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龜理(1902-1995),本名黃紅嬰,生於民國前9年,卒於民國84年,享壽93歲。

出生於新北市樹林區(舊稱沙崙),世代務農,9歲遇大漢溪水患,舉家遷至中和區圓山(舊稱員山)

12歲至何秀才私塾學習漢文啟蒙教育,14歲於板橋接雲寺建廟時,目睹木雕師傅施作過程,激發

終身奉獻於木雕工藝的志願。

15歲師從陳應彬先生學藝,從事廟宇鑿花雕刻工作,

一生專志木雕工藝創作近80年,為國家重要民族藝師…..

 

黃父和漳派大木匠師陳應彬素為舊識,因為經由父親引介於大正六年(1917)拜在其門下,

學習大木及相關的建築專業知識及經驗,此時黃龜理年僅十五歲。

之後因個子小而改學鑿花。跟隨師父承建保安宮、圓山劍潭佛祖寺、台中林氏宗祠。

由於技藝過人,學習認真,在隨師父承建廟宇工作中,吸收其他雕刻師之優點,承襲傳統

木作雕刻之精華,在短時間內即能獨當一面,而成為鑿花匠師之佼佼者。

 

十八歲學藝出師, 因做事細心而慢條斯理,彬司將之取名為龜理,人稱龜理司。

 

黃龜理之所以成為民族藝師,乃在於他能從建築木雕藝術在大木結構之下,運用巧思與技法,

將民族的忠孝節義精神,以木雕方式透過文學及戲曲故事題材安排來表現,更彰顯中國人含蓄

特質裡蘊藏的智慧。

其雕刻特色為人物的角度均呈45度排列,能在最小空間內雕刻非常多的人物。

 

 

二十六歲(1928) 黃龜理參加屏東萬惠宮的競作,因廟方經費不足的情況下,也請來當時五十四歲

的泉州派大將楊秀興先生參加競作,兩者年齡懸殊,居然在作品的比較上毫不遜色,黃龜理也因此

一戰成名。

 

1964年即被李梅樹教授延攬到國立藝專教授傳統木雕共十年。

1985年榮獲教育部頒發首屆薪傳獎,1989年被遴選為國家級民族藝師。

其一生作品從最北的三芝福成宮,到屏東萬丹萬惠宮。

幾乎全省重要廟宇、家祠都留有他雕鑿的痕跡。

其中十幾處均獲內政部指定為古蹟…..

 

東港朝隆宮三川殿步通口鑿花木雕極為精彩,即是匠師黃龜理領銜雕刻之作品,至於大殿與

三川殿內側的鑿花,技藝也極具深度,則是東港木雕匠師林榮坤之作。

 

林榮坤(1926-1994師承其父林媽喜,其父拜泉州朝春師習木雕,於日治初期到東港創業,

落腳於朝隆宮前的街肆,開創松柏雕刻堂,榮坤師自幼跟隨習藝,青出於藍,

 

榮坤司早期在台灣南北各地廟宇工作,故其作品也遍佈台灣各角落,可惜無紀錄,

據說包括台北關渡媽祖廟門神浮雕尉遲恭與秦叔寶。高雄北極金殿前殿鑿花,屏東市東隆宮

神像金身,東港鎮汕尾嘉蓮宮前後殿鑿花,東港鎮海宮大殿木雕龍柱等均有其作品,

 

由於雕工精緻,常常被誤為龜理師之作品,

榮坤司除了鑿花功力深厚外,其繪稿精細生動,亦為木雕界津津樂道。

 

最為可惜的當屬東港鎮海宮內的木雕龍柱,在民國八十七年鎮海宮的一場火災中燒毀,

那是榮坤師晚年得力之作。

如今只能憑空去想像…..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