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光( 657-711),字廷炬,號龍湖。其先河東人,後家徙河南光州固始縣。

祖父陳犢、父親陳政,都是河東一帶地方首領,扶唐反隋有功。

陳元光在軍功家庭教養下,學經史,習騎射,文武雙全。13歲,得鄉試第一名。

唐總章二年( 669)陳政奉命率軍入閩戍邊,陳元光隨父領兵入閩,出鎮綏安,後定居于火田村。

陳元光21歲,因陳政病逝,依例襲父職,代領兵眾。不久,廣東獠民陳謙聯合苗自成、雷萬興等人

攻陷潮陽,守將告急,陳元光率輕騎討平。

永隆二年( 681),海盜攻南海邊邑,循州刺史高坵受命專征,檄召元光提兵入潮救援。

陳元光伐山開道,潛襲敵壘,大破之,俘獲以萬計,嶺表(領表)悉平。

遂以積功授玉鈐衛中郎將(官秩正四品下),並任嶺南行軍總管。

陳元光對少數民族的反抗鬥爭,採取恩威兼施、剛柔並濟的策略,部屬擒獲的俘虜,極少數押解

外地處死,絕大部分安置到四川西南的西昌山區。

並在游仙鄉九龍裏(在龍潭附近,汰內、汰口之間)設唐化裏,安置歸附的少數民族。

對於那些居住在深山密林的西北山峒少數民族,陳元光還命人開山取道,遣土人誘而化之。

從此,泉、潮一帶趨於穩定。

繼之,著手辟草莽,斬荊棘,建宅第,發動百姓並招徠流亡,進行開發。

又將400 餘戶軍眷遷來駐地定居,與當地人民共同開發閩疆,其後代延續至今。

陳元光處理軍政事務近10年間,領悟到要圖長治久安,必先創州縣、興庠序,施行法治文教。

遂於垂拱二年( 686)上表請於泉潮間建置一州以控領表,委刺史領其事。

朝議認為,閩南地處遐僻,萬一遣官不諳土俗,民眾反受其殃;

陳元光父子久牧茲土,蠻民畏懷,即令其兼轄尤便。

垂拱二年( 686),批准析龍溪縣南境(即原綏安縣地)建置漳州,轄漳浦、懷恩縣,治在漳浦,

詔陳元光為首任刺史。

其時漳州初建,瘡痍未複,列為下州。刺史持節,得專生殺之權;佐吏自別駕以下,可自選用。

部曲子弟馬仁等都被疏薦任司馬等職。

陳元光領導軍民開荒建屯,收集流亡,營農積谷,興辦陶冶,通商惠工,並於四境設立行台,

定時巡邏戒備,方圓數千里無烽火之驚,號稱樂土。

陳元光善於用人,尊重部屬。許天正早年在陳政軍中任裨將,陳元光襲職後與許相處和諧,

凡所申請,必與許天正討論而後行。陳元光居祖母喪,以許天正代領泉、潮事。

在陳元光麾下,有父親陳政軍中留任的部屬,也有上任後新任的部屬;各稱其職,各盡其能,

出謀獻策,齊心協力辦好軍政事務。

陳元光任漳州刺史期間,兼任營田使。致力推廣中原地區先進的耕作方法,改變火田村一帶

過去的粗放耕種方法;並幫助當地百姓解決種子、農具、耕牛等困難。興修水利,修築軍陂。

景雲二年( 711),蠻獠酋領藍奉高等潛入嶽山。變起倉卒,陳元光率輕騎防禦,中伏受傷而亡,

時年54歲。葬于綏安溪大峙原(今雲霄縣火田鄉割布山)。

貞元二年( 786)州治遷于龍溪,改葬州治之北的九龍裏松洲保高坡山。

陳將軍殉職後,歷代帝王對其開漳功業推崇備至,屢贈封號;

民眾則感其恩德奉為神祗,廟祀馨香,千秋不替。

宋代漳浦縣令呂王壽在《謁將軍祠》詩中,生動地描繪了開漳祖地民眾廟祀陳聖王的盛況,

及發出公道自在人心的感慨。

正所謂: 唐史無人修列傳,漳江有廟祀將軍

陳元光著有《龍湖集》,內有《建州》、《謝建州》兩文,載入《全唐文》;

詩 3首,收入清編《全唐詩》中。

自唐、五代至宋、明都有追封,神廟散見閩南各地……

閩南人民移居臺灣以陳氏為多,臺灣現存敬奉陳元光的廟宇多達50座以上。

陳元光一生,駐閩42年,任嶺南行軍總管27年、漳州刺史25年,

堪稱唐代拓疆開漳溯源的人物

民間尊奉為開漳聖王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