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樹南(1860-1923),譜名安柱,字擎甫,號拱辰,晚年號水田逸叟 。咸豐十年(1860)生於北門外。

讀書務求實學,懷 抱遠大,不屑為章句之儒。家道富裕,以助賑粵西,朝廷賞 戴花翎,欽加道銜。

凡遇地方公益,莫不全力以赴,如道路 修築、橋樑架設,文、武廟修建,台北城邑興建,皆捐輸

鉅 款,贊襄其事。

其中以疏濬大甲溪工事,消弭長年水患,造 福地方貢獻最大。

乙未年五月,日軍進攻新竹,當時民心騷 然,深恐大禍臨頭,茫然不知所措,樹南深以地方安寧

為重 ,毅然出面,鎮壓撫慰,以致未生變亂。日軍進城後,搜捕 疑犯,動輒處死,樹南親率士紳,

委婉陳情,幸獲赦免者數 十人,是以聲譽日隆。

日人任命為新竹保甲局長 ,藉其聲望安定地方。一八九八年擔任新竹辦務署參事。

一九○八年授佩紳章,一九一三年任命 為新竹廳參事,一九二一年起膺選三任新竹州協議會議員,

總督府評議員,備受日人倚重。   

鄭拱辰繼承先志,以幹濟之才,一方面提倡實業,設林頭 帽講習所,敦聘技師教授竹塹女工

學製技藝以為家庭副業, 增加收益。

並以資產積極投入新興實業,如製糖會社,樟腦 會社、製茶會社等。並身任要職。

另一方面則熱心社會事業 、諸如台中中學設立,新竹避病院建築,澎湖、嘉義、台東 、

日本九州災害,福建瘧疾災變,廣東水災,東三省饑饉等 ,均率先捐輸巨款,濟助困乏。

其善行義舉素為地方推崇。

晚年自謂「得閒且讀古人書」,熱衷詩文創作,作 品輯為「水田逸叟詩文稿」一冊,

不分卷,或聞書藏於其後 人之處。

 

鄭登瀛 (1873-1932),又名學瀛,字十洲,號竹溪詩隱。

同治十一年 (1873)出生於竹塹北門外,鄉賢進士鄭用錫之曾孫。 五歲喪父,其母高氏

督促嚴峻,在明經高敬修教導下,勤攻 經史,精通國學。早歲創辦酒廠,獲利豐厚,自

日人實施專 賣制度後,強行徵購,損失不貲。從此寄情吟詠書畫,復以 個性恬淡,不喜

結交流俗,遂斂跡北郭園中,每日與同門劉 梅溪、羅烔南煮酒論詩,以避塵世。   

鄭十洲工於書法,摹倣石菴(劉墉)體,字體表現陽猛剛勁,頗有 顏真卿的風格。

詩文之作,則專寫性情,纏綿悱惻 ,百讀不厭,但其感憤之作,則慷慨激昂,廉頑立懦。

九一 八事變以後,日人對台民加強監視,時時搜查書籍及文稿。

鄭登瀛為免於作品賈禍子孫,將詩稿中涉及日人或民族意識濃 厚的部份,付諸於火。

並將其子開源等三人送回北平,廣州 就讀。以示不忘故國文化之意。   

1937年病逝,殘稿存於其家,其婿羅啟源,追懷儀 範,親加整理,於1967年刊行,

題為「鄭十洲先生遺稿 」,共收詩一百一十首,張純甫評其詩「雖宗隨園而典贍乃 類義山」,

王國璠評為「皆係醞釀深醇,詞氣雅潔 之構…….

一字一句出於內心,不賴外力,措詞之高雅, 出筆之透健,興會之淋漓,氣格之深穩,

可與林小眉,連劍花(雅堂)並稱

 

鄭玉田(1697-1965),字筱三,號劫塵,又號小浪仙。明治三十年(1697)生於竹塹北門外。

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後,出 任台灣日日新報,新高新報編輯,並主持昭和新報新竹支局 。

鄭玉田早年受業於碩儒鄭家珍,國學根基頗為深厚,暇好詩文,先後為竹社,青蓮吟社重要成員。

平生喜好繪畫, 尤其擅長人物畫,畫法深受仙遊畫家李霞影響,後期書法則 仿麥朝右法。

在畫壇及詩壇上,意興風發、縱橫其間。   

1945年後,熱衷地方自治事務,

初為北區區民代表 ,1948任北區區民代表大會主席,1951年市民代表 。

黃旺成修纂新竹縣志時,鄭玉田擔任新竹市採集委員,提供 史料,助益良多。

1958年擔任新竹縣第四屆議會議長, 在議長任內將議長轎車預算改為輔助新生醫院之用,

以便購 置設備,加強貧民施醫工作,任滿後,不再連任, 擔任新竹縣工業促進會總幹事,貢獻殊多。

1964年約在 封筆後二十年,再度從事藝文創作,1965年逝世。

 

(部分資料引用自: 新竹市文化局  人物志)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