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舉人 同治元年(壬戌)恩科(並補行咸豐辛酉正科):臺灣府陳廷開、王廸訓、臺灣縣陳開泰、林建中、鳳山張成材、
黃煥猷、淡水廳李輝東(噶瑪蘭籍,原籍詔安)。
同治五年(丙寅並補甲子正科):臺灣府洪鐘英、陳超英、蘇玉英、鳳山戴維清、嘉義郭捷高、彰化陳安邦。
萬巒客家庄開庄順序以萬巒本庄、高崗庄、二溝庄最早、頭溝水、三溝水、泗溝水、五溝水次之,
而鹿寮、硫黃、溝背、得勝、 大林庄在後、成德庄為最末,所謂「先鋒堆」即此十三庄。
清康熙58年(1719),林阿太最早至本庄開墾,雍正元年(1723)攜其子與廣東嘉應州林、陳、賴、張、黃、
宋、戴(一說吳姓)七姓渡海到此開發,為開庄七大姓。
在萬巒泗溝社區活動中心前小巷內,有一座正廳門楣掛著「武魁」匾的瓦厝,
正是清朝武舉人陳廷開的宗祠,五頂以黑瓦及紅瓦排列蓋成,
當地耆老說黑瓦與紅瓦相間的屋頂凸顯武舉人的宅第氣勢。
「陳家古厝」位於竹田鄉福田村的中心,左右延伸形成一圍攏式合院,頗具規模。
陳家古厝於清乾隆54年(1789)肇建,後逐向外延伸加建,雖以改用現代建材,但仍維持三進式多護龍形制。
一進掛有「武魁」匾額,乃是陳家子孫陳廷開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考中武舉人。
二進門額上之「文魁」乃是清道光19年(1839年)陳學光考中舉人,光耀陳家門楣。
而三進門樘上之皆懸有「文魁」、「武魁」、「貢元」匾額,在一般傳統民居中並不多見,
為竹田最具知名度古厝。
位於大社中華路143巷 (竹籬仔內) 的黃厝為三開間一樓磚造三合院,
根據建築中一幅磚刻作品文字「乙卯梅月建」,可推算黃厝興建於大正四年。
黃家祖及泉州南安縣,其五世祖黃其淵(實為來台的第四代,因渡海來台者是兩兄弟,故尊奉其先父為第一代)
于道光元年花月奉其父命所書之族譜最為完整詳盡,其記載:
黃發未婚無嗣,其弟黃勝婚後生三子, 長男黃希勇, 次男黃希妙,三男黃忠瑛過繼給大房。
黃忠瑛脈下子孫滿堂,且文武全才甚為傑出。籬仔內(今神農里)的黃氏家族是原大社頗富盛名的大戶人家,
清朝時流傳一句話表示黃厝的人要到觀音山都不需要經過別人的土地,可見其富甲一方。
中華路黃厝三合院前,還可以看到一對旗杆石(俗稱舉人石)。
黃氏公聽之內尚保存著當時祖先乘用的轎子,俗稱舉人轎。黃家第四代與第五代為黃家最風光鼎盛的時期。
據說黃煥猷曾經應考幾次沒中、同治年間再與兩位同鄉要去大陸福建赴考,到港口時船行的夥計問黃煥猷
是否要買四張船票,他心靈感應可能是神農大帝顯身隨行,隨即答是,是次應試順遂果然考中武舉人,
隔年為感謝神農大帝保佑之恩,就奉獻一塊匾額『萬世永賴』給了青雲宮。
門前的告示牌則說是族人中有黃啟東高中嘉慶十二年丁卯科舉人,
黃煥猷則是高中同治元年壬戌科補行辛酉正科武舉人 ……
最早到南投縣境開發的人物是林圮,他大約在鄭經退保東都,擴大屯墾時率所部到竹山開墾。
此後有葉初、李元光、王增榮、洪登榜、陳佛照、張天球、洪善述、黃天惠、陳希亮、曾長茹都分別在
各地開墾土地與開鑿水利。如葉初之開竹山羗仔寮圳,李元光之經營草屯舊圳,王增榮之開墾魚池鄉,
洪登榜開墾草屯萬寶新庄一帶,洪善述之開鑿草屯媽助圳 ……..
按 : 洪秉正,嘉慶十五年(1810)離鄉背井,從福建漳浦縣,率領族人渡過台灣海峽來到台灣,
從彰化縣王功登陸,先在貓羅溪西岸的縣庄(彰化縣縣庄村)山坡地開墾。
不久之後洪秉正又帶領族人入墾於下茄荖(在彰化縣境內鄰近南投縣草屯鎮)地方,又在十多年後
因為人口增加及管農方便,洪秉正的孫子洪善述(29世)尋找到了田厝仔(在南投縣草屯鎮境內)一帶,
興建坐東向西之三合院住宅名叫「望遠樓」,
洪氏家族本來就是書香世家,在遷徙開墾之餘,仍然不間斷的努力向學,
果然,洪善述的四個兒子洪純忠、洪純孝、洪純廉、洪純節(30世)和孫子洪立方、洪清炎(31世)、
曾孫洪聯魁(32世)一家七人,先後考中秀才,於是,望遠樓就有了秀才窩之雅稱。
洪鐘英即是洪善述之四子洪純節。
因平戴案有功,以訓導歸部儘先選用,加五品銜,賞戴藍翎。
道光年間,北投社人陸續內移埔里地方,致土番社學有名無實,時漢人之拓墾已歷一百餘年,
民生欣欣向榮,文運鼎盛,乃有北投堡總理莊文蔚、職員洪濟純、生員洪鐘英等人發起,
募得銀五千八百元,卜地於北投街郊現址建登瀛院。
這洪鐘英其實為武舉人出身, 又兼生員一職 , 可謂文武雙全 ……..
戴正吉 為前任大寮鄉後庄村長,父親為日治時期的保正,曾祖父於晚清考取武舉人,
當年大樹、九曲堂一帶,土匪出沒猖狂,其祖乃在曹公圳旁設炮兩門,領村民持火槍,抵禦土匪入 …….
其祖父即為武舉人戴維清 ;
後庄戴氏一族原居住在中國大陸安徽省譙國縣,後來舉家遷移到到福建南靖。
清康熙十六年(1677)遷來小竹里拓墾。清同治五年(1866),戴維清高中武舉人,在後庄建了大厝。
民國66年(1977),賽洛瑪颱風將大厝吹毀,只剩兩邊伸手廂房,
而象徵武舉人權威的旗竿座也已不翼而飛。
後庄其地名由來源自所在地大寮區三大聚落「前莊」、「中莊」與「後庄」中的後庄之地名。
古時位於鳳山里的北部地區,原本隸屬於「竹仔腳庄」(今屬鳳山市),此地附近之村莊,便以米及木炭
之盛產地而聞名。
戴家武舉人留下來的鎮家寶古物有一把大刀和一塊舉石。
大刀,刀重60斤,刀柄重60斤,總重約為120斤,約為75公斤,這麼重的大刀,祇有身體非常強健的人,
才能夠揮舞得動。
這柄大刀,刀面細膩的花紋雕刻依舊清楚,但刀鋒因為時間久遠早已氧化銹蝕而變形。
大寮鄉共出了兩位武舉人,
一位是赤崁的張簡魁,一位就是小竹里(即後庄村)的戴維清,他們的家族在當時都顯赫一時。
清 光緒十一年(1885 ) 七月,清廷決定將台灣由福建省的一個府,升格獨立成一個省。
劉銘傳作風獨特,特別重 視實際,處處講求效率;因此他一到台灣,便決定重新劃分台灣的行政區域。
他將台灣分成三府、一州、三廳、十一縣的行政編制。於是將當時的嘉義縣東 部和彰化縣南部地區,
也就是自濁水溪開始,到石龜溪為止的這一帶、長、寬 約百餘華里的土地,成立為一個縣。
劉銘傳親自來到當地探察,最後選定將縣 治設在林屺埔的雲林坪……..
光緒十二年十月初一日, 陳世烈自斗六門來到林屺埔辦理築城事務,
他成立「雲林縣城工總局」辦理建 城事宜,另外又成立「雲林撫墾局」專司撫番墾務以達成劉銘傳巡撫所交付的 任務。
因為築城經費不足,只好向民間募款建城,於是決定建造土城,分東西南 北四門,周圍一千三百餘丈,城牆厚度六尺,
為了鞏固城基,先在城外種上刺 竹三重,因為他認為外有刺竹環繞的土城最為堅固,且建築費用也最便宜。
光緒十三年二月初一日,由總董鄭綿昌首先動工種植刺竹,隨後林屺埔之名人 士紳也紛紛跟進,
有留下姓名的有武舉人陳安邦、紳士鄭必昌等…,大家齊心 協力之下,三天內便種好刺竹三層。
陳世烈因此建了一座「旌義亭」以表彰紳民義心。並在亭 內勒石,名為「前山第一城」。
同時他又撰寫一篇「竹城旌義碑記」以記載建城之始末,連同捐提官紳姓名碑一起立在「旌義亭」中。
但好景不常,因為林屺埔位於清、濁二溪交會處,每逢夏、秋之際,大水 漫漫,造成民眾洽公的不便,
因此在光緒十九年五月,由當時的台灣巡撫邵友 濂奏請皇上將縣城移到斗六門,
而林屺埔的「前山第一城」從此湮滅於荒煙蔓 草間,
徒留一些相關地名供後人追念…….
由此可知 , 武舉人陳安邦出身於竹山 ;
竹山地方沿革紀載:清領時期里內有大坑、抄封、頂林等聚落,隸屬雲林縣鯉魚頭堡。
據考證陳安邦武舉人即出身頂林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