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鸞旂(18621922),字泮水,號魯齋,祖籍福建龍溪臺灣彰化縣藍興堡出身

是清末及日治時期臺灣中部的著名仕紳,與林獻堂之父林文欽為表兄弟

吳郡山家族主要分布區─臺南、彰化及臺中等三個縣市,尤其著重於彰化平原的開發。

入彰的發展,則包括吳文海入墾湳港西莊及水漆林莊、吳文清建立水漆林莊吳郡山館業、吳世同入墾東螺西保

十三甲、吳師舜建立十三甲館等,以及租業的管理與紛爭。

並及於當時亦屬彰化縣轄境,今為臺中縣太平鄉車籠埔的吳鸞旂一支。

吳鸞旂祖父吳國圭到中部發展時成就非凡,擁有大量土地財產,吳母林氏繼承吳景春田產,又善於理財,

因此吳鸞旂得以獲得福蔭。

據載吳鸞旂是林澄堂的丈人,他的母親則是景山公(林奠國)的妹妹,算是霧峰林家是女婿,

後來二大家族後來都成為當時中部豪族。

光緒十五年吳鸞旂援例捐貢為貢生,所謂貢生者乃介於「進士與舉人」中間的一種科舉功名,傅鶴亭謂:

「富而好學,能文善書,年弱冠補博士弟子員,世代書香,惟冀可久,家設私塾,歲延西賓」

臺中老一輩人多稱其為「吳部爺」。

清光緒十五年(1889)八月臺灣建築府城時,巡撫劉銘傳任命臺灣知縣黃承乙,棟字軍統領林朝棟,監生吳鸞旂

等負責監督府城工程,並任吳鸞旂先生為總理。吳氏為便於招待官員及賓客,乃擇址於今本市東區大智路三十號間,

興建佔地千餘坪之公館(後人稱為吳鸞旂公館),並在該公館正門之上建有古色古香之更樓一座。

 更樓亦謂鼓樓,即譙樓之俗稱。其設計建築下為門,上為樓用以遠眺守望,並敲鑼擊鼓以報時刻,故有更樓之稱。

 

臺灣光復後,吳氏哲嗣吳子瑜先生,將該公館售於顏國大代表欽賢,至民國四十年,本市前任市長楊基先,

倡議籌建臺中孔子廟時,顏氏為表贊助之意,將公館及土地,以半買半贈之價格,讓售臺中市政府,作為興建孔子廟用地。

因市府經費難籌,孔廟始終未動工,光復後這座古宅後被百餘違建戶佔住,後經法院強制拆除,

吳家公館遂成歷史名詞。

如今更樓移置台中公園一隅…….

日治時期,日人為統治上方便,往往拉攏一些地方士紳,吳鸞旂為時勢所迫且為日人攏絡,成為一代新貴。

初期,吳鸞旂被任命為招安委員,並因此事在明治三十年(1897)獲頒勳章(六等),

不過在此時期其子吳子瑜(吳東碧)則避至中國大陸;明治三十一年(1898)時,吳鸞旂擔任臺中縣參事

 

吳鸞旂於大正十一年(1922)去世後,其子吳子瑜始返臺,並依其父遺囑在太平東瓜山吳家花園興建墓園

吳子瑜,亦名東碧,字少侯,號小魯,光緒十一年(1885)生,民國四十年(1951)逝世,

一生風流瀟灑、孺慕祖國之文化與壯麗河山,清末即往大陸住北京,結識名流。

大正十一年(1922),接耗聞返臺奔父喪,遵囑於太平車籠埔冬瓜山興建祖墳,吳家花園是在他手中擘劃完成的。

大正十四年(1924),四月五日冬瓜山別墅建妥,戶籍寄留台中州大屯郡太平庄車籠埔字車籠埔拾番地。

自幼受良好庭訓,喜好詩文,表現優異。大正十四年(1925)自創怡社,昭和元年(1926)加入櫟社,

一生對傳統詩文的推廣貢獻不貲。

嘗與中部櫟社詩人林獻堂、傅錫祺(鶴亭)等人結合,並以自家別墅(吳家花園)為聚會場地擊缽吟唱,以龐大家產

作基礎,結合具姻親關係的霧峰林獻堂先生家族從事當時正風起雲湧的臺灣民族覺醒運動、文化啟蒙運動、議會請願運動,

並爭取臺人經濟自主,創設「大東信託株式會社」等,而吳子瑜始終隱身幕後輸誠捐銀。

昭和十一年(1937),變賣臺灣家,攜子女燕生與京生再到北平擬長居,但不久蘆溝橋事變發生,不得不返臺,

雖時局日緊,仍不時遊走二地間,抗日戰爭爆發後返臺深居「東山別墅」,終日以詩酒悠遊於山水間。

 

吳燕生,大正三年出生於北平,故取名燕生,卒於民國六十五年,得年六十二歲。

吳燕生人稱「阿狗舍」,阿狗喻有活潑可愛之意。年

輕時侍父研讀詩書,深受薰陶,耳濡目染,古詩造詣頗深。

吳燕生畢生致力於傳統詩學的研究與推廣,即使晚年財產散盡,亦不移其志,孤苦隱居於「吳家

花園」,仍不忘舉辦詩人聯吟,

民國四、五十年代,臺灣中部的傳統詩人與大陸來臺的 文人雅士如張達修與呂佛庭等等,相繼成為吳家花園

上賓,為衰微的傳統詩壇,掀起一陣漣漪。

沿著光興路經過軍營,可見「東方大鎮」社區,這裡曾是吳鸞旂的花園,

原是嫣紅的荔枝園與吳家的墓園,在民國80 年代興建別墅後,

現僅存吳家墓園……..

林子瑾台灣台中人,字少英,號大智,別號林鷹,生於1878,排名為次男;

父林染春,為霧峰林家養子,為台中富豪;母林吳杏元(林獻堂之姑姑),正是吳鸞旂之堂妹,素有文名;

當年林子瑾即出生於吳宅。

林子瑾早年留學日本,深受西方歐、美自由思想的洗禮,曾以林疋筆名翻譯「德國史略」、「俄國史略」等書,

與他有叔姪關係的林獻堂也是櫟社會員,後來他們共同創辦了「台灣文化協會」,以闡揚本土文化。

「櫟社」是日治時期,由臺灣中部的古典詩人林癡仙、賴紹堯等人於1902組成的文人社團。

1922年櫟社成立二十週年鐫刻的碑文是林幼春撰寫,碑記由林大智(少英)題字。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19121119號國籍法頒布22條後,第一個回歸中華民國國籍的台籍菁英就是林子瑾 ;

台中市後火車站大智路開通時,因為經過林子瑾故居「瑾園」,

時任台中市長的林金標先生,便以林子瑾的號大智命名為大智路以紀念這位先賢。

如今, 瑾園仍在……只是凋零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