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瑩(17851853),字石甫,一字明叔,號展和,晚號幸翁,安徽桐城人

姚瑩為姚鼐姪孫。以文見長,為桐城派學者之一。

嘉慶十二年(1807)中舉人,嘉慶十三年(1808)聯捷進士。

授福建平和縣知縣,不久又調任龍溪縣縣令。嘉慶二十四年(1819),調往臺灣,任臺灣知縣。

道光元年(1821),署海防同知、噶瑪蘭通判。道光十年(1831),調往江蘇,任金壇、元和、武進知縣。

後遷高郵知州,不久擢為兩淮鹽運使。

姚瑩在任上銳意改革,深受當時疆吏趙慎畛、陶澍、林則徐的賞識。

道光十八年(1838),調任臺灣兵備道,加按察使銜。

道光二十年(1840),鴉片戰爭爆發,奉命嚴加鎮守台灣, 同總兵達洪阿一同率軍奮力抵抗英軍。

清政府對英國窺伺臺灣的野心也已有所察覺。道光二十年(1840) 3月,閩浙總督鄧廷楨就曾上奏説:

閩浙緊要之區,以廈門臺灣為最,而臺灣又為該夷歆羨之地,不可不為之防!

飭令臺灣總兵達洪阿,臺灣道姚瑩準備用防,嚴守口岸。

 

戰爭爆發之初,英軍見廣州防衛嚴密,無隙可乘,遂轉而向北窺伺。

7月初,英國侵略軍進犯廈門,被鄧廷楨擊退後又北駛浙江,攻佔了防禦薄弱的定海。

定海失守,臺灣形勢緊張。姚瑩和達洪阿在軍情緊急的情況下,同心協力,調集弁兵、屯丁、水勇一萬二三千名,

分守澎湖、安平、雞籠、淡水諸要口,增設炮臺,整備戰具。

姚瑩又親往南北各地,募集義勇47000余名,半數保衛家鄉,半數聽候調遣。

此外,還動員群眾在府城周圍密樹本柵,擇險挖壕設伏,並準備事急時將載有巨石的舊船沉塞其他次要港口。

 

18409月至12月,清政府一度和英進行和議,第二年談判破裂。

緊接著,在英軍的進攻下虎門失守,廣州被圍821日,英軍二次北犯,攻佔廈門鼓浪嶼,再陷定海,鎮海寧波也相繼失守。

尤其廈門的失守對於臺灣來説極為不利,形勢愈覺孤危。

 

1841930日,第一次保衛戰在基隆爆發。

是日清晨,英軍艦納爾不達號駛入基隆港,首先發炮轟擊二沙灣炮臺。守軍開炮還擊,英艦桅折索斷,在紛亂中觸礁破碎。

侵略軍紛紛落水,被迫擊的守軍當場擊殺33名,俘獲黑夷133人,繳獲大炮十余門。

這是中英開戰以來我方的第一次勝利。

道光帝聞報大喜,下旨賞達洪阿、姚瑩頂戴花翎,從優儀敘,其他出力人員也都獲得賞賜。

 

英軍佔有鎮海、寧波之後,不久即派船前來索還俘虜。

1019日,英船到達雞籠港外,派人入港索要俘虜,守軍置之不理。27日,英艦闖入港內,大炮齊發,炸壞炮臺石堡

和營房數處、哨船1隻、大炮5門。

守軍開炮還擊,打死侵略者2名,英艦才狼狽逃回。

這次戰役,姚瑩獲賞雲都尉世職,達洪阿獲賞騎都尉世職。

 

184235日,英艦阿恩號在大安港外遊弋窺探,

姚瑩、達洪阿遵照不與海上爭鋒的戰略,命令將士以計誘其擱淺,設伏殲擒。

11日,阿恩號到大安港外,臺灣漁船誘騙進入土地公港,為暗礁擱淺。

伏兵乘勢發炮攻擊,擊沉阿思號,打死侵略英軍數十名,生俘白人19名,紅人1名,黑人30名,粵漢奸5名,奪獲大炮10門。

這是中英開戰以來的又一次大捷,

經上報,清道光帝嘉悅之至,特旨賞封達洪阿太子太保銜,姚瑩二品頂戴。

經過這兩次重創後,英艦再不敢輕犯。

 

兩次大捷中俘獲的英軍俘虜200余名,經姚瑩審問取證後,奏清朝廷就地正法。

當時閩浙總督怡良擔心會引起英軍報復,要求姚瑩將這些俘虜解往福州,準備釋放。

姚瑩斷然拒絕,除夷目9人,病死36人外,其餘100余人全部處斬。

 

 英侵略者雖然在臺灣一再失利,但卻連續攻陷了廈門、定海、寧波、鎮江、上海,進逼南京。

清政府被迫求和,于1842829日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當時主持和議的兩江總督耆英、閩浙總督怡良等害怕和局破裂,一再奏請將姚瑩、達洪阿解京訊辦。

1843423日,上諭將姚瑩、達洪阿二人革職,投入獄中,派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審訊。

姚瑩、達洪阿兩人受到革職逮問處分,所有的獎賞也一律撤廢。

對於姚瑩,道光帝最後因追念其在臺有年,尚有微勞足錄,

所以對其業已革職,著勿庸議,免其治罪,貶四川,不久又遣往西藏。

1848年因病返回安徽原籍。

1851年咸豐繼位,姚瑩被授予湖北武昌鹽法道,廣西、湖南按察使,

1853年在廣西病故,卒於任內

著有《台北道里記》、《東槎紀略》、《康輶紀行》、《中復堂全集》、

《上督撫言防海急務狀》、《節錄臺灣十七口設防狀》、《駁淡水守口兵費不可停給議》。

目前在基隆大沙灣有石圍遺構 ,

據考證即是道光年鴉片戰爭期間所殘存之遺跡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