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正(1955- ),別號玉山人。民國44年生於南投縣信義鄉,自幼喜好塗鴉,小學三四年級就跟著
姨丈四處寫生,對繪畫產生濃厚興趣。初中畢業後離開家鄉前往臺南投靠擅長佛畫的姨丈。為了拓展視野,
劉家正向雲鵬工藝社的知名畫師丁網先生習藝,同時利用工作閒暇之餘跟著姨丈學習佛像繪製。
劉家正的姨父正是師承台南第一代潘春源門下之曾竹根先生。
投入宗教繪畫,一開始學的是基本的貼色(貼金箔)技法,花費三年四個月的時間出師。
因為寺廟宗教繪畫分工細緻,精細繪圖打底稿的部分當時則是由畫師像是潘麗水、蔡草如等負責,
加上許多廟宇地處偏僻,所以畫師們都必須住廟工作,因緣際會下劉家正也得以向他們請益,
了解工筆繪畫的技巧。
十六歲開始學藝,到了二十六歲(1980)時,應邀北上彩繪廟宇門神,
木柵集應廟就是他個人的處女首作,也從此開始走向專業畫師之路,
不論佛道全臺許多知名廟宇,如關渡宮、淡水祖師廟、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等,
都有劉家正的作品。
近四十年的作畫經驗中,時時求新求變,融入了中國工筆寫意的技法,另外也研習西方光影
立體與人體結構的繪畫觀念,加上個人的創意發想因而聲名遠播,多次應邀出國繪製廟宇門神
或是壁畫、樑柱還有展覽,對於古蹟修復也不遺餘力貢獻所長,
近年更以「門神彩繪」榮獲「100年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的頭銜。
劉家正施作門神繪圖的流程,首先是以炭筆描繪基本的底稿圖樣,接著用毛筆墨線定稿,
同時準備所謂的金箔油方便後續印貼,經過約莫一天的時間再把金箔小心翼翼地貼上。
接下來即為上色,也就是彩繪的工作,
門神的服裝藉由顏色濃淡表現出立體感,沾墨的毛筆以透過書法的手勁,勾勒出服裝的線條。
看似簡單的動作,實際上是劉家正累積近四十年的創作功力。
劉家正專業從事古蹟修復、寺廟建築彩繪與宗教繪畫已四十四年,最擅長門神畫與壁畫。
秉持著「承先啟後」之精神,保存優良傳統彩繪藝術,並力求在傳統中不失創新,在創新中
不失傳統,所以不論是壁畫、樑畫、門神或佛像、道畫等等,都能為此宗教繪畫藝術,
開展出更清新脫俗又不失神聖莊嚴的新氣象。
作品遍佈全台各大廟宇及新加坡、泰國、日本等地,所施繪的寺廟數量,直至今日已超過600多間,
如今在全台各地都保有他的作品,
其中門神類作品尤以台北大龍峒保安宮、松山慈惠堂與雲林虎尾持法媽祖宮最具代表。
李登勝(1954- ) 新竹縣竹東人,號勇侯。師承傳統彩繪名師潘麗水、知名水墨大師李奇茂、
本慧法師入迂上人及國畫嶺南派宗師歐豪年教授。善畫中國古代人物、達摩、鍾馗、門神等;
其作品融合中國風與西洋風,整體氣勢磅礡、活靈活現,展現出強烈的個人風格。
大甲鎮瀾宮、桃園景福宮、龍潭三元宮、天水堂、獅頭山勸化堂、台中市樂成宮等,皆有其作品;
日本愛知縣津具村並設有「李登勝美術館」專門收藏李登勝畫作 。
從小愛畫圖,李登勝初中畢業就到廟裡學傳統彩繪,當年他在苗栗縣的獅頭山拜師學藝,
留下很多剛剛出師時的作品。弱冠即隨佛緣拜入本慧法師(任博悟教授)「守中齋」門下習畫,
由金剛寺到鶯歌「吉祥寺」,復至中壢中原大學「悰嗒草堂」,之後進到「圓光寺佛學院」,
再移居「台中太平」。
在此期間,李大師遵從本慧法師吩咐,長期在圓光寺聆聽教誨、理紙研墨,並負責鈐印、臨帖
習畫等工作,深得其師信任。
耳濡目染,打下了深厚的藝術基礎。
二十八歲那年受邀到日本京都,在寺廟裡畫大型壁畫,幾年後還到東京的特許大學深造。
赴日遊學其間,游藝於國際及兩岸藝壇,多次獲頒國際藝術大獎,
並獲得日本東京特許大學藝術學博士學位,為國際美術大展免審查畫家。
現任國父紀念館展覽品審查委員、中國國際暨兩岸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日本全日展本部會
理事及香港文藝協會駐台主任等職。
李登勝博學又有才氣,所繪的人物、山水、花鳥等,筆法精巧,維肖維妙,尤擅肖像畫,
引用國畫畫風方式推動寺廟的門神、壁畫等技術,成為在台灣將國畫融入宗教藝術的第一人。
彩繪過的寺廟門神、壁畫,全國多達一百多家,
包括知名大甲鎮瀾宮的壁畫、台中旱溪媽祖廟和桃園景福宮廟宇的門神,
均是大師的傑作。
大发888娱乐城游戏
不想听见,你又爱上了谁有时我们原谅一个人并不是真的原谅,而是不想失去她,唯有假装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