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舉人  嘉慶十三年(戊辰)恩科王雲龍榜:臺灣府嘉義黃清榮、黃清雅、彰化陳克修。

             嘉慶十五年(庚午)張春輝榜:臺灣府林成章、鳳山黃聖淮、彰化蕭建邦。

               嘉慶十八年(癸酉)鄭步衡榜(駐防應本省鄉試者自是科始):臺灣府郭逢年、顏鵬飛。

        

黃國樑原籍廣東饒平縣人,乾隆庚辰科中式武舉人。

黃清榮 , 黃國樑第三子,嘉慶戊辰科中式武舉人。黃清雅, 黃國樑第十子,嘉慶戊辰科中式武舉人。

一家三武舉 , 在台灣的科舉史上應該是唯一也是僅有的吧 ?

斗六地方本係平埔族洪雅族於康熙末年移至此地開墾聚成部落。

康熙五十六年(1717)陳孟林「諸羅縣志」已有「斗六門街」、「柴裡斗六社」之記載,由此可見斗六在當時之開拓已頗具基礎。

乾隆初年,泉州人楊仲熹招集漢人在此開店行商而逐漸興盛。奠定街基。

乾隆十七年(1752)街成,二十六年(1761)置斗六門巡檢,道光十五年(1835年)改為斗六門縣丞。

史料記載著黃國樑為斗六竹頭角人, 按竹頭角一地今已併入重光里 , 鄰近斗南鎮交界之處 ;

重光里舊名為菜公庄,在斗六市區東方,光復後改稱重光里,主要是由竹頭角、二城及重光等三個聚落組成

 

附近還有一名為將軍崙的聚落 , 距此不遠的斗南境內有一阿丹里 ;

斗南阿丹里在明治三十七年為斗六廳他里霧堡阿丹庄,光復之後因為廢大小字而分設數里,阿丹庄便成阿丹里。

阿丹里位於斗南鎮東南隅,東接古坑鄉,西鄰東仁里,北有崙子溪流經而鄰將軍里,南以大湖口溪為界與新南里為鄰,

形狀較長,中有斗南鎮次要聯絡道路貫穿。

 據說庄內有一黃家古厝保留有一舉人旗杆座 ,

「舉人旗杆」座落在黃家的竹園,據說當時有一位姓黃的舉人,中舉以後要返回大陸祭祖,

因為當時的船隻比較不好,在海上翻船而沒有回來,這對旗座變成沒人承認,

這座大宅院早已傾頹,要耕作那塊地很辛苦,必須小心地撿起屋瓦,據說還檢過一塊上面寫著「黃舉人」的官印。

從地緣上來看很有可能就是這一門三武舉的黃氏家族 ;

 有關此一觀點值得進一步考證……

 

古早林園庄,地靈人傑,人文薈萃。

於清朝年間曾出了廖殿魁文舉人(文獻上沒有記載)及黃聖淮、朱春田、林玉經武舉人,另傳言中蔣玉振武舉人。

其中黃聖淮武舉人,居於王公里林內仔,王公路224巷內,鳳林寺後面。

三張廍黃氏渡台開基祖黃葉公生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 ,其第三世黃仕登公移居汕尾,而黃權公則留居現址,

現已傳第十世。其祖廳原係硓石古石及土礁(角)的傳統建築,規模有前後二進()雙櫸頭,左護龍(伸手)有四條,

右護龍有三條。

以前連任兩屆的鳳山市長黃八野先生祖厝亦在此地。

 

黃聖淮為嘉慶十五年(1810)高中第三十名武舉人,皇帝賞賜贈物有官服、官帽、官帶、奏板、

及十三個金碗、金筷、馬廄、馬槽、旗杆等,但已難尋舊蹟,

今尚存「武魁」匾額在祖廳二樓,供黃家後代子孫瞻仰追思。

 

蕭建邦在清嘉慶15(1810)考取武舉人,因此位於社頭的蕭家古厝得以用燕尾脊裝飾屋頂,

宗祠建築體現出這段光宗耀祖的歷史。

 

蕭家古厝的公廳面開三間,明間凹壽,作三關六扇門,次間開八角窗,前簷出挑斗拱作方斗。

中門有門簪,方印型,陰刻「福祿」、「壽全」。屋架為抬樑式棟架,瓜柱和檁木間不作雞舌,金柱的柱礎為砂岩石材。

神龕兩側開格扇門,中間挑空只作飛罩,橫批窗上懸有功名匾。

公媽牌位上悉數列上所有祖先名子,牌位上有「書山」、「河南」郡望,

彰化社頭蕭氏為大姓,其中書山派為蕭氏主脈之一,河南郡為蕭氏郡望,因此蕭氏以河南為堂號。

全廳彩繪近代重修色彩鮮豔,為「名翔畫」。

屋頂覆板瓦,脊肚有花磚和剪黏,屋脊起翹,山牆尖端有泥塑書畫墜飾。

 

 公廳內的功名牌為「武魁」,

落款為「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提督軍務張思成   為   嘉慶庚午科中式第二十二名舉人蕭建邦立」。

公媽龕內居中的紅色神主牌即是蕭公牌位,牌位最上方的「皇清」。

中書的「顯考鄉進士緯建邦例授衛守府蕭公神位」 ;

其中「鄉進士」是舉人的雅稱,「例授衛守府」則是其官銜。

 

公廳左前方有旗桿石和公斗。

蕭舉人旗桿座建造年代久遠,僅留存一面夾桿石,考量石質風化脆弱,用鐵架固定。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