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厘是宜蘭進士里的舊稱,本為噶瑪蘭族擺厘社的聚居之地。
陳家原來住在福建漳州漳浦縣。 因為環境所迫,乾隆32年(1767)遷居到台灣的苗栗住了幾十年之後,又因社會動亂
而於道光3年(1823)來到宜蘭尋找新天地。
他們先定居在員山的鴨母寮,到了清咸豐年間,陳氏的陳宣梓、陳宣石兩堂兄弟開發擺厘地區,並且在這裡建立宅院。
經幾代族人的努力,「擺厘陳家」成建遠近聞名的重要家族。
「鑑湖」是宜蘭擺厘陳家的堂號,屬於忠順王派,
原籍位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佛曇鎮大坑,當地有湖,周長約有3里,水清如鏡,因而命名為鑑湖。
「陳氏鑑湖堂」占地約2甲半,以祠堂坐落處區分為前頭厝、後頭厝,
前頭厝為陳宣石大宅,後頭厝則為陳宣梓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物遭受嚴重破壞,後由陳嵐峰將軍集資重
修鑑湖堂正廳,以做為祭祀之用,即為陳氏家廟。
目前雖然僅存正廳、山門及一部分的右外護龍廢墟,但是從配置中,仍不難想像當年規模之宏大。
為教育子弟,陳宣梓於宅院南側興建書院,初建為土墻茅簷,佔地1,500坪,名為「鑑民堂」,
供奉文昌公等五恩主,清同治二年(1863),秀才陳掄元將土墻茅簷改建為磚牆瓷瓦,並正名為「登瀛書院」。
當年陳家聘請秀才、舉人教育子弟,陳家子弟考上秀才、舉人後,
再由他們教育鄰近的百姓,登瀛書院儼若當地的學堂。
宜蘭擺厘陳氏家族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由福建漳州遷居台灣苗栗,道光三年(1823)移來宜蘭,
由招租拓墾起家,再透過科舉功名,成為宜蘭頗具聲望的強勢家族。
陳家於道光初年移居噶瑪蘭初期的家業,是由敬字輩陳敬暖、陳敬得與陳敬行,
以及宣字輩的陳宣浮、陳宣梓以及陳宣石等六兄弟伯姪共同主持的
清道光末年,敬字輩的三人相繼去世,宣字輩的陳宣浮轉回苗栗後龍,陳宣梓及陳宣石堂兄弟便藉著在
鴨母寮所既有的基礎,轉往擺厘一帶發展,而繁衍出以祖庴區分點,堂弟陳宣石族裔的前頭厝、堂兄陳宣梓
族裔的後頭厝兩大系統。
陳氏分文武二科聘師教學,頓時甲第蟬聯。
宜蘭人有俗諺「(縣試)無陳不開科」,即說明陳氏常常榜上有名。
陳氏的人功名人材濟濟,功名人如下:
咸豐5年 陳添壽 五品軍功 , 咸豐7年 陳虎生(炳文) 京監生晉附貢生 , 同治1年 陳朱元(燦同) 京監生晉附貢生 ;
同治4年 陳添丁(捷元) 京監生晉附貢生 , 同治7年 陳進士(開元) 京監生晉附貢生 , 光緒3年 陳永順(季忠) 武秀才 ,
光緒3年 陳木桂(掄元) 武秀才 , 光緒3年 陳朝鏘(和明) 武秀才 , 光緒6年 陳贊周(丕武) 武秀才 ,
光緒8年 陳朝楨(能致) 秀才 ,光緒9年 陳振利(朝義) 武秀才 , 光緒17年 陳贊網(維伍) 武秀才 ;
光緒18年 陳忠陽(朝謙) 武秀才 ,光緒19年 陳贊獻(冀臣) 武秀才 ,
裔孫中功名最顯的是 : 光緒19年 陳振昌(朝儀) 武舉人……..
台灣通志稿中記載 :
光緒十九年(癸巳)恩科:宜蘭縣陳朝儀(原籍漳浦)
鑑湖堂中懸掛有其武魁匾以及著官服的畫像……
裔孫中陳掄元(1840~1915)於1877年舉縣學秀才,與兄添壽創登瀛堂書院,延攬張鏡光等名師分科授生,
陳氏自掌武館,名士如陳捷元、洪朝華、胡漱潤等皆來就學,凡17年。
臺灣割日時,協助維持地方安靖,1896年奉宜蘭辨務署之命,委辦圓山救民局事務,
1899年任宜蘭廳參事,1901年獲授紳章。
陳氏前、後頭厝兩大系統合計,迄今在世的族人約有千來人,
是人才輩出的地區性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