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坤福(1865-?),世稱尪仔福,福建泉州同安縣人,交趾陶與剪黏技師。

曾隨師柯訓渡海來台參與北港朝天宮和新港奉天宮重建工程,並定居於今嘉義縣新港鄉一帶

授徒,使該地成為台灣交趾陶工藝與寺廟裝修工程重鎮。

在交趾陶工藝方面,以泉州系統手藝和「水彩釉」上色技術,與潮州系統、寶石釉大師葉王

並為台灣交趾陶兩大系統;

在剪黏藝術方面,則與潮州何金龍並稱「南何北洪」,為北派宗匠。

 

洪坤福於1865年生於福建泉州同安縣的廈門馬鑾鄉,是柯訓的入室弟子。

1904年至1906年間,新港奉天宮因兩次大地震損毀,在當地士紳林維朝的建議下,洪坤福隨師

抵台參與修繕工程。北港工程結束之後,又轉往宜蘭羅東媽祖廟(震安宮)工作。

 

1912年,柯訓回去泉州,由洪坤福打理後續的工作。

 

交趾陶又稱交趾、交趾燒、交趾仔、交趾尪仔或瓷尪仔。

民間匠人又稱之為「廟尪仔」或「淋搪花仔」。

清朝中葉(1811) 台灣交趾陶由福建、廣東來台工匠傳入,經百年來流傳,早已發展出

本地的特色風格。分為兩大系統,ㄧ出於廣東師的葉王,一傳承自福建廈門師的柯訓;

葉王、柯訓兩人堪稱台灣交趾陶的第一代宗師,影響極深。

 

葉王一脈專擅交趾陶之製作,多以黏性較強的紅陶土塑造,因可塑性極高且能讓造型奇巧、

誇張,人物表情豐富,姿態美妙,極富動態;釉料以「熟釉」的釉上彩為主,並摻和灰釉

使發色變化多、艷而不俗。特別是「胭脂紅」、「點釉」被視為葉王一派的特色。

 

柯訓一派則兼作剪黏,自成脈絡。

柯派採用下彩「生料」,使釉色溫潤且較具有流動性,胎體用紅白的陶土混合,以提高

火侯和硬度,但可塑性略差,需藉模型塑造人物的頭面,因此造型較為小巧精緻,人物

姿態優美、線條細膩。

 

柯訓的傳人洪坤福於1900年抵台後,除承接寺廟工作,還兼授徒;重要徒弟包括了:

陳天乞、張添發、梅清雲、陳專友、陶自來、江清露、劉藤、石蓮池、林瑞芳、廖我等,

對台灣中北部的寺廟裝飾影響極深。

 

洪珅福表現相當活躍,從北到南承包廟與工作不斷,

台北保安宮、孔廟、龍山寺、員林媽祖廟、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朴子配天宮、

台南普濟殿、屏東三山國王廟等地均留下許多作品。

 

1919年,洪坤福參與大龍峒保安宮的裝飾工程,

以東山門的作品「甘露寺」與西山門陳豆生施作的「鳳儀亭」對場較勁,

為保安宮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裝飾藝術之一。

 

由於洪珅福授徒多,且個個成為名家,其再傳弟子,徒子徒孫茂盛,

繼而發展成為台灣寺廟剪黏的主要流派……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