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字峻堂,號癡仙,又號無悶道人。臺中霧峰人。
林朝崧為霧峰林家下厝林文明的幼子(養),光緒十四年入邑庠,十九年補廩,為邑名諸生。
朝崧年少即工詩詞,才華出眾,鄰里無不讚佩;光緒二十一年(1895)臺灣割讓,朝崧
與家人內渡福建泉州。
光緒二十三年(1897)一度返回臺灣停留數月。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移居上海,次年返臺定居。
在臺灣,林朝崧常與洪棄生、賴紹堯、林幼春、陳瑚、呂敦禮、陳懷澄等詩友唱和,
明治三十五年(1902)與姪子幼春及賴紹堯倡組櫟社,明治三十九年(1906)櫟社正式創始。
明治四十三年(1910),櫟社於台中舉行「庚戌春會」,次年邀請梁啟超來訪。
以風雅道義相切磋,爾後,築無悶草堂、移居詹厝園宅第致力於教育,並籌辦台中中學 ;
梁啟超遊台寄寓萊園時,常與之論時事詠詩文,遂而影響後來積極投入民族運動的契機。
林朝崧晚年,投入臺中中學及「台灣同化會」的創建工作。
不久同化會由於台灣總督府打壓而失敗,林朝崧憤懣病故。
林癡仙詩的內容,多描述日本領台後傳統文人苦悶無奈的心境,以及對祖國孺慕怨責的情緒,
後作品則可看出逐漸強化對台灣本土的認同與關注。
詩風以感傷頹靡為主調,文字清麗多姿,可說是日治前期台灣頗具代表性的傳統詩人。
著有《無悶草堂詩存》,於昭和七年(1932)刊行。
林幼春(1880-1939)名資修;字幼春、號南強、老秋等。
生於臺中市霧峰區,林文明之子 , 林文察之從孫。
1895年乙未戰爭爆發,時年16的林幼春從臺灣前往福建泉州避禍。
戰事結束後,返台開始掌管士族家業,成年後並於大正二年(1913) 起擔任霧峰地區區長 ,
以及當地信用組合金融業的董事等。
不過以詩文見長的他,亦為台灣文壇對抗台灣總督府施政的主力之一。
1918年底創立臺灣文社,翌年創刊《臺灣文藝叢誌》,1921年7月則與林獻堂
共同籌組臺灣文化協會,主要目的在宣揚臺灣民族運動兼文化啟蒙。
1923年2月,他與蔣渭水、蔡培火共組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同年,因治警事件遭判刑三個月。
出獄後,林幼春辭退所有官方官職,曾任臺灣民眾黨顧問。
民眾黨解散後,即隱居霧峰,昭和二十四年(1939) 8月病逝於家宅。
林幼春擅長詩作,與丘逢甲、連橫並稱臺灣三大詩人,身後留有《南強詩集》。
林仲衡(1877—1940)名資銓,號壺隱,為林家下厝林朝棟之次子,林文察之孫。
少小聰穎,弱冠之時就以詩文名揚海內,所作芝「遊金山詩」特別受進士施士浩激賞,
雖然其為詩出入於香山、陸放翁之間,然而寓意實本於少陵,詩文中滿溢著家國之情;
乙未(1895)割台,隨父兄內渡,避難泉州,娶泉州望族學者家庭之閨女莊秋渠。
嗣後輾轉福州、上海、北京之間。後東渡日本,入東京中央大學就讀,開台人留日風氣之先。
仲衡善詩文,游歷所至多所吟詠。
明治三十八年(1905),加入櫟社,
復與林幼春辦漢文雜誌《台灣青年》,啟發台灣人不忘中華文化,《台灣青年》後易名《台灣》,
又後來成為《台灣民報》,影響更大。
1921年櫟社創立二十周年,被推舉為理事。為日治時期台灣著名舊詩人之一。
1940年1月10日因糖尿病去世,享年六十四歲。
其詩多詠景、詠史、詠物之作,又多以婉約取勝,生前曾輯為《仲衡吟草》,唯未刊行,
迄民國五十八年四月其長婿杜聰明博士始為排印出版,改題曰《仲衡詩集》附《吟香集》一卷。
其女兒林雙彎,是日治時期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今北一女)首位台籍女學生,
嫁與日治時期台灣首位通過高等文官考試的劉明朝;
另一位女兒林雙隨,曾留學日本,之後則嫁與杜聰明。
林仲衡與林痴仙、林幼春被合稱為「霧峰三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