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六年(丁卯科)王贊元榜:淡水廳詹正南(府學附生。原籍安溪)、何清霖(府學附生。原籍惠安)。   

同治九年(庚午科)趙啟植榜:淡水廳吳士敬(原籍同安。候選訓導)、澎湖廳郭鶚翔(臺灣府教授)、

                                        林師洙(附生。籍噶瑪蘭)、施贊隆(八芝蘭人,榜籍晉江)。

 

詹正南 錫口五分埔庄人氏,同治六年(1867)舉人。祖籍福建泉州府安溪縣人氏。

詹姓最早來台者,為順治元年(1644)敦仁公派下先、承、千、秋、錫、永、盛等輩份裔孫。

第二十六代五枝頭派下宇發公、宇言公、宇約公等三兄弟,從福建泉州安溪渡台墾殖海山堡,

其次閩粵始祖學傳公派下,春(瓊瑤公)、時、來、名、其、顯、昭等輩份,也陸續來台。

其中第十九代瓊瑤公,康熙(1662-1722)末期,墾殖彰化永靖一帶 ;

錫口五分埔詹姓來台祖詹公壤(詹姓第89代、安溪敦仁公第28代,錫字輩,湯厝按派)

大約同一個時期 , 也從安溪來墾殖臺北錫口五份埔一帶 , 此即舉人詹正南的先祖。

乾隆三十四年,何、周、沈、杜、李五姓人家,合力到今八德路以南、忠孝東路以北、基隆路

以東一帶的荒地拓墾,因此將該地命名為五分埔。

目前僅知艋舺清水巖祖師廟,有同治七年舉人詹正南 書對聯。

上聯:本清水岩名淡水寺。 下聯:闢草萊地造蓬萊山。

另外在士林潘家先祖潘宮籌墓的墓手上也面也有著詹舉人的敬輓…….

有關舉人的事蹟所知不多

 

大甲地區漢人的移墾甚早,清嘉慶、道光年間即有廨署駐劄,居民稠密,商賈輻輳,唯欠缺

「舉賢育才」的文化場地。有感於此,出身大甲舉人何清霖於同治元年(1862)首先倡建獲准,

惜因經費無著,建地難覓而功虧一簣。

清光緒十一年(1885),新竹知縣方祖蔭與大甲恩貢生陳肇芳再度倡議捐建,獲地方仕紳

共襄盛舉捐地出資,終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三月動工,至翌年六月共耗費銀元伍仟肆佰圓,

而完成這座二進二廊三開間面寬左右帶有護龍的合院式傳統建築,

文昌祠的完工為大甲地區的「文明氣象」帶來一線的曙光,擔起了授儒學、明先師的重責大任,

為大甲地區啟蒙教育發韌的第一步。

 

新竹湳雅吳家原居住在福建省廈門市之石兜村,初時以耕種起家。到了清乾隆年間,吳嗣振經商

臺海兩岸成立「吳振利」商號,隨著家族事業推廣……

乾隆二十年(1755),湳雅吳家的開臺祖吳嗣振帶領族人移居台灣,在新竹市的北門街、湳雅莊、

東勢莊先後定居。吳家以郊商起家,很快就成為地方士紳。強烈的商業取向,多角化經營,

使他有大租戶、小租戶、地主與墾戶的多重角色。

「吳振利」商號是清代的郊商,最初的角色是主跑臺海的「船頭行」,後來擴及東南亞,

其貿易主線有三個據點:福建省廈門、臺灣新竹、東南亞檳榔嶼。

當家族事業不斷擴大,再透過家族之間的聯婚,不斷向外擴大其影響力,

吳家的媳婦以吳蘇進治最有名,在其夫婿過世後,繼續經營家業頗為成功,

並培養出吳家惟一的文舉人—吳士敬。

蘇氏在吳國步死時才廿六歲,原欲殉死,但念及孤兒尚待哺育,就矢志守 寡。

蘇氏生性儉樸,並獲鄰里資助,母兼父職,教導兒子讀書,絲毫不苟,卒年七十歲。

新竹湳雅蘇氏節孝坊為四柱三間三層式的石坊,明間寬為次間的三倍,柱頂沒有櫨斗,

直撐中檐及下檐。中央大額枋以「雙龍搶珠」及「龍鳳呈祥」圖像於陰陽兩 面。

額枋上有橫額兩塊,上面一塊書:「節孝」兩字;下面一塊則刻:

「旌表臺北府新竹縣及前臺灣府淡水廳故儒士例贈文林郎吳國步之妻蘇氏坊」。

即是表彰吳士敬的母親含薪如苦地節操…..

吳家祖先有吳安邦者 為乾隆六十年(1795) 武舉人,嘉慶元年(1796) 武進士,

旨封琉球福寧總鎮府,官至閩安副將,曾派任來台。

族人中另有興邦及奠邦兩者前後中式武舉人,其餘以武生員入泮者,近二十人;

此外,以文秀才、國學生等成名之族人,更是大有人在。

湳雅吳家早在嘉慶元年有吳安邦高中武科進士,道光年間吳興邦、吳奠邦先後成為武舉人,

但是直到同治年間吳家才有首位的文舉人。

吳士敬,字以讓,號謹齋,同治元年戴萬生(潮春)亂起,

帶領團練收副大甲土城,事平後以軍功奏保為「候選訓導」。同治九年(1870)其四十五歲時,

以新竹縣增生,中式文科舉人,光緒二年,加捐為「候選內閣中書」,其在北門街的宅第因

而名為「內翰第」,光緒六年(1880) 旌表孝友。

湳雅吳家與北門鄭家共同開發新竹的東南部山區墾務,吳家女兒連續四位嫁入鄭家,

顯現兩個家族強烈的結合。

新竹北門街上尚有吳家的內翰第 ,  邸中可見吳士敬的文魁匾……

 

郭鶚翔(1839-1907) ,出生於媽宮澳雙東甲〈馬公市區〉,享年六十九歲。

他很早就考中了秀才,不過因為交通不便、行旅困頓,到三十二歲,同治九年 〈1870〉才考中舉人。

曾經擔任臺灣府學教授。中法戰爭期間,他回澎湖舉辦民團,保衛鄉里,貢獻 良多。

並曾幫助金門舉人林豪編修《澎湖廳志》,對澎湖的歷史紀錄很有貢獻。

郭鶚翔 (媽宮澳人。中式三十八名,大挑教諭,歷署臺灣府學教授臺灣縣學) 

其重要年表如下:

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趙啟植榜第38名舉人。

同治十-十三年(1871-1874)主講澎湖「文石書院」,為第35任山長。

光緒十年(1884),清法戰爭之際,為籌海防,舉辦民團。

光緒十一年(1885),清法戰爭結束,媽宮城隍廟受損嚴重,倡議重修。

光緒十五年(1889)台灣府儒學教授掌教彰化。 光緒十七年(1891)台灣府台灣縣儒學訓導。

光緒十九年(1893),幫助金門舉人林豪編修《澎湖廳志》擔任採訪總校。

光緒二十一年(1895),清日乙未戰爭後,離開澎湖移居福建省原籍。

明治三十四年(1901),向澎湖廳長淺田知定申請回澎湖定居。

郭鶚翔亦為媽宮「東甲好筆尾」的印證者,與媽宮舉人鄭步蟾是姻親關係,

可謂門當戶對……

 

施贊隆(1843.1888) 字希建,道光廿三年生,光緒十四年卒。 原籍福建漳浦縣。

為清代士林區出過的兩個舉人之一…..(另一個是潘成清)

德行施家的歷史,可追朔到清乾隆末年,其祖先施廷章(字正成)隨母親鄭氏自福建漳浦

渡海來台,最初定居於桃仔園,後於清嘉慶年間移居士林湳雅竹巷仔(德行) 現址。

而渡台祖施廷章本人傳後有四大房:大房施謙恭、二房施謙光、三房施謙益、四房施謙吉,

所以今日所見之湳雅施家的根基,亦為此兩代所奠定的。

所 組織的「祭祀公業施正成」,乃由渡台第二代所成立,原因是為了使家族能夠更趨於團結,

故以「施謙記」作為湳雅德行施家的祭祀公業之名號。

施贊隆幼時曾在「芝山岩文昌義塾」就 讀(此義塾為潘成清籌款建芝山岩文昌祠所附設)。

清同治九午(1870),施贊隆中舉,在﹛淡水廳志)卷八的選舉表,有所紀錄﹔ 朝廷特賜

「文魁」一 匾,並准許還鄉豎旗以祭祖 ;

施家除了施贊隆中舉之外, 其父執輩與堂兄弟多人也有功名,

分別有二貢生、四文秀 才、一武秀才,一歲進士(明經),名單如下 : 施讚湯-同治丙寅年之貢生,

內閣中書太學生、光緒戊寅年福 州府南縣正堂、台南府鳳山儒學教諭。 施謙益光緒辛巳年之恩科貢生

施謙吉光緒年間附貢生、中書科附貢生。 施贊文-廩生 , 施錫華-武秀才 以及明經進士 施贊緒

湳雅施厝有清一代人才輩出,登科甲者不少,不愧是書香世家。

施家古厝原座落於福國路五十六巷,占地四千多坪,原是一座一百多年歷史的古宅。

正屋屋頂原為燕尾,漳泉械鬥時被燒掉後進,只剩下兩進及旁邊的護龍、外護、第二外護。

民國60年代又被拆除改建為建築大樓 , 目前祠堂仍設置於大樓內……

 

旗竿基座也仍保留於施宅大樓門前。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