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元年(壬戌)恩科(補行辛酉正科)王彬榜:臺灣府羅萬史(甕人,粵籍)、彰化廖宗英(籍晉江)、

                                                 蔡鴻章(籍晉江)、淡水廳林步瀛、楊士芳、蔡丕基(原籍同安)、

                                                  陳澄清(原籍同安)、蕭國香(粵籍)。

網路上搜尋舉人羅萬史的資料,  多是間接的 , 也欠缺較為完整的記載……

資料大致記載其活動區域多在關西一帶 ,看來與羅碧玉一家有著比較親近的宗族關係 ;

話說關西羅家,源自廣東蕉嶺縣廣福鄉鐵坑, 衍自於德達公 派下。

乾隆年間許多羅姓宗親,渡海從苗栗地區中港上岸,其中一批北上「美里庄」由羅奕貴帶頭, 包括

他的兒子羅秀文、侄子羅秀政 。 奕貴派下的羅秀文因傳有五子,故稱為「五欽派」; 而羅秀政一支

衍有11子,其中9子成人,稱「九如派」 ;

而「祿富派」,則是指道光年間才輾轉來到美里庄發展的羅振祿、羅振富 兄弟而言….

乾隆十六年(1751)前後祿富派來台祖羅開運偕子羅維齊,自廣東嘉應州鎮平鐵坑渡海, 由淡水

上岸定居阿里磅(台北縣三芝、石門一帶)。

嘉慶末北台發生分類械鬥,道光二十六年(1826)羅維齊長子羅秀元妻吳氏,及其四個兒子

振福、振祿、振富、振龍,為避禍遷居關西虫仔屈;再遷蔗埔(今東光國小附近),後留五房

振龍經營下三屯墾業,長房、二房、四房均移墾上南片。

羅碧玉就屬於這一派下……

羅碧玉四十歲始自耕創業成家、清末受命辦理兵需、蒙賜監生頭銜。

日治初期 (1896)年受命為新埔辦務署第二十二區庄長。1901年亦為鹹菜硼聯庄保甲局長等公職。

羅碧玉雖無親生子、然而其對宗親晚輩之培育不遺餘力、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 , 常聘舉人秀才等讀書人

為宗親講學, 曾在河背羅家公廳青龍邊建「得月樓」款待讀書人教授新知識。

也曾興建三合院新屋(羅家書院)、聘請羅碧萬為羅家後輩教漢文、讀四書五經。

之後響應羅萬史全人之倡議、捐地在關西東郊興建羅家祠堂、做為新竹地區羅氏宗親之祭祀中心。

位於關西街上的羅家祠堂,興建於日大正九年(1920),即是羅碧玉捐地興建的。

看來羅萬史(本籍應為蕉嶺) 應該只是來此寄籍….. 順便擔任羅家的教席的吧 ?

大窩口羅氏來臺祖上威公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自廣東陸豐來臺,先至關西墾耕,

第二代羅宏陞遷來大窩口,至第三代羅春廣(1816-1872) 時,至新埔街上經商,累積可觀的財富。

羅春廣十九世紀中葉時曾代表大湖口,經理枋寮義民廟 的廟產,成為竹塹地區的地方領袖之一。

清同治年間,春廣獲例貢生頭銜,當時定居於鹹菜甕(關西)的舉人羅萬史親來大窩口致賀,共同留下

「文魁」與「貢元」兩方匾額,可謂一時之盛事。

 

林步瀛 , 生平不詳, 惟宜蘭林氏家廟內有其匾 :

文魁 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御史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 徐宗幹 為 同治壬戌恩科補行辛酉正科

中式第一百四十八名 林步瀛 立

從家廟中功名扁看來, 掛匾的不必然是出身於宜蘭的林氏家族 (如林文炳 , 林炳祈等 )

加上沒有任何相關的文獻資料可以說明這一點 , 對於其人其事也就更無所知悉了…..

不過有一條維基百科的記載或許提供了一些蛛絲馬跡 ?

林步瀛,號研齋,福建福州永泰縣嵩口人。 同治七年,登進士,簽分雲南即用知縣,

改任浙江慶元知縣,署知遂昌縣,調補平湖知縣。

言之鑿鑿 , 看來這位也是寄籍人士 ……不然台灣有多了一位進士 ?

話說乾隆三十八年(1773)漳州南靖萬安社人林元旻氏,率弟林元火、林元辨、林元道等

四昆仲並帶 一群族親渡海來台,因地不熟,先投靠在士林、錫口一帶開墾之叔父林廷達家數年,

從事墾荒外, 並另派人赴各地踏查境況,旋尋獲蛤仔難東勢、奇武蘭社(淇武蘭平埔族)附近地方,

地廣人稀, 地且膏腴,水源又充沛,有港可利用船隻載貨出入,認是最符合墾殖地區。

越三年則率眾進入本鄉淇武蘭(二龍村)港邊高地,與噶瑪蘭社為鄰。   

林元旻初入淇武蘭向四週開拓,先由有水源地方著手,築溝渠引水灌溉,高地則設踩踏水車由

人工輪流腳踩抽水。林元旻兄弟日常僱工外,並連絡他處房親助耕,不到20年人口由數戶增至53戶,

可謂繁衍迅速驚人。   

開拓墾地由淇武蘭進展至東隅洲仔尾、五股、茅埔(玉田村),南邊進到港仔尾、瑪僯(玉光村)

、梘頭、三十九結(三民村)、公埔、辛仔罕。西邊墾到林尾、柴圍,北邊到塭底、奇立丹、

二城等地。

林連三 諱明睿,字步陞,四圍堡公埔人,係淇武蘭龍崗王派下林廷才第五世孫,林克恂三子。

渠幼時攻讀漢文數載,聰明才智守道重義。自道光十八年(1838)戊戍,年登十六則服務公職,

任淇武蘭堡總理三十餘年,為人忠良光明磊落,具有魄力熱心地方公益,自設漢人學校,

桃李滿天下,服務桑梓口碑載道。夫人方氏生有三男二女,一門俊秀,蘭桂騰芳。

而這位林步瀛, 是否又與這一位林步陞有著甚麼樣的關聯呢 ?

在宜蘭一地, 埔頂林家、淇武蘭林家、奇立丹林家以及員山大三鬮林家均是當地的大族 ,

卻為何這些林家優秀子孫的事誼 , 資料會如此之匱乏呢 ?

宜蘭一地林姓多來自於漳浦烏石派下 , 按: 烏石林氏始祖林安,乃唐林慎思后裔,宋龍圖閣

學士林安上四世孫,世居福州長樂。 林安于南宋景定年間,由長樂后市村徙居漳浦縣柬關外

七都浯江保西徑坊,為烏石一世祖。

地緣上應該有某些關聯吧 ?


楊士芳(1826-1903) ,字蘭如,號芸堂,祖籍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其祖先輾轉遷徒,祖父楊雀

始遷居噶瑪蘭廳東勢清水溝柯林。家境貧寒,以農耕為業。少時楊士芳隨父兄下田,親見開蘭舉人

黃纘緒的光采,於是便有了見賢思齊的志向,但因家務農事繁忙沒法讀書,直到十七歲時才就學。

道光二十四年(1844),楊家遭泰雅人襲擊,房屋全毀,損失慘重,母死父傷,全家遷往宜蘭擺釐

(今宜蘭市進士裡),生活更為艱困,士芳只好輟學,仍舊下田耕作,但因雙腳關節疼痛,行動不便,

其兄長全力支持他復學上課,從此,發憤苦讀,進步神速。

同治元年(1862),楊士芳鄉試中舉;同治七年(1868),進京參加殿試,成為進士。

隨後,朝廷住命為浙江紹興知縣。第二年,其父病逝,士芳依照傳統禮制,丁憂守喪,未再赴任,

轉而擔住仰山書院院長,培育人才,獎掖後進。

楊士芳深感德化之本在教育,乃與鄉賢李望洋等多人積極倡建孔子廟,對宜蘭讀書風氣的提倡,功不可沒。

同治十三年(1874),楊士芳以至大至剛之浩然正氣,上書請為「反清復明」的鄭成功立祠祭祀,

終於得到欽差大臣沈葆楨的轉奏,奉准在今臺南市興建延平郡王祠。

光緒二十一年(1895),日本據台,蘭地紛亂,士芳乃組救民局,維持社會治安。

當時,各地進士不願做日本的順民,先後渡海內赴大陸,楊士芳仍能堅守讀書人愛鄉風格,

不願離開。目睹山河變色,人心惶急,便以「碧血丹心望曉霞」之詩句,取碧霞宮為名,

建廟供祀岳武穆王,期望河山有重見天日之時。

光緒十一年(1885),楊士芳60歲時,遷居宜蘭縣衙後面東北隅(今聖後街)三合院。

現在僅存正廳的進士第門額仍高懸門上,其餘廂房已被拆除改建成為販厝。

日治初期曾出任宜蘭廳參事,處處不忘民族精神之發揚。

明治三十六年(1903),壽終正寢,享年78歲。

死後葬於四圍烘爐地山楊家墓園 , 其墓仍在…….

為了紀念楊士芳先生,於是住過的擺厘改為進士里。而貫穿擺厘最主要的道路亦命名為進士路 ;

擺厘庄舊宅公廳前的稻埕上,仍豎立一對旗杆座。

 

北投忠義一帶的開發主要始於雍正六年,陳氏家族在臺始祖陳懷公,本名陳時英,來臺拓墾並娶

凱達格蘭族少女為妻,傳承至今已21代,子孫有千人之多,其第13代孫陳澄波(即陳澄清) 考中舉人,

於今陳氏宗祠內仍留有二根舉人旗杆及文魁匾 (仿作) …..

陳懷公本名「陳時英」雍正六年(1728) 二十九歲時攜眷(即長子倫涼)來台,將元配(高慎良)及

次子倫朝尚幼置於福建廈門高浦社(即今廈門市杏林區新築運河邊),來台後與凱達格蘭族林薏娘再婚,

並購置現有之田林地,並育三子倫老,四子倫,五子倫佳,雍正十二年(1734) 獨自返鄉探親,再生六子

倫圓,1740年再度渡海來台,繼續耕作田產,再生七子倫齊,八子倫祖,留傳至今謂八大房,

率子耕作,將所得結餘再添購田產,範圍遍及今北投站至新北投站,北投國小(原石碑可稽),

王家廟,海風厝一帶,為忠義地區最大的家族。

陳懷公原祖厝則在現今捷運北投機廠的土地上,因台北市政府興建捷運系統而被徵收,目前遷建

於北投中央北路四段的忠義山上,並取名為陳懷公紀念堂。

站在新落成的祖厝前廣場,正好遠眺整個關渡平原……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