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尚新(1795-1848)名麟,字勉之,號勵堂,尚新是官名,清乾隆至道光時人。

吳家開臺祖為吳國美,吳尚新之父吳春貴即為其孫。

吳國美(吳家第十世)於乾隆年間,由大陸泉州遷徙來台灣。

吳國美生三子,長子吳元蒲,次子吳元光,三子吳元甫;次子吳元光奠定基業,家境漸隆。

吳元光共生八子,稱為「枋橋頭吳家八房」,其中二房乃吳尚新的父親吳春貴,係嘉義縣學生員,

於乾隆五十三年拔貢,承辦台灣、嘉義兩縣署的食鹽販館,公號「吳恆記」。

 

吳尚新從嘉慶二十二年(1817)開始執掌家業,吳春貴於道光七年(1827)逝世後,正式繼承了

主要從事配銷今臺南、嘉義地區的「吳恆記」食鹽販館而致富。

道光四年(1824年)吴尚新曾受臺灣知府鄧傳安之命,負責遷建毀於道光三年(1823)曾文溪水患的

第二代洲南鹽場到今嘉義縣布袋鎮新厝仔一帶。吳尚新在這次遷建工程中改良了原本鹽田的設計,在原本

的「磚瓦埕」(結晶池)與「土埕」(小蒸發池)之外加上了「水埕」(大蒸發池)與「鹵缸」,因而

使鹽產量增加。 完成洲南場遷建之後,吳尚新的事業更為興隆,

遂於道光九年(1829)收購其宅邸北側的何斌舊居改建為園林,即今之吳園。

 

吳尚新的父親吳春貴,自嘉慶初年起,因承辦台灣、嘉義兩縣的販鹽業務,漸漸發達,店號「吳恆記」,

店址在枋橋頭 ( 今民權路、公園路口東北角 ) ,所以人稱為「枋橋頭吳」;

後來他並分了一半營利給堂弟吳春祿,吴春祿則在磚仔橋 ( 今府前路、永福路口北 ) 一帶設店 ,

店號為「吳昌記」,為了區別 , 人稱為「磚仔橋吳」。

吳春祿共生九子,稱為『磚仔橋吳家九房』。

其子吳尚霑也仿堂兄吳尚新的吳園,蓋了「宜秋山館」,

台灣通史作者連橫曾形容此館宜賞月、聽雨、掬泉、伴竹、彈琴、讀書、詠詩。

吳尚霑 字潤江,號秋農。咸豐九年(1859)舉人。

書畫篆刻俱佳,以雪堂、郁堂、彧堂、雨谷子、一樵山人、海濱漁隱等字號,「六有齋」為其齋名。

謝琯樵(穎蘇) 亦作管樵。北溪漁隱、嬾雲山人、書畫禪,皆為其號。福建詔安人,少年時期擅長技擊,

喜歡談論兵事,詩文書畫頗精道,尤善水墨蘭竹、花鳥。

咸豐間來台,初寓磚仔橋吳家,吳尚霑即從其為師,旋寓海東書院。

 

 

1895年日本據台,據說負傷的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下榻於此,

所以日治時期「宜秋山館」被改建為北白川宮「御遺跡所」,以後更擴建為「台南神社」,

光復後改為忠列祠,現為停車場。

清代吳家所打造的兩座庭園,成為當時文人騷客流連的場所。

生於台南的許地山,他的父親許南英,在清廷割讓台灣時,攜家返回福建;

1913年返台時,就曾到吳園參加詩會。

日治時期,日本人的勢力也悄悄地進入吳園。

吳園廣大而雅緻的庭園在當時常租借給日本人集會開宴之用,吳家宅院樓房的一部分也租借給

日本人開設「四春園旅館」。

明治四十年(1907),日本人欲籌建集會的場所(即台灣公會堂)時,便選擇吳家宅第為籌建的地點,

經洽吳倫揚(吳尚新之孫)未果。後來受到種種因素的壓力之下,吳家不得已將祖產(地皮超過三千

多坪)連同樓房、庭園一起賣給日人的台南廳以建設台南公會堂。

日本人收購吳家宅地後,即將北邊的吳園庭園池閣修建保存,將南邊靠枋橋頭街的數座廳房撤除,

建築為台南公會堂,而日本人在吳府一角所經營的四春園旅館,生意逐漸興隆,遂改建為日式房屋,

為當時府城有名的旅館,所以凡來台南的名人皆住宿此處。

吴尚新咸豐三年(1853)死後原葬於仁德,其後人於民國八十年遷葬其墓園時,將墓碑與墓拱

石構件於捐給臺南市政府,後來幾經輾轉之後安置於南門公園碑林之中

後人感念其義舉及貢獻 , 特於碑後立「甘棠遺愛碑」 ;

 

歷經百餘年的吳園,由風華而後逐漸凋零……

「吳園」曾與板橋「林家花園」、新竹「北郭園」霧峰「萊園」並稱為台灣四大名園,

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歷史。

僅管如今只剩假山、水池、閩南平房及四角涼亭、六腳涼亭、石砌廊道等,仍足以窺見當年風貌。

日治時期受迫於政治勢力,賣出一部份土地闢建而成的「台南公會堂」,造型優美,極具本土風格的

中西合併,內部三角形木造屋頂,保持原汁原味。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將內部規劃為音樂廳、展覽館、還有拌手禮美食購買區,戶外圓形劇場及咖啡茶飲,

可以讓遊客細細品味古都的沉靜及悠閒。

經過3年的整修,蛻變成「吳園藝文中心」讓名園繼續展現重生的光華 ……

也讓吴家的點點滴滴, 再一次被人們所記起

(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