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

少年時流落在漢陽、長沙一帶,後來漂泊于蘇、杭、揚、淮之間、在政治上因頓失意,在文學藝術上有多種才能,

能寫詩詞,工書法、精音律,而以詞的成就最高……

與辛棄疾、楊萬里、范成大等為文字交,詩詞皆卓然成家。

詞風清麗典雅,以冷香幽韻和瘦骨逸神獨擅勝場,為清代浙派詞人所尊奉。

深諳音律,集中十七首自度曲,都旁綴音譜,是流傳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詞樂資料。

 

續書譜  

姜夔,字堯章,番易布衣也。自號為白石生,好學無所不通。嘗請於朝,欲是正頌臺樂律,以議不合而罷。

有大樂議琴瑟放鐃歌等書傳於世。

予略識於一友人處,知其為名士,頗敬之,不知其能書也。近閱其手墨數紙,運筆遒勁,波瀾老成。

姜夔,字堯章,番易布衣也。自號為白石生,好學無所不通。嘗請於朝,欲是正頌臺樂律,以議不合而罷。

有大樂議琴瑟放鐃歌等書傳於世。

予略識於一友人處,知其為名士,頗敬之,不知其能書也。近閱其手墨數紙,運筆遒勁,波瀾老成。

又得其所著《續書譜》一卷,議論精到,三讀三嘆,真擊書學之蒙者也。

夫自大學不明,而小學盡廢,遊心六藝者固已絕無堇有,而堯章乃用誌刻苦,筆法入能品。

予固恨其不遇於時,又自恨向者不能盡知,而不獲樞衣比面以請也。

因為鋟木以誌吾過雲。     嘉定戊辰天臺謝采伯元若引。

 

真、行、草書之法,其源出於蟲篆、八分、飛白、章草等。圓勁古淡,則出於蟲篆;點畫波發,則出於八分;

轉換、向背,則出於飛白;簡便痛快,則出於章草。

大抵下筆之際,盡仿古人,則少神氣:專務遒勁,則俗病不除,所貴熟習精通,心手相應,斯為美矣。

古今真書之神妙,無出鐘元常,其次王逸少。今觀二家之書,皆瀟灑縱橫,何拘平正?

轉折者,方圓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轉;折欲少駐,駐則有力;轉不欲滯,滯則不遒。

然而真以轉而後遒,草以折而後勁,不可不知也。懸針者,筆欲極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繩。

若垂而復縮,謂之垂露。故翟伯壽問於米老曰:書法當何如?米老曰:無垂不縮,無往不收。

此必至精至熟然後能之。

 

用筆不欲太肥,肥則形濁;又不欲太瘦,瘦則形枯;不欲多露鋒芒,露則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則體不精神;

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後少。……

故知與其太肥,不若瘦硬也。

大凡學草書,先當取法張芝、皇象、索靖、章草等,則結體平正,下筆有源。然後仿王右軍,申之以變化,鼓之以奇崛。

若泛學諸家,則字有工拙,筆多失誤,當連者反斷,當斷者反續,不識向背,不知起止,不悟轉換,隨意用筆,

任意賦形,失誤顛錯,反為新奇。

抵用筆有緩有急,有有鋒,有無鋒,有承接上文,有牽引下字,乍徐還疾,忽往復收。緩以效古,急以出奇;

 

有鋒以耀其精神,無鋒以含其氣味。橫斜曲直,鉤環盤紆,皆以勢為主

然不欲相帶,帶則近俗,橫畫不欲太長,長則轉換遲;直畫不欲太多,多則神癡

折釵股者,欲其曲折圓而有力;屋漏痕者,欲其橫直勻而藏鋒;錐畫沙者,欲其無起止之跡;壁坼者,欲其無布置之巧。

筆正則鋒藏,筆偃則鋒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常欲筆鋒在畫中,則左右皆無病矣。

故一點一畫皆有三轉,一波一拂皆有三折

 

大要執之欲緊,運之欲活,不可以指運筆,當以腕運筆。執之在手,手不主運;運之在腕,腕不主執

凡作楷,墨欲幹,然不可太燥。行草則燥潤相雜,潤以取妍,燥以取險。墨濃則筆滯,燥則筆枯,亦不可不知也。

筆欲鋒長勁而圓,長則含墨,可以運動,勁則有力,圓則妍美。

唯初學書者不得不摹,亦以節度其手,易於成就。

皆須是古人名筆,置之幾案,懸之座右,朝夕諦觀,思其用筆之理,然後可以摹臨。

其次雙鉤蠟本,須精意摹拓,乃不失位置之美耳。

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

臨書易進,摹書易忘,經意與不經意也。夫臨摹之際,毫發失真,則神情頓異,所貴詳謹。

 

方圓者,真草之體用。真貴方,草貴圓。方者參之以圓,圓者參之以方,斯為妙矣。

然而方圓、曲直,不可顯露,直須涵泳一出於自然。

如草書尤忌橫直分明,橫直多則字有積薪、束葦之狀,而無蕭散之氣。時參出之,斯為妙矣。

 

 

向背者,如人之顧盼、指畫、相揖、相背。發於左者應於右,起於上者伏於下。

書以疏欲風神,密欲老氣。當疏不疏,反成寒乞;當密不密,必至雕疏。

 

 

風神者,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三須紙筆佳,四須險勁,五須高明,六須潤澤,七須向背得宜,八須時出新意。

遲以取妍,速以取勁。必先能速,然後為遲。若素不能速而專事遲,則無神氣;若專務速,又多失勢。

 

 

下筆之初,有搭鋒者,有折鋒者。其一字之體,定於初下筆。

凡作字,第一字多是折鋒,第二、三字承上筆勢,多是搭鋒。

若一字之間,右邊多是折鋒,應其左故也。

又有平起者,如隸畫;藏鋒者,如篆畫。

大要折搭多精神,平藏善含蓄,兼之則妙矣。

 

 

 

 

 

idi-font-family: 細明體;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TW; mso-bidi-language: AR-SA;”>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