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龍(1878-1953) 字翔雲,人稱金龍司,廣東汕頭人,出身貧苦,從師陳武州學畫藝。
光緒二十五年(1899),汕頭興建存心善堂,他隨師應聘赴汕,同潮陽、澄海剪黏司傅競技。
在師傅的指導下,何金龍在屋脊製作自成一格的《雙鳳朝牡丹》剪黏作品而聞名一時。
此後,汕頭多處廟宇、祠堂和大型民間建築裝飾多出他們師徒之手。
光緒末年,何金龍移居汕頭。汕頭李氏會宗祠、林家祠興建時,均聘何金龍作剪黏裝飾。
在普寧市,如流沙的引祖祠、果隴的東祖、湖寨的鄭氏界公祠和惠來、潮陽都留下他的剪黏作品,
目前保存較完好的是民國16年所建的普寧市郭厝寮鄉許氏祠堂。
昭和三年(1928) 自汕頭應聘來台主持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整修工程。
作品習以翔雲、雨池氏字號落款,日本昭和年間來台施作剪黏,因其技藝精湛,
在當時與另一剪黏名匠洪坤福並稱為「南何北洪」,享譽整個台灣剪黏界。
「剪黏」也稱之為「剪花」,
製作方式是先以鐵絲紮骨架,次以灰泥塑雛形,最後將各種陶片黏在灰泥的表面上。
人的臉部則以陶土捏塑燒製後嵌上,這種屬於鑲嵌藝術的工藝品,為我國南方所特有。
「剪黏」最初只是交趾陶的代用品,鑑於交趾陶昂貴及泥塑不耐用,匠師靈機一動,以灰泥
塑形,將經過「剪」裁的陶瓷片「黏」於其上….此其名稱之由來。
金龍司製作剪黏時極為保密,工作時常在周圍架上布簾,技藝不輕易外露。
在材料配方上亦有獨到之處,一般司傅所搗的灰過了數時便很難塗畫,但金龍司搗的灰過了
3天依舊能夠作畫。
金龍司手藝精湛,學甲慈濟宮、臺南市竹溪寺、昆沙宮、臺東媽祖廟爭相延請製作剪黏,
後約於1933-1934年之間離臺。
金龍司離臺後,前往泰國和柬埔寨金邊,繼續從事剪黏裝飾工藝,並在當地留下作品。
柬埔寨王族修王宮時,曾聘請他設計樑柱和施做剪黏。
金龍司培養門徒多人,其中陳子秋、王維豐、楊清泉、周俊興、陳如遜等人都繼承了他的
藝術風格,成為潮汕頗有名氣的剪黏司傅。
金龍司的眾多作品中,很多取自於生活題材,或是潮汕戲曲故事,
使其剪黏作品的題材內容運用極為廣泛。
從金唐殿與慈濟宮的剪黏布局看來,金龍司以寺廟中軸線劃分,將左右兩側壁堵對稱,
以「對看」的方式裝置布局,即文堵對文堵、武堵對武堵、人物堵對人物堵、神話堵對
神話堵,以達平衡對稱的目的。
在壁堵布局方面,金龍司慣以三人一組,再以各組平均分配於堵中,以求整堵構圖平衡。
有時堵中人物眾多,或是依劇情需要,則稍有變化,但利用人物誇張的肢體語言與分布
位置,仍以達到整體布局平衡為目的。
何金龍是臺灣剪黏藝術發展的重要關鍵人物,
何金龍剪黏作品精湛技藝的表現,不但為臺灣留下絕妙之作,他的風格與技法,
也為本土剪黏司傅開拓新視野,其精工細作的作品及獨特風格,
迄今仍為許多剪黏司傅所效法。
何金龍在臺灣剪黏的代表作-佳里金唐殿與學甲慈濟宮,
也成為許多剪黏司傅觀摩學習的殿堂,
在臺灣剪黏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影響極為深遠。
金龍司的成就在臺灣工藝美術史上,
足以與交趾陶大師葉王並稱為「國粹雙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