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開台祖,是指來自福建省晉江縣鑑湖鄉的張士箱。根據張氏家譜記載,張士箱出自鑑湖書香門第,

卻因屢試不中失意之餘,帶著四個孩子方高、方深、方遠、方大,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渡海

來台尋找新契機。之後並在雲林縣一帶開始耕讀事業,而四子方大與長子方高之子源仁則北上至

新莊、樹林一帶拓墾。

張士箱,號省齋,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南門外鑑湖鄉魁岱人。

當地人稱張氏族人為「湖中張家」,「鑑湖」遂成為張家堂號。

張士箱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三十歲時渡台尋求發展,先入鳳山縣學,後入臺灣府學為秀才,

住居臺灣府城,就是現在台南市,以教學維生。張方高自幼追隨其身邊,為科舉進學,又為生活教學。

在艱困下,向張家福買大租權,於現在高雄縣、仁武、楠梓、大寮、鳳山仔〈非今之鳳山市〉、

白河東山〈關子嶺附近〉、嘉義縣朴子甕菜埔等地一帶,

雍正四年〈1726〉,張方高、張方升開發崙背、二崙時,其父張士箱策劃之功,

雍正八年〈1730〉,張方升開發現在褒忠以西至海,及麥寮一帶。

乾隆九年二月〈1744〉,張士箱公家族向薄昇燦墾戶購入埔姜崙〈褒忠〉大租權。

之後又向王有成買進西螺鹿場、莿桐大租權。而後張方大再進墾彰化和美、台中大里一帶。

乾隆十六年並於淡水、海山一帶買大租權。 乾隆十八年張方高二子源仁入墾新莊。

日治時期新莊公館口地基主張仁豐,就是張廣福,即源仁業戶名。

隨朝代改變,張氏家族,也產生很大的變化。

光緒二十一年〈1985〉台灣割讓日本,明治三十七年〈1904〉,日本政府徵收大租權、水租權、

小租權才有土地所有權。一甲土地補償一百圓,在改朝換代下,心情鬱悶,吸食鴉片,虛度光陰,

坐吃山空,因而家道中落。

民國三十八年,實施三七五減租,四十三年實施耕者有其田,族人為地主者,遽然頓挫。

但隨時代潮流轉變,發展工商業,事業興盛而造福家族鄉里的族親亦大有人在。

總歸而言, 張士箱率領四個兒子次第招佃開墾,成績斐然 …..

大兒子張方高設公館於今之崙背鄉,館號慶豐館;二兒子張方升墾殖麥寮海豐一帶;

三兒子張方遠負責褒忠馬公厝龍岩一帶,設公館名叫得福館;四子張方大則擁有莿桐

西螺之產業,設公館名為榮裕公館。

二崙鄉大有圳(歸嘉南大圳系統)及八佾溝(在崩溝寮現名八益圳)均為張方高所開鑿;

西螺慶場圳及清濁圳則為張方大所開鑿。

張氏家族開拓之後擴及北台:其中張方高在新莊建立廣福公館;

張方大在樹林鎮建立必榮公館,開鑿福安陂,永安陂,海山大圳(通張厝圳)等。

張士箱家族於拓墾之餘, 也亟力提升族人的科舉功名:

據統計自乾隆二十五-三十五年(1760-1770) 十年之間,張氏族人中共考上六個舉人,

這在當時可說是臺灣最大的科名家族 …….

張士箱: 雍正十年(1732)貢生,曾任漳州訓導,鳳山縣誌卷九藝文誌詩之部有張士箱詩一首。

康熙五十九年台灣縣修志,張士箱曾參與修志工作,分管節孝部分。

台南孔子廟重建府學大成殿記石碑中,張士箱張方高父子同列名在內。

張方高: 張士箱長子,例貢生,任浦城訓導並任教諭。

張方升: 拔貢生,廷試得一等第五名,被選為晉皇上代表,准入太學歷練,任命為教諭,

台南孔子廟重修府學碑記列其名。

張方遠: 例貢生,即用縣佑尹(縣丞,管褒忠地方交通事業。)

張方大: 例貢生,列名彰化孔子廟重修學記上。

張士箱孫源仁.源德.源義.源俊,曾孫植發.植華,相繼於乾隆時其十年之間中舉人並任官,

其中張源義曾參與續修台灣府志為該校對;張植發分發山西省歷任汾西,鳳台浩縣;

張源仁分發湖北省任試用治縣,後為護理施南府通判,張源俊任松溪訓導,皆立有功名。

張植發曾孫張廷樞於光緒十一年(1886) ,中舉人,馬鳴山鎮安宮正殿英靈庇佑匾額,是其於

光緒十六年以新科會試頭銜所立,其參加鄉試,所使用一百二十斤大刀,為其崙背後代前國大代表

張春盛等子孫所珍存。

張士箱家族在科舉功名方面取得成績之後,搭上台灣拓墾的浪潮,投入拓墾事業,

開溝渠、興水利、植良田,舉凡《台灣府志》、《雲林縣采訪冊》與連橫《台灣通史》等史書

均記載了張家在此方面的事蹟與貢獻。

百年來,張士箱的後代子孫,遍佈台南、雲林、彰化、台北,到今天散居世界各地,

包括北美、南美、南洋等地。

張士箱家族是台灣早期閩南傳統士族移民的典型,對台灣西部與北部的開發貢獻良多。

至今家族後裔遍及兩岸與世界各地,影響深遠,

著實是近代台灣發展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家族。

 

部分資料引用自: 士箱公家族渡台發展概況 (張資參撰)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