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東舊名「樹杞林」,此地名起源自漢人出至此地時,只見一地樹杞樹繁茂成林,故以此名之。
又樹杞樹亦有別稱「橡棋林樹」,所以舊時竹東也有人稱作「橡棋林」。
漢移民入墾前,竹東台地乃至周邊山麓廣闊森林地域本是原住民狩獵遊耕之場。
在清乾隆以前,當地已設有樹杞林隘,但漢人開墾的規模並不大,僅置隘丁十五至二十名防守;
一直到了清乾隆中葉,漢人的犁耙才越過頭前溪,進入本地。
乾隆三十四年(1769),有惠州人入墾上、下七份及麻園肚一帶;乾隆三十九年(1774)饒平人林欽堂(六家林家)
向竹塹社土目什班、通事丁老吻承墾頭重埔、員山一帶(今日竹東鎮頭重里、員山里),並自六張犁(六家)率四十餘人
前往建立村落。
到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已開墾田地七十七甲,成為本鎮最早開發完成的地區。
乾隆末年,陸豐人彭乾和、彭乾順兄弟由芎林下山遷往樹杞林,建廬結社,親冒矢石,勤勞躬耕。
嘉慶五年(1800),竹塹設土目老萊湘江與閩人張光彩合墾樹杞林一帶,以粵人漸多而發生閩粵械鬥,以致墾務受阻。
嘉慶九年,又有閩人張總繼續張光彩的墾業,可惜不久病逝, 墾地歸附老萊湘江,嗣後「屯番」驅逐「生番」,
漢人向其承購土地,漸次開拓。
嘉慶十一年(1806),彭乾和等奉官諭合夥組成的金惠成墾號 ,對本鎮從事大規模的墾拓。
道光年間,墾號曾經改組,也就是一般通稱的閩客合資的十四股,墾區從番社子起,直透入東方的大窩浪(瑞峰里),
建銃櫃,募丁把守,設公館於上公館(上館里),闢地一千餘甲。
以竹東開發為例,乾隆年間由彭乾和和彭乾順兩兄弟進駐竹東拓墾,稍有成就隨即將原鄉的彭姓宗親引來共同拓展土地。
竹東彭姓人數佔很高的比率,就是當年宗親「相招」來台開發的原因。
彭姓來台祖先是廣東始祖第二十五世祖 (彭祖後第103世)。
第二十六世組彭承協、承春兩兄弟,於嘉慶11年(1806),從事開墾有成,是彭家開拓竹東的功勞者。
迄今新埔還設有彭承春祭祀公業; 竹東朝陽路也建有彭協春大樓以資紀念。
彭開耀 ,廣東陸豐人。係
廣東始祖延年公第二十三世裔孫 ; 壯年挈妻帶三子於乾隆35 年(1770) 左右渡臺,始居新埔,
三遷至下山莊五座屋(今信勢村)農耕。
當年彭開耀開發竹東有成,共興建了五座華宅,分給五個兒子,歷經時代變遷,
如今僅存信好第與隴西堂兩座,見證過去彭家富裕的繁華景象。
隴西堂座落於康寧街,有上、下兩座隴西堂,根據建立時間的先後區分上下。
上隴西堂原為一座四橫雙圍牆的三合院,如今僅存一座門屋及正廳。
下隴西堂保存上較上隴西堂完整,底層以鳳山溪之卵石做牆基,後用紅磚圍起來,因當時尚無水泥建材,
磚頭的黏合以米、糖、鹽混和而成,至今仍相當堅固。
由東寧路轉進康寧街,可見上下隴西堂。
位於135巷的上隴西堂,為彭開耀二兒子的宅第,
原為燕尾起翹的三合院建築,但左右護龍因嚴重腐朽已改建,只正廳仍保留傳統樣式,
廳內總牌位上書有“隴西”二字,顯得相當氣派。
而新竹客運竹東站後方、康寧街199巷,還有另一座古宅隴西堂,為與前者區分,當地人習稱之為下隴西堂;
該宅規模廣闊,尤其包括正廳及左右各護龍,就運用了木水火土等不同類型的馬背樣式,
在古樸中展現其細緻之美,可見建築之用心。
位於東寧路三段111號的信好第,夾雜在各式水泥建築中,
目標並不明顯,但保存完好的四合院裏,木雕、交趾陶雕飾精細,古意盎然;
信好第原為土角厝,後改建為融合中西風格的宅第,當時聘請了台北名匠鳳梨師重建
,並由關西師傅施以雕刻,其木雕細緻而不繁瑣,泥塑色彩華麗卻不俗艷。
古宅隱身於洋樓之間, 並不對外開外,
無法一窺其堂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