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五年乙酉科(林揚祖榜):鄭應元(府學附生)、陳維藻(淡水附生)、王朝綱(嘉義附生,
由蔭生現任刑部直隸司員外郎)。
道光八年戊子科(郭禮圖榜):鄭朝蘭(府學廩生,臺灣人)、王瓊佩(臺灣增生)、謝有祥(彰化附生)
、謝天申(府學廩生,粵籍)。
陳維藻 (?─1837) 字鳳阿,淡水大龍峒港仔墘人,富商遜言長子。少時入泮,為鄭用鑑 門人,
以文學負重名,與弟維英並有名庠序間。道光五年(1825)舉乙榜,赴禮闈不第歸。 課弟之餘,
喜獎掖後進,一時操觚譚藝之士,相競奔走門下,人以宗主尊之。
道光十五年公車再上,途次姑蘇,不幸染疫而卒。
越年柩始抵臺,環祭者數百人,哀榮極一時之盛。 所做詩文,皆切世情,惜未見傳本。
據大龍峒陳氏「渡台始祖文瀾公族譜」,陳氏先祖為福建泉州同安登瀛人,
文瀾公乃渡台始祖,於乾隆四十五年﹝1783﹞渡海來台,卜居淡水懸壺濟世,並沒有立刻
覓地開墾,等其安定下來後,他的三個兒子,才先後分別渡海來臺。
其長子陳遜言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渡臺,時年二十歲,次子遜朗與三子遜陶分別於
嘉慶四年 (1799)、嘉慶五年(1800)渡臺。
之後,長子陳遜言遷居大龍峒,經營船頭行、料館等生意,當時人目之可與林本源相匹敵。
陳遜言以「悅記」為公號,嘉慶十二年(1807)建大厝「公媽廳」於港仔墘,
道光十二年(1832) 建「公館廳」,即今日的「陳悅記祖厝」。
陳維英為陳遜言的第四個兒子,從小受業於伯兄陳維藻,1851年受到臺灣道徐宗幹的推舉,
獲得孝廉方正,1859年鄉試中恩科舉人,並被授(一說為捐)內閣中書。
1862年戴潮春事件中,自費組織團練幫助官府,因此被賞戴花翎。
除此之外,陳維英對臺灣最大貢獻為教育方面。他除了曾於明志書院任教外,也創辦了噶瑪蘭
仰山書院,並擔任艋舺學海書院院長。
其弟子遍淡蘭各地,其著者除前述之李望洋、李春波等之外,舉人張書紳、陳樹藍、陳霞林、
鄭步蟾、潘永清、曹敬等皆出其門,乃以「陳老師」之稱名於當世。
其舊居今延平北路四段之「陳悅記祖厝」,遂有「老師府」之號。
而陳文瀾的另外兩個兒子陳遜朗於嘉慶十五年(1810)另建公厝於瓦筒厝;
而三子陳遜陶則卜居 中庄子,其長孫陳樹藍同治十二年高中舉人,
隔年(1873)建「陳謙記公厝」於今酒泉街。
一門共出了三位舉人 , 代表著家族的榮耀……
文獻中提及王朝綱者有二條:
其一與王得祿有關 ; 另一個就是與鄭崇和有關 ……
話說王得祿(1770-1841),字百遒,號玉峰,嘉義縣太保鄉人。年幼失恃,少時熱愛孫吳之學,
由長嫂許氏月娘撫育,十五歲入武庠。十七歲冬,臺灣中部林爽文之變,攻陷諸羅。王得祿前往府城,
徵募義勇五百名,於次年隨大將軍福康安收復諸羅,征戰有功,授千總,賞戴花翎。
嘉慶十四年其元配范夫人卒於廈門官署,後運棺返台。
王得祿趕回故里處理善後,欲尋福穴,經人指點:大仙巖殿址乃一不可多得的福穴。
於是捐款在目前的「大雄寶殿」現址闢建新殿,並將舊址修造宏偉墓園,厚葬其妻。
埋葬後的范夫人,據說因受不了大仙巖內晨鐘暮鼓之梵唄,在墓園下不得安樂,屢傳夢給王得祿,
王得祿大為震怒,派員將大仙巖內之鐘、鼓搗碎。
道光廿四年(1844),范夫人的骨骸才被其後代子孫迎歸故里嘉義新港鄉番婆庄與王得祿合葬。
舉人王朝綱曾呈稱此事 : 范夫人於嘉慶十四年卜厝於大仙寺巖麓 , 近有附近農民牧牛坆際肆意喂養青草,
食盡每遇霖雨周圍倒陷網偵知隨囑該地耆老,並大仙巖住僧阻止而愚民等不唯不聽反敢巾後口出罵言,懇請
示禁等情……
另位於後龍的鄭崇和墓為三曲手古墓,曲手立柱上有石印、石筆、石獅,前面則立有石翁仲、
石馬、石羊、石虎、石望柱各一對。石筆望柱上正有雲南鹽法道 姻再姪王朝綱所題之字,寫著
「恩受榮封更享枌榆俎豆,慶餘積善已看蘭桂科名」。
可見與新竹鄭家似有姻親之故……
清道光三年(1823),臺江浮覆,府城西面濱海之地漲高成陸地,無險可守。
道光十二年(1832)張丙之亂,引起府城的治安恐慌,城防被迫變更。
道光十三年(1833),閩浙總督程祖洛在(酌籌臺灣善後事宜摺)中,建議在府城西側擴建外城。
同年,知府周彥倡在城紳士鳩捐添築子城六座、砲臺七座。又小西門起至小北門止,
一帶沿海外城數百丈,以次蕆功。
正在籌議試辦間,舉人鄭朝蘭等呈請民捐民辦,先行審定地勢,開挖壕溝,並修濬舊有水關,
取土以實低漥處所。壕溝以內,栽種刺竹為城,分段建造砲臺。
另台南市永康區二王廟保有咸豐七年(1857)重修的碑銘,碑文係舉人鄭朝蘭所撰,
碑紀末記載著: 戊子科舉人截取知縣鄭朝蘭 序 ,
可知其大概之官銜及其活動的區域 ……
至於其餘 , 資料待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