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省文建會於民國七十七年委託李乾朗教授主持的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走訪全台

工藝匠師,集錄成「傳統營造匠師派別調查研究」,其中鑿花匠師共十二位,包括板橋的黃龜理,

彰化的施禮、李松林、施坤玉、王慶祥,高雄的蘇水欽、黃良、黃玉瑤、黃金朝、葉經義、

黃金城,以及屏東東港的林榮坤等人。

 

 

施坤玉(1919-2010) 出身彰化鹿港,為傳統大木作匠師,13歲起跟隨泉州師傅施明智習藝,

後與日本人合作並學習日本建築工法與構件製作,養成其精準、實在的工作態度以及建築

與製圖基礎,

此後,獨立承攬全臺大小廟宇工程,將生命投入傳統大木作領域超過七十寒暑。

 

自小耳濡目染的施鎮洋(1946-     ),10歲起即隨恃父親施坤玉習藝,執著於木雕鑿花一藝,

其作品深具傳統藝術基底及深厚人文素養,2011年榮獲重要傳統藝術傳統木雕保存者之肯定。

 

十八歲時利用業餘隨漢學大師周定山老師入門漢學,二十五歲那年即獨立承攬大甲鎮瀾宮

媽祖神像后面雲龍堵等五面雕刻工程,同時在雲龍堵表現的形式上也打破傳統的白灰壁畫

上畫水墨,而改以木雕呈現,此項創舉,之後蔚為風潮。

其它獨立承攬的廟宇工程,如彰化太極恩主寺、台中孔子廟、沙鹿祿清宮等。

 

 

民國七十一年因參與鹿港民俗才藝活動遇到當時的副總統謝東閔先生,因其一番鼓勵的話,

積極思考將大型華麗的廟宇傳統木雕小樣化,轉而從事木雕藝術創作。

 

作品精細且保留雕刻過程中的雕鑿痕跡作品頗受民間收藏家的喜愛,

同時時常參加國內外展覽。

 

施老師自1986年起擔任省教育廳木雕薪傳研習班老師,同年榮獲國際獅子會民間寺廟

「金獅獎」,1992年榮獲第八屆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傳統工藝類木雕獎項得主,

1996年榮獲台灣省文藝作家協會-中興文藝獎章「雕刻獎」。

 

 

施禮(1903-1984)是鹿港工藝界的標竿人物,

其一生不僅以精湛的技藝為鹿港粧佛增益光華,也扮演「施自和」一代宗師的角色,

傳承之薪火在鹿港、在台灣粧佛界占有極重要之地位。

 

 

 

施禮從小隨鹿港木工藝名家李雨順當學徒,與李松林、李煥美同門習藝,出師之後

與兄弟合夥創設「施自和」,經營傢俱製作,負責鑿花、雕刻工作。

 

 中年時期,施禮在鹿港天后宮遇上唐山粧佛師傅鳳勾師,施禮十分心儀粧佛技藝,

當時施禮已是鹿港知名木雕師傅,卻仍然執弟子之禮虛心求教,機緣造就了一代大師。

 

中年才開始接觸神像製作的施禮,由於自幼接受一絲不苟的工藝訓練,加上傑出的雕刻

技藝,以及成熟的心智與天縱才華,很快的就在粧佛工藝界大放異采,綜其一生成就。

施禮則對於每尊神像都費相當多的時間來完成, 其享譽之勝同期司傅無出其右,

因而贏得「神刀」之美譽。

 

 

施至階人稱阿南師; 27歲時才隨父親施禮習藝,

之後夫人郭秀瓊、兒女施朝昇、施敏惠也都投入了粧佛產業。

 

施至輝十六歲開始跟著父親學藝,後來接下父親留下的「施自和佛店」,與夫人施許金枝、

二子施世瞳,共同致力於神雕工作。並在台灣的多次展覽中展出其作品。

施至輝的家傳事業,起自於父親施禮,在七十多年的神像雕刻歲月中,

許多作品被供奉在知名的寺廟中,也打響施自和佛具店的名號。

鹿港龍山寺於昭和十三年(1938)重建後殿的大木匠師為鹿港黃神通,

民國五十年重修時,由施水龍(水龍師)、施義海(海師)、施肇豐(施水龍子)等匠師施做,

重修後的龍山寺保有泉州派之風格。

鹿港天后宮後殿在民國四十八年整修,工程亦由匠師水龍師(施水龍)及海師(施義海)擔任。

元昌行是鹿港街屋中最具代表者,室內的雙層樓井,雕工精細,構造巧妙,

也是鹿港名匠施水龍老先生的傑作。

天后宮藻井下方四個角落,各有四對獅座,分別為鹿港的雕刻匠師李煥美、李松林、施金福、施禮

所雕刻,獅座的造型表現出匠師不同的匠藝之美。

其中獅座雕刻有八仙之李鐵拐者,則為施金福的作品,

據指出,施金福因本身行動不方便,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很喜歡雕刻李鐵拐,

頗有隱喻的意味。

三川殿後步口明間處的通樑,分別有獅座及象座的斗座雕刻,上方有「人生四暢」的木雕作品,

「人生四暢」象徵著人生中四件舒暢的事情,分別為「伸腰、掏耳、撚鼻、搔背」,

此木雕亦為鹿港匠師施金福的作品。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