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張克綏榜:臺灣府張源仁(晉江人)、施延封(晉江人。和平教諭)。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賴濤榜:臺灣府臺灣縣張源德(見晉江「孝義傳」)、蔡霞舉。   

乾隆三十年(乙酉)王國鑒榜:臺灣府王振聲、張值發、鳳山楊道成。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翁霪霖榜:臺灣府臺灣張源俊(松溪訓導)、張植華(晉江人,植發弟。永春州學正)。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恩科鍾天受榜:臺灣府張源義、周朝瀛。

 

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平台,次年去留爭議甫定,設台灣府,諸羅、鳳山、台灣三縣。

康熙二十五年(1686)題准的學額一府(二十名)和三個縣(各十二名)總計有五十六個名額。

相較於光緒十三年(1887)台灣建省之後,三府十一縣五廳總學額155名。

兩相比較,開闢之初學額之優遇,由此可見。

為了爭取科名,大陸各地的生童,採取冒籍、寄籍甚至冒名應考的情況也就層出不窮。

清雍正七年(1729),巡臺御史兼提督學政夏之芳,復奏朝廷同意准援照舊例,編制臺灣府錄取鄉試

舉人保障名額一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巡道張嗣昌再請增加臺灣府錄取舉人名額,巡撫據以具奏後,

同意於福建省員額內,增加臺灣府錄取鄉試舉人保障名額一名,

於是合前計以錄取臺灣府鄉試舉人,保障名額二名為常額。

此種情況一直持續至嘉慶十二年(1807) 才有所調整……..

 

總計自康熙廿六年至光緒二十年,(1687-1894)八十四科,取中台灣舉人二百五十一人,

其中約有半數不在保障名額之內。

乾隆二十五年至三十五年間(1760-1770)張士箱子孫六人中舉,

是台灣科舉史上最盛的家族。

根據張氏家譜記載: 張士箱祖籍福建省晉江縣鑑湖鄉,出身於書香門第,卻因屢試不中,

失意之餘,帶著四個孩子:方高、方升、方遠、方大,渡海來台尋找契機。

 

張士箱公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三十歲時渡台尋求發展,先入鳳山縣學,後入臺灣府學為秀才,

住居台南府城。康熙四十八年增補生,康熙五十二年補廩生,終於在雍正十年(1732)為歲貢生。

長子張方高公自幼追隨其身邊,在艱困下,向張家福買大租權,於現在高雄縣、仁武、楠梓、大寮

、鳳山仔、白河東山(關子嶺附近)、嘉義縣朴子甕菜埔等地一帶次第進行拓墾……

雍正八年(1730),方升公開發現在褒忠以西至海,及麥寮一帶。

乾隆初年家族向王有成買進西螺鹿場、莿桐大租權。

乾隆九年(1744)再向薄昇燦墾戶購入埔姜崙(今雲林褒忠)大租權。

而後張方大公再進墾彰化和美、台中大里一帶。

乾隆十六年(1751)又於淡水、海山買大租權。

乾隆十八年(1853) 張方高公次子張源仁入墾新莊。

日治時期新莊公館口地基主張仁豐,就是張廣福,即源仁之業戶名……

 

 

張士箱率領四個兒子招佃開墾,長子張方高設公館於今之崙背鄉,館號慶豐館;

次子張方升墾殖麥寮海豐一帶;三子張方遠負責褒忠.馬公厝.龍岩一帶,設公館名叫得福館;

四子張方大則擁有莿桐.西螺之產業,設公館名為榮裕公館。

崙鄉大有圳(歸嘉南大圳系統)及八佾溝(在崩溝寮現名八益圳)均為張方高所開鑿;

西螺慶場圳及清濁圳為張方大所開鑿。

後期張氏家族開拓擴及台北:張方高在新莊建立廣福公館;張方大在樹林鎮建立必榮公館,

開鑿福安陂,永安陂,海山大圳。

 

張士箱卒於乾隆四年(1739) 四子皆有功名。

其中長子張方高 ,舉擢例貢生,擔任浦城訓導教諭。次子張方升,拔貢生,廷試得一等第五名,

曾被任命為教諭。三子張方遠,例貢生,即用縣佑尹(縣丞,管褒忠地方交通) 四子張方大

為例貢生,列名彰化孔子廟重修碑記。

張士箱的孫輩中有源仁源德源義源俊,以及曾孫植發.植華,相繼於乾隆二十五年至

乾隆三十五年間中舉人並任官,其中:

張源義曾參與續修台灣府志為該校對;張植發分發山西省歷任汾西,鳳台浩縣;

張源仁分發湖北省任試用治縣,後為護理施南府通判 ; 張源俊任松溪訓導,皆立有功名。

 

張植發的曾孫張廷樞於光緒十五年(1891) ,登己丑科武舉人,

今日馬鳴山鎮安宮正殿英靈庇佑匾額,是其於光緒十六年以新科會試頭銜所立,其參加鄉試,

所使用一百二十斤大刀,為其崙背後代前國大代表張春盛等子孫所珍存。

不過這已是很久以後的事了 ……

乾隆年間前後十年,張士箱家族一共有六人考中舉人,依序為:

源仁、源德、植發、源俊、植華與源義。尹章義教授稱張氏族人六人中舉,「科名之盛、冠甲全台」。

除舉人之外,張士箱家族共有四人成為貢生:士箱、方升、源勳與植梅。

有進學援例捐納出貢有七人:方高、方大、源志、植權、銘獻、方茂、植因。

生員及廩生共計有十三人,分別為植材、植槐、源信、源澄、植樹、源忠、鴻逵、坤哖、方輝、

源恭、源昌、源敬與源懃。  無入學而援例捐納貢生的則有五人:植栭、方遠、植嘉、曰肅與棻椂。

具有捐監生與國學生名號的有十三人:源禮、炳博、景星、銘玉、肇昌、植蓮、植楠、紹基、

鴻藻、源价、植藻、近光與顯祖。

此外,還有幾位族人以「業儒」終身:源惇、植商、植竹、植棣、植冕、植岩、植科、植挺、

植拔、源偉、浚仕、浚儒、浚偉、俊仁等。

 

康熙年間渡海來台之後,張士箱家族在科舉事業上取得長足的進展,致使張氏家族躍升成為

當時台灣社會的領導階層,受人景仰。

張士箱家族在科舉功名方面取得成績之後,搭上台灣拓墾的浪潮,投入拓墾事業,開溝渠、

興水利、植良田,舉凡《台灣府志》、《雲林縣采訪冊》與連橫《台灣通史》等史書均記載了

張家在此方面的事蹟與貢獻。

 

從台灣通志所載內容看來

張士箱家族中高中舉人者 , 多數還是以晉江籍應考

乾隆二十七年舉人蔡霞舉,晉江縣志記載其為蔡賓興之子 ;

按: 蔡賓興 號邃園。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進士。授長寧令。除陋規,擒渠賊,鋤惡雪寃,地方以寧。

兼署龍南、定南兩縣 ……看來也是冒籍應考來者 (原籍晉江) ?

至於文章開頭所條列同一期間的其他舉人如:  施延封王振聲、楊道成、周朝瀛等 ;

則始終是資料闕如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