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學者的研究,中路村吳姓分成「頭前吳」、「後壁吳」、「安溪吳」三大系統,

頭前吳與後壁吳祖籍均是漳州府龍溪縣,前者在明鄭時期定居中路,後者開基祖吳明則大約在

雍正末乾隆初定居中路,兩者均分布於村中心偏西南側。

而「安溪吳」則分布於村東側,祖籍泉州府安溪縣依仁里五板橋內葛仔內庄,來台祖名諱不詳,

應於康雍年間渡台,先至台灣縣崇德西里林墘莊開基,是為「林墘吳姓」。

林墘莊位於二仁溪北,與位於溪南的中路莊隔溪相對,旁有林坑溪向南流注入二仁溪。

「林墘吳姓」後來向外遷徙分成四個系統-台南府城、白沙崙、中洲、中路,

其中遷至中路的「安溪吳姓」先祖應是第三代吳朝再夫婦,時間應該是道光二年以前。

 

中路「安溪吳姓」文風鼎盛,人文薈萃,

第二代吳貴有太學生頭銜,第四代吳竹圃有邑庠生頭銜,

第五代吳燦亭有明經進士頭銜,第六代吳三時有邑庠生頭銜,第七代吳應機有待贈邑庠生頭銜。

太學生就是國子監生,吳貴有可能是捐納取得頭銜的。

第四代吳竹圃有邑庠生頭銜,邑庠生就是經過考試錄取進入府州縣學的生員,俗稱「秀才」。

第五代吳燦亭具有「明經進士」頭銜 ; 明經進士即是歲貢、恩貢一銜,

查閱《台灣采訪冊》中有吳春芳是嘉慶二十四年歲貢(台灣縣),或有可能就是其人。

第六代吳三時也是邑庠生(秀才),第七代吳應機有「待贈邑庠生」(老童生)頭銜,

應是一直未通過生員考試,最後以捐納方式取得資格,故死後加贈「邑庠生」頭銜。

遷至中路之「林墘吳姓」從第四代到第七代,每一代均有人擁有科舉功名頭銜,

這在清代的台灣社會中算是岀類拔萃的……

中路「安溪吳姓」有五人取得功名頭銜,可算是一仕紳家族,如再捐納亦可取得官銜。

除本人擁有身分特權之外,其家人(父母、妻子)亦可分享其特權身分。

從「吳姓先祖科舉功名及祖先、妻子封贈表」可發現

中路「安溪吳姓」女系中獲得封贈的有:張愛(孺人)、林燦(例贈恭人)、陳月(敕贈太孺人)

、黃圓(例贈孺人)、林芽(例贈孺人誥封安人)、葉勸汝(例贈安人)、曾端莊(例贈安人)、

王惜(例贈孺人)、曾並(例贈安人)。

男系當中獲得封贈的有吳朝再(敕贈州右堂)、吳燦亭(例贈修職郎)、吳國元(例贈登仕郎)、

吳三時(贈布政經歷)、吳應輔(例授登仕郎)等人,

這些封贈多是本人捐納而死後獲得追贈頭銜。

位處邊陲社會之中路安溪吳姓,連續四代均有人取得功名頭銜,已屬不易。

所以也有興建翹脊之二落大厝,至於明確興建時間已不可考。

推測吳厝興建年代應該是在嘉慶初至道光末(1800-1840),迄今至少有150年以上的歷史,

乃高雄地區現存傳統民宅中年代較為久遠者。

整體建築是傳統三進雙護龍合院式宅第,規模、形式與裝飾皆相當考究而精美。

為清代中路、阿蓮地區聚落發展的重要見證,具鄉土史研究價值。

其木造門、窗櫺及磚雕、石雕精美,且仍大致維持原樣,深具傳統建築工藝價值。

日治時期增建的第二進右廂房二層磚拱構造,施作精美,形式及構法雖與原有不同,

空間上卻塑造趣味感。 

可惜荒廢待修 , 亟需要政府單位介入關切……

吳家所留下的還有古墓 , 同樣需要加以保存。

 

(資料來源 :

高雄縣歷史建築阿蓮鄉中路村吳厝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