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和(1853-1930) 。白手起家,打造糖業王國,再跨足其他領域,因而累積了龐大的財富,
成為地方上舉足輕重的人士。
陳中和的高祖父叫陳頭,曾祖父陳元在道光年間,由福建省同安縣舉家渡臺,父親陳金花,
母親陳沈氏。到高雄後不久的1853年,陳沈氏便生下陳中和。
當時,陳中和的祖父陳來和陳金花兩代,在苓雅寮以半漁半農為生,過著貧苦生活。
當時陳福謙在高雄創設順和行,為臺灣糖業開啟輝煌的一頁,
之後,陳中和踵繼其後,再創新猷。陳中和受知於陳福謙,獲其刻意培植,於16歲時,
正式進入順和行當學徒。次年,銜命赴中國廈門、廣東、福州、香港等地從事商務活動,
其冒險犯難精神,贏得陳福謙的信任和倚重。
1873年4月,陳中和調集五千包砂糖,親自押運,自打狗啟程,經廈門至日本橫濱,
開啟臺糖外銷日本,也奠定其事業發展的基礎。
其後,在陳中和主導下,成立和興公司,既掌理經營,又兼具股東身分,對日砂糖銷售更為積極。
1882年,陳福謙過世,和興公司乃由陳中和獨力經營,因其個人魅力,吸收不少客戶,
和興逐漸取代順和的地位,在1895年臺灣割日之前,已經擁有安平號和打狗號兩艘輪船,
專事經營打狗、安平間的航運事業。
日治初期,陳中和以投資官方經營的「臺灣糖業」為出發點;
再創設南興公司,開臺灣機器碾米之先聲。之後,臺灣總督府採納農學博士新渡戶稻造的意見,
全力倡導新式製糖政策,繼於1902年6月,進一步頒布「臺灣糖業獎勵規則」,獎勵種蔗和製糖產業。
在政策的鼓舞下,陳中和乃於1903年在今大寮鄉山仔頂創辦「新興製糖」,
這是臺灣人資本興辦新式糖場的嚆矢。當製糖事業步入正軌之後,為了掌握甘蔗原料,
便不斷地轉投資於甘蔗採集區的土地,這也是陳家由糖商晉身為大地主的重要關鍵。
陳中和以糖業經營為基礎,並投資土地、米、鹽等民生必需品,以及銀行、保險、製冰、報社、
交通等事業,因而累積了龐大的財富。
陳中和與日本政府關係良好,除了「台灣製糖株式會社」外,日本政府於1908年開始興築高雄港,
同時成立「打狗整地株式會社」,藉民間力量將高雄港內疏浚的泥沙填海造陸,造就今日的哈瑪星
及鹽埕部分土地,後來分配土地時,日人將較差的鹽埕區土地分給陳中和,
沒想到日後該土地大發,讓陳家累積更多財富。
陳家在高雄市的土地,除了鹽埕區外,還有當初成立「新興製糖會社」時,在今日三民區擁有大批蔗田,
這也吸引許多北部客家人南下為陳家工作,也造就高雄市客家族群的主要集中地,
以及日後高雄醫學院的建校用地。
一路發展成為高雄市最具影響力的家族之一…….
陳中和育有十兒四女,十位兒子分別是:
啟貞、啟瀛、啟南、啟峰、啟滄、啟川、啟琛、啟清、啟安、啟輝,
其中,三子啟瀛和五子啟滄都在明治四十一年(1908)就病死;
四位女兒則是:陳梅、陳聘、陳英、陳柳。
1945年政權轉移,陳中和家族一就發揮其影響力。
1960年,高雄市要改選第四屆市長,前三屆市長分別是來自澎湖縣的謝掙強(第一、二屆)
及台南縣陳武璋(第三屆),在地高雄人卻出不了一位市長,在地政治人物於是勸進陳啟川。
陳啟川平日結果其他有意競選者一聽高雄陳家出馬,則無人敢與其對戰,
這也是高雄市長選舉史上,唯一一次的同額競選。
但對高雄市民來說,陳啟川對高雄市最大的影響,反而可能是興建了高雄醫學院。
陳啟川之後,陳家在政治上的接棒人是陳家第三代陳田錨,
陳田錨在陳啟川當市長時就已擔任議員,未滿40歲時更上層樓擔任議長,
1979年,當高雄市升格直轄市後,執政黨為順利推動市政,找回已退休的陳田錨重新擔任議長,
高雄市直轄市時期,幾乎都是由陳田錨擔任議長。
一直到1998年,其71歲正式退休,共擔任5屆議長。
陳家事業分佈廣泛,較為人所知有台泥、第一銀行、可口可樂及大眾銀行。
其中可口可樂最為特殊,最早可口可樂來到台灣,是為了供應當時在台美軍使用,由美商
台灣貿易公司興建「中美汽水廠」專門生產。
之後陳田錨之父陳啟清於1964年購得台貿公司半數股份,同年成立台灣汽水股份公司,
準備代理可口可樂。但當時台灣所有汽水廠害聯名抗議,使得可口可樂直到1968年才正式
與國人見面,而陳家也代理近30年,直到1994年才由美國母公司購回。
因商而政的陳中和家族,百年來的榮光自然與政治脫離不了關係,
但其所受最大爭議也來自於此,然而陳家與其他家族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急流勇退的精神,
不論是陳啟川或是陳田錨,在其宣布退出時,勸進聲仍不斷,但其說走就走,且離開後
不再過問政治,
這種智慧,也許正是維繫陳家能傳承百年的最主要原因吧 ?
苓東路的陳中和舊宅,如今規劃為陳中和紀念館。
此宅為高雄第一座洋樓,相當典雅,當初興建時面海,如今則為其他高樓所圍繞…..
位於中正路、福德街的陳中和墓園,
雖已遷葬並規劃為公園, 但墓園架構仍在 ,
由此仍可看出昔日陳中和家族的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