 新營 沈六順家族
相傳沈氏一族起源於周文王第十子聃季,因為其封地名為沈,所以用地名做為族姓。 後來沈氏後裔輾轉來到湖州居住繁衍,在東漢湖州為吳郡地,三國時期設置吳興郡,而沈氏 後代便以吳興堂為堂號。 中國大陸閩粵地區沈氏族人多以沈彪為始祖,沈彪為唐初名將,追隨開漳聖王陳元光在閩粵 一帶平亂與開發,功績卓著,深得民心,身故後漳州人為其立祠祭拜,因沈彪勇猛忠義故 ; 唐高宗賜名「勇」,到了南宋理宗淳祐年間追封威武輔美上 […]
百大家族(046) 瑞芳 李建興家族
李建興先生,字紹唐,生於清光緒十七年(1791)。先世籍隸福建安溪歸善鄉依仁里石聖堡廣孝大路厝。 高祖庇,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五月,奉母翁太夫人率子聯霸、聯淵、聯錦,舉家渡海來台,登陸 於瑞芳庚子寮海濱,初居上淡水石碇堡滴水仔庄,旋移居同堡新寮仔大尖後,今平溪十分寮上天山。 經過了百廿餘年,李建興以其地為李氏發源之地,先人廬墓所在,就地建立家祠,名為光孝。 李聯霸生子八,李伯夷排行第七,生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