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泉州即今之福建福州,
《隋書》載:陳置閩州,仍廢,後又置豐州。平陳,改曰泉州。
及後再改名為福州。《福建通志》說: 唐景雲二年(711)以武榮州為泉州,州治今泉州也。
從此今泉州地域就在閩南確定下來。
但當時武榮州的州治設在今南安縣豐州鎮,唐開元六年(718)才移到清源紫帽之間、晉江北岸
的今泉州的位址,所以泉州古城已有近一千三百年的歷史……
隨著唐代以後閩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海外貿易的繁榮,泉州的轄區屢有變化。
唐代北起莆田,南至龍溪,幾乎包括閩中和閩南。不久和漳州分治,北宋初又與興化分治,
《島夷志略》載: 澎湖地隸泉州晉江,至元間立巡檢司。所以宋元以後臺灣又屬於泉州轄區,
泉州管了晉、南、惠、同、安、永、德七縣。
清康熙間升臺灣為府,雍正十二年(1734)劃出永春、德化置永春州,所轄只餘五縣,
而同安縣還包括今廈門市和金門縣。
辛亥革命後廈門從同安分治,地位上升,但歷史上仍和泉州關係很大。
今天所講的泉州,並不僅指今泉州市境,而是指古泉州,也即是約等於今晉江地區(按:1985年
晉江地區改為泉州市)的轄地的古泉州。
從千年來泉州的遷治和城市建設來看,州治呈現由西而東,由北而南,向海發展的特點。
泉州曾是國際上最大的商港之一,今天依然是中國重要的僑鄉之地。
統括來說: 武榮、晉江等地即指古泉州的轄地範圍…..
除此之外, 泉州還有幾個眾人孰悉別名; 如溫陵、刺桐、鯉城等等 ;
溫陵之名,始于唐代,林蘊于長慶元年(821)所撰《泉山銘》已出現這個名稱。
《晉江縣誌》:地處高阜,其氣獨溫。《南安縣誌》:泉州氣候燠多寒少,故古有溫陵之稱。
《泉州府志》則記載:郡有山川,非特供登臨覽眺已也,其磅礴鬱壘之氣,可以興霖雨而降一方。
因而一些有名的古代泉州人,常以溫陵稱之…..
史書記載泉州五代環城植刺桐,故名刺桐城,簡稱桐城。
刺桐在春末夏初開花,紅色燦爛,唐代詩人陳陶有詩 : 海曲春深滿郡霞、紅樹南看見海涯。
當時外國商船于夏初隨南風開進泉州時,外商首先看到這樣一個紅彤彤的城市,印象極深,
於是叫泉州為刺桐。
宋元時代的外國人遊記,如馬可.波羅、伊本巴都他等,都稱泉州為刺桐。
南宋溫州狀元王十朋知泉州時,以刺桐為城石為筍,萬壑西來流不盡之句,描述泉州山川城郭的特色。
時至今日, 刺桐甚至還作為泉州的市樹呢。
泉州在唐開元年間已有城牆,曆唐末、五代,其城為方形,有四個城門。
北宋初向東西拓城,城形似葫蘆,故稱葫蘆城。
宋、元、明又多次拓城及修城,泉州形成為一個有七個城門的城池。
《泉州府志》載:府治中有衙城,外有子城,又外有羅城,有翼城。……又以形似,名鯉城。
這就是鯉城名稱之由來。
從時間來說,數次拓城,到明初才形成鯉城的局面,鯉魚城是明初才出現的名稱。
從建築材料來說,唐、五代是土城,宋代是磚城,元代是磚石互間,到明代中期才全部改為石城。
此外,
泉州還有清源、泉南、侯官等別名,也就不一一細說了。
泉州歷史文物眾多,僅泉州市轄區統計,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二個(開元寺、清淨寺),
省級六個(洛陽橋、聖墓、老君岩、石筍、瑞象岩、彌陀岩),市級四十個。
新發現有重要價值的文物如府文廟是南宋的木構建築,
天后宮是明代的木構建築,碧霄岩是元代的石雕等,都有待提高其保護級別。
如此眾多的現存文物,證明泉州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若有機會, 泉州會是筆者最想親往走訪的閩南城市 ;
畢竟,
在台灣有許多文化底蘊深深根植於泉州一地 ,
透過走訪, 可以感受其間的歷史脈絡 ……
(部分資料引用於: 維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