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九年(己未)恩科(補行戊午正科)周慶豐榜:陳謙光(中港頭份莊人。府學,粵籍)、李春波(蘭籍)、
林國芳(賞給舉人。擺接堡人,原籍龍溪。候選道花翎運使銜)、
林維讓(國芳姪。官戶部湖廣司員外郎、候選知府、花翎道銜)
陳謙光(1845-1891) 名海源, 字牧臣 ,苗栗頭份斗煥坪人。
陳家始祖十二世仰松公及十三世長子偉和公和妻徐氏,三人於道光十二年(1832)渡海來台,
仰松公來台後不久又回大陸原鄉,因原鄉尚有多位子女,從此未曾返台居住。
偉和公祖籍廣東省梅縣嘉應州松口保溪南上寨井下,渡海於台灣府淡水廳署,司理糧總事務,
數年後,移居中港頭份街暫住,做生意以餬口,十餘年後,住隘寮頂陳家感染其書香世第 ;
適時中港頭份又逢番亂,遂移居台北府桃澗堡山子頂(今平鎮山仔頂),購田產築家園迄今。
十四世有兄弟海源、連源、捷源三人,據地理師說,陳家地理環境極佳,會出高人,果不然被料中,
長子海源公即謙光,天資聰穎,出類拔萃,讀書貫通古今,十三經及諸子百家,無不博覽,
十六歲即中秀才,二十二歲即中咸豐九年己未恩科舉人,當時可為轟動全台,
惜更進一步上禮部會試二次皆未中,失落之餘則淡出仕途,返家開班授徒,桃李滿天下,
在鬱鬱寡歡之下,享年五十六歲與世長辭,當時出殯之日,赴弔者數千人,不論老少婦孺無不
惋惜其英年早逝,而唏噓不已。
十五世宗義諱名耀奎,亦虎父無犬子,經史子集無不精研,且精於詩文,當時縣府考試時,
千百人中屢屢得到冠軍,一時人人期待,將來必成大器,可惜生不逢時,遭乙未戰役故土變色。
日治初期,設保良局於建安宮(今東勢三王公廟),鎮撫民眾,使百姓免受賊亂,並任命耀奎為
保安局長,其公正無私,除暴安良絕不包庇,受到各方的愛戴,後來出任保正,兼家稅委員、
農會委員,並榮上級賞木杯及褒揚狀數次。
其長子發祥日治時期亦任庄協議員,可謂一門俊彥、名聞遐邇。
另外三房捷源派下,十五世宗盛公(琳盛)生有七子,個個賢達,尤其創立德星醫院,
可說是家喻戶曉,當時是中壢最大的醫院……
李春波 (1833-1893) 字靜如號心亭 , 道光十三年(1833)生於羅東堡竹林莊 , 李明順長子。
李明順 (1791-1868),字裕後。先祖李宏道唐顯慶初葉經商於泉州大埠, 為遷閩肇基之始。
李明順生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隨父親李殷居於漳州南靖永峰里 金山堡倉後社,家貧謀生不易,
嘉慶十八年(1813) 別其父兄隨親族渡海來台。初居後壠後遷居羅東堡竹林莊,日於街頭巷口
補鞋販賣針線維生,經常赴蘭城行商,遇道旁有白骨拋路於溪野之埔,則攜鋤掩埋或納諸萬善祠,
行善數十年如一日。
李春波幼時家境清寒 ,隨父親販賣針線或做童工以助家計 , 年十三尚未入學。
某日獨往仰山書院外竊聽課堂教授 ,韋杉長所獲悉 ; 命其入內但見雖衣衫襤褸卻也儀表非凡 ,
近貴晉祿之相認為是可造之材 , 遂詰問其出身並略試其文才 , 心竊喜之辯提薦送往羅東張秀才
書塾為之啟蒙 , 並免其束脩 ;
李春波於蘭東教館讀書之際 ,母親又生下次男春瀾 , 生活益窘 ;
春波經常挑燈夜讀 , 不經意年已弱冠 , 遂前往應歲試及第為生員, 乃轉入仰山書院攻讀。
因其天資穎悟,每課均名列前茅,山長陳維英另眼看待,認為孺子可教也。
咸豐九年(1859) 適逢大比之年,李春波偕其師陳維英以及宗親李望洋同赴福州秋闈鄉試,
獲中式舉人第一百十二名 , 同行的陳維英則名列第一百九十八名 , 成績更優於其乃師,
真可謂青出於藍。(同期李望洋亦高中同榜孝廉)
返台後陳維英力薦其掌教仰山書院山長一職,時年才二十五歲,正所謂青年才俊。
其後並培育出不少人才 :包括陳望曾、以及其弟春瀾與春潮等人均分別考取進士、舉人之頭銜。
李春波之後曾五度進京赴考,同治七年(1868) 參加戊辰科禮部會試及格,奈何殿試還是未能登榜,
僅著挑選錄為國史館謄錄官。不幸遭父不得不請假回籍,丁憂三年從此無意於宦途。
晚年與宗兄孝廉李逢時、貢生黃佩卿、陳博九、陳學庸等,於城西枕頭山下建置棲雲別墅,
經常邀集秀才張鏡光、陳濟川等文人雅士吟詩遣興。
同治八年(1869) 與進士楊士芳、舉人李望洋、貢生陳博九、黃佩卿等人倡建宜蘭孔廟 ;
同治十三年(1874)又與進士楊士芳、陳望曾,以及舉人蔡國琳等人建請興建延平郡王祠,
並由巡台欽差大人沈葆楨轉奏奉敕照准。光緒元年(1875) 倡議於羅東興築鴻澤圳灌溉一百八十餘
甲良田,貢獻不亞於鳳山曹公。
光緒十年(1885) 圳權交由堂弟江錦章管理,收入銀兩十餘萬元,
除於蘭城內自建十六坎宅第外,更捐贈慈善事業等,善舉不勝枚舉……
卒於光緒十八年(1893), 享年六十,誥授文林郎銜。
後來兩個弟弟春瀾、春潮先後高中舉人,成為台灣科舉界少見之家族榮耀,
李明順也因而有了三舉豐翁的尊號……
板橋林本源家族開臺祖林應寅,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自龍溪來臺,在淡水廳興直堡
新庄,設塾教授子弟。數年之後,生活漸趨安定。次子平侯乃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入臺依親。
林平侯後經營米店致富,再與竹塹林紹賢合辦全臺鹽務,往販南北洋,擁資數十萬。
於是由商而政,納粟為同知,分發廣西,署潯州通判、攝來賓縣,嗣調桂林同知,署柳州府。
辭歸之後,鑒於新莊是漳泉械鬥的要衝,唯恐被波及,乃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遷居至大嵙崁
(今桃園縣大溪鎮),避開漳泉械鬥困擾。
林平侯向官府請墾,召集漳州移民進行土地開墾,成了大租戶。繼而向小租戶收買小租權,漸次
形成大租戶直接經營的局面。大嵙崁一帶年收數萬石租榖全歸林家所有。
林家的土地經營,也從大嵙崁逐步擴展到整個淡水廳北境,包括今桃園、新竹、臺北,
甚至遠及宜蘭,成為北臺灣第一大地主。
林平侯育有五子,「本記」的林國華與「源記」的林國芳,是親生子,
對家族發展影響最大,故通稱之為「林本源」。
咸豐五(1855),在林國芳主導之下,開始有計畫的興建板橋城,由板橋紳民共同捐款。
咸豐七年(1857),林國華卒,年僅56。林家由林國芳當家做主。
林國芳(1820-1826) 已在三年前因捐米運往天津賑災捐輸踴躍,獲得清廷賞給花翎鹽運使銜
即選郎中,躋身縉紳之列。( ps: 臺灣通志記載為 賞給舉人)
這時的漳泉械鬥,仍持續在進行。
咸豐九年,林國芳再領導漳州人與泉州人火拼。
咸豐十一年(1861),雙方又起衝突,這次案情擴大,遭致清廷嚴辦:
「林國芳著即行革職,交慶端等派員提省,嚴行審辦;並勒令兩造交出兇要各犯,
一併解省徹底根究,毋稍疏縱』。
革職後的林國芳,還未解省,便在翌年(同治元年)與世長辭,得年只有37。
後於光緒5(1879)年由林維源認捐海防經費50萬元,期贖父愆,開復原官。
最後經閩浙總督何璟、福建巡撫李明墀令臺灣道夏獻綸審結,並復林國芳官位。
同治元(1862)年,林國華之子維讓、維源兄弟共同掌理家族事業。
因林國芳無子,維源過繼為嗣子。在兩位兄弟的經營之下,使林家達到巔峰時期,
鑒於漳泉械鬥餘痛猶存,林維讓、林維源兄弟,便致力於消弭漳泉之間的宿怨,
大觀義學的建立,是最具體的措施。
嘉慶二十三年(1818)林平侯遷居桃園大溪,成為臺灣最大地主,擁有土地超過5,000甲。
18世紀中葉-第三代林國華商號「本」記,與弟林國芳商號「源」記,合稱為「林本源」,
自此成為林家公號。
咸豐七年(1857年)第四代的林維讓、林維讓兄弟遷居板橋,從此被稱為板橋林家。
林國華大公子林維讓在父親去世後掌管家業。在此前後,林家資助政府興辦礦務與海務,先後對
公益捐助總計達200多萬兩白銀。
劉銘傳治臺後,委任林維讓之弟林維源為撫墾總局總辦,負責全省開墾事宜。
因其在平亂與土地清丈中表現傑出,于光緒十六年(1891) 被授予太仆寺卿。
隨後,林維源進入茶業,創辦建祥商號,成為臺灣最大的茶商。
漳泉械鬥之後,雙方深感以文風袪除武鬥的必要性,林國華之子林維讓,尤為熱心。
在當時漳、泉彼此不通慶弔,視為世仇的情況下,破除情面,採取「和親政策」,將其妹許配
給泉州舉人莊正,以示調解糾紛、致力祥和的誠意與決心。
同治二年(一八六三),板橋建「文昌祠」,奉祀文昌帝君。
板橋當地士紳用心良苦,乃是希望藉神明力量,推動文風。
同年,莊正與林維讓合設「大觀書社」,從此兩方人士每月聚會,品評詩文,平時則授課講解,
費用一概由林家支應。
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板橋建「大觀義學」,板橋歷史進入新里程碑。
林家並不惜重金,禮聘福建省文人書家,如謝琯樵、呂西屯…等人來台講學,板橋因而成為
臺灣北部的文化中心。
從道光、咸豐、同治再到光緒年間,板橋科舉人數的增加趨勢。
道光年間,當地尚無科舉人才,咸豐年間出現兩位舉人,即是林家的林國芳和林維讓。
林家的致力於帶動了板橋的文風。
整個臺北盆地而言,從道光十一年到光緒廿年(1831-1894)間,臺灣北部的科舉人數
共有一百五十三人,板橋則占廿四人,僅次於艋舺的卅五人,
而超過大稻埕與大龍峒兩地。
林維讓、林維源兄弟倆實在功不可沒……
臺灣通史記載: 「維讓性倜儻, 好士, 租穀出入悉任管事。而維源儉樸, 鉅細必經, 唯結交管府。」
註定林維源必然更加活躍於檯面上。
加上林維讓早逝, 表現也就無法相比 ; 林維讓死後遺下二子爾昌、爾康 ;
兩個兒子不幸也都早逝 , 家族基葉乃由林爾康長子林熊徵接下 。
林維讓家族的婚姻網絡頗為可觀 :
林爾康娶的是太傅陳寶琛的妹妹陳芷芳 ; 而林熊徵則是娶盛宣懷的五女盛關頤 ;
林熊祥又娶了陳寶琛的女兒陳師桓 ; 林熊祥的兩位姐姐則分別嫁給了前北京大學校長嚴復的兒子 ,
以及前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的孫子。
姻親關係可謂匪淺 , 是臺灣家族中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