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琯樵(1811~1864) ,福建詔安人,名穎蘇,初字采山,

三十歲以後字琯樵,別署琯城山樵,號北溪魚隱、嬾雲山人、書畫禪等。

生於清嘉慶16年(1811),卒於同治3年(1864)出身書香世家,著有《談畫偶錄》。

謝琯樵父聲鶴公,長於經學詩詞,曾任福建諸縣訓導,著有《雪溪詩鈔》,

姐芸史以詩聞名有《詠雪齋詩鈔》傳世;兄維崧且善詩文,屬風雅門第。

幼承家學庭訓,少負奇氣,亦善詩文,除此之外還擅長書畫,尤其九歲便能繪事。

咸豐七年(1857)琯樵曾來台,以佐兵備道幕府身分至臺南,寓居磚仔橋吳家宜秋山館,

主人吳尚霑師其藝,是年秋,旋移居海東書院脩竹山館。

後因台南石鼎美八十壽,林國華見謝琯樵書寫祝壽之《石芝圃先生八十壽屏》楷書八屏,極為欣賞,

遂應聘至林家擔任西席,與呂世宜同遊,並與葉化成並稱—林家三先生,對北台之文藝影響極高。

不時與淡北諸名士詩文相會,聲名頗盛。亦曾客於竹塹潛園。咸豐十年離開台灣返回內地。

寓台四年間,對台灣書畫藝術貢獻深遠…..

身為福建詔安畫派的領袖畫家,將揚州八怪及歷代文人書畫藝術引進台灣,

詩、書、畫、印四絕之藝,精湛高超,

所書寸楷亦端莊敬謹,類顏真卿,行草則取米南官,參以顏平原「爭座位帖」之筆意,

縱筆抒寫,略無滯凝,收放之間,古韻盎然,與林朝英並稱二大尚意派書畫家。

在台灣早期書畫史中被視為最重要的藝術家。

同治三年(1864)隨林文察進剿太平軍,殉難於萬松關,享年五十四歲。

 

呂世宜(1784-1855)又名大,字可合,號西邨(村),又號種華(花)道人、頑皮漢子、

瓢道人、百花瓢主、鐵生,晚稱髯可、不翁。其先為金門西村人,故又以西邨為號。

父仲誥時,始移居廈門。博學多聞,道光二年(1822)中鄉薦(舉人)。

性好古,通許氏「說文」及金石之學,精書法,篆隸尤佳,與伊秉綬齊名。

時淡水枋橋林氏以富豪聞,道光十七年(1837)以巡道周凱之介,見世宜書,慕之,乃具幣

禮聘,遂為林氏西席,國華、國芳兄弟師事之。

林氏建板橋別墅,亭園聯額,多出其手。後求善工洪丹九刻所臨篆隸,未竟而卒。

與葉東谷、陳南金、林樞北(國華),稱東南西北,搜羅鼎彝,漢唐碑碣,手摹神會,至數十種,悠然不倦。

年八十餘,據聞於廈門去世。子登元,補邑諸生。

著有《愛吾廬文抄》三卷、《筆記》二卷,已刊。

《古今文字通釋》三十四卷,未刊,藏于林維讓家。

 

 

葉化成 ( 1812 –   ?   ) 字東谷,原籍福建省海澄縣,後移居廈門。

道光十五年(1835)舉人,曾遊於臺灣道周凱(1779~1837)門下,後因周凱推薦,任板橋

林家西席,與呂世宜、謝琯樵合稱「板橋三先生」,對於北臺灣詩文、書畫之發展助益良多。

受聘板橋林本源西席期間,與呂世宜、謝琯樵、陳南金等同為幕賓,日夕與主人林樞北(國華)等

臨擬法書、評鑑圖繪、摩挲金石,講解詩文,至為悠閒雅致。

葉化成擅書畫,尤擅長水墨山水畫,筆法溫文秀潤,其行草書法典雅秀麗,與呂世宜擅伊秉綬

風格之「八分書」,謝琯樵之宗「板橋道人」,風格截然不同。

傳世作品極少,因此名氣不如呂、謝二人…..

 

(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