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舉人  雍正元年(癸卯)恩科何雲池榜:臺灣府蔡聯芳、洪秉彝、鳳山李朝龍

           雍正二年(甲辰)吳泰來榜:臺灣府劉大璸(同安人)、臺灣施世爵   

           雍正四年(丙午)盧熙毅榜:臺灣府臺灣楊逢春(字廷士)   

           雍正十年(壬子)黃開先榜:臺灣府鳳山鄭和泰、諸羅張光國、彰化劉長青。

           雍正十三年(乙卯)張希雲榜:臺灣府臺灣許志剛、鳳山蘇維豫、黃紹輝、彰化顏振雲。

根據一份史料記載 :

入墾社寮東方番界後埔仔地區之戴澤等人在雍正四 年(1726)將土地賣給 居於林屺埔下坪之

武舉人李朝龍,其後駐於社寮的水沙連通事陳蒲也到彰化知縣衙門請墾,雙方控 爭,經彰化知縣

到地勘丈,將已墾田園釐定邊界分管陞科,其餘未墾埔地仍劃作者……

按 : 下坪位於竹山中北部,泰半地區為濁水溪河床地,北部有廣大的河洲,南半部則是氾濫平原,

因河侵蝕造成低位河階,東側則臨一陡峻的河階崖。

地名的由來即因下坪里內為最大聚落,因而取名。

1901年香圓腳設為香圓腳庄;竹圍仔與硘磘、崎頭、下坪、坪仔角等聚落合併為竹圍仔庄,

1920年香圓腳及竹圍仔改為大字。光復後,1946年廢大字設里,將香圓腳大字西半部及枋坪巷以北

的竹圍仔大字合併為下坪里。

資料僅指出武舉人李朝龍活動於林屺埔(今竹山) 下坪一帶 ;

至於其他的資歷則所知不多 ……

大社村地處台南新市東郊,背枕中央山脈支線山上馬鞍山,早期為熟蕃所在地,社東有後窩洋,

潭底、蕃仔寮埔,引證皆熟蕃所居之處,直至清代康熙年初,有張錫祚者,自泉州府惠安縣獺江鄉

移居大社,建置上帝廳,廣設基業,建築古厝,論文學武,

雍正壬子年有張光國者登科武榜首,時為張氏旺盛期,也因而凝聚人潮到此定居,形成一大聚落。

當時大社地廣人旺,社中分為三角頭:后店角、東勢角、下竹圍角、而后店角為張姓群居之處,

東勢角則為陳、洪、鄭姓先居之,下竹圍角即蔡姓居之。

各姓爭相開墾農事,其中又以張姓最為旺盛,因張氏廣置基業,建築祖厝,關心學文,

清雍正十年壬子科(1728)有張光國登科武榜,會京試封銓六品,為張氏第一人出仕,往後

接續進學,出仕者文武多人登科會京,往回故鄉大興土木建造中廳祠堂、豎旗祭祖、光宗耀祖。

據說現今在「張家瑞」宅仍保存有旗杆頭石片……

張氏在大社建有『祖厝』,『中廳』兩大祠堂,但早期的『祖厝』已古老失修而拆除,

而中廳除了屋頂鴟尾折損及門窗少有損壞外,整體都保存相當完好,如精美窗格花紋襯托著

褪色門神的兩扇大門,兩組小港旁門配置兩邊,圓木結樑的大柱,豎立於原石的柱珠上,瓜柱

貓樑展現中國古代藝匠用木構架結構的特點,呈現建築藝術的力和美。

張家中廳屬地方文史上的重要歷史遺跡。

據太爺蘇氏族譜記載,明永曆年間開臺祖蘇伍與諸兄弟東渡,

蘇伍( 蘇嘉祉 ?) 定居本庄為業主,並招佃開墾,是為太爺庄。

該庄的庄民以蘇為主要姓氏,與茄萣鄉白砂崙、路竹鄉大社的蘇姓同源,

祖籍為福建泉州同安縣13都岩子口嶺下田頭社,

開臺祖蘇伍隨任職於鄭軍的二兄蘇全(蘇海上?) 渡臺,以業主的身份入墾本庄。

據族譜記載蘇伍的五世孫蘇應元(1805-1856)連中文武秀才,應元子蘇獻琛(1847-1894)

亦登泮,考中文秀才,因此蘇家在財勢均為一方之雄,至清末實施民間聯庄自衛時,自然被推

為聯庄總理,其職位當時在民間一般被稱為「太爺」,

因本庄為聯庄總理太爺所居,故名為「太爺庄」。

太爺庄(即今之高雄湖內區太爺村) 昔日轄屬鳳山廳文賢里海埔庄 ,

雍正十三年(乙卯)武舉人蘇維豫是否出身於該處 ?

臺灣通史卷二十二 記載:

東嶽廟:在東安坊。鄭氏時建,祀東嶽泰山之神。康熙間修。

乾隆十六年,舉人許志剛 等重修。

廟域面積135坪 , 創建於明永曆27年(1674) , 祀五嶽帝之一泰山東嶽大帝(仁聖大帝)

相傳神像係由鄭成功復台之際奉自大陸者

入清之後 , 康熙41年(1702) 增建鐘 , 鼓樓 , 續建幽同殿

乾隆16年(1751)舉人許志剛 , 貢生陳國瑤倡議改築 , 同43年(1778) 里人何燦芳重修 ,

嘉慶14年再修 , 同治2年(1863) 葉維翰又修 ……

日治時期 , 為拓寬建國路 , 原廟堂之前殿被拆除 , 光復後屢加修葺

祀五嶽大帝中的東嶽大帝 , 該廟為台海地區祀東嶽大帝的創始者

由此也僅知武舉人許志剛活動於府城一帶 ,

其餘的資料也是極少…….

許氏族人渡海來臺,以福建泉州府、晉江、同安。

同安籍的許希典、許聲良父子入墾於台南佳里。詔安籍的則有許侃德於康熙末期入墾佳里;

武舉人許志剛是否出身於佳里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