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舉人  咸豐元年 ( 辛亥 )  :  臺灣府陳聯江、鳳山尤拔元。

              咸豐二年(壬子):臺灣縣林朝清。

              咸豐五年(乙卯):彰化廖正榜。

                咸豐九年(己未)恩科(補行戊午正科):臺灣府顏廷言、臺灣縣林朝輝、鳳山林玉經、

                                                                                       淡水廳杜逢春、李輝華、彰化縣賴步雲、賴登雲。

林文敏 為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隴邊鄉長泰里林國助長子,文敏之弟林文意不幸夭折;

林家世代經營為生,幼年時,其父因經商失敗,憂鬱成病,卒而一病不起,母親亦因貧病交迫而相繼去世,

林家自是家道中落,

嘉慶四(1799),以100枚銅錢,攜扁擔一根及一竹筒鹹瓜,至石獅港搭船來臺,於安平港上岸,時林文敏年22歲

 林文敏抵臺之後,來往於府城與麻豆之間,依靠勞力從事挑夫工作,因此,

發現麻豆土地肥沃,而地廣人稀,頗有發展餘地,乃落腳定居於此。

不數年而稍有積蓄,因此改行經營雜貨店。復又經營黑砂糖及小型釀酒廠,生意乃蒸蒸日上,顧客以「釀酒敏」稱之;

待因生意鼎盛而稍有儲蓄,於府城設「林裕發行」商號,從事與福建之間的黑砂糖貿易,因黑砂糖價獲巨利,財源更見鼎盛。

至此,以一根扁擔及100枚銅錢起家的林文敏,經10數年的努力,已擁有資產數百萬兩、良田萬餘畝,

遂成馳名全臺巨富,與臺北板橋林家、臺中霧峰林家,成鼎立之勢,號稱「台灣三林」。

林文敏是林氏家族奠立基礎時期,經商致富是林家崛起的初聲,

林家真正的成長壯大,當在於取得科甲功名躋身士紳階層,成就其社會領導地位之後;

林家子弟在林文敏的鼓勵向學之下,經正式進途而舉科第功名者不少。

林家第2代,文有林朝章,同治13(1874)貢生;武則有咸豐2(1852)中式第20名武舉的林朝清、

咸豐9(1859)恩科武舉的林朝輝;另有生員林朝邦、林朝祥。林家第3代的功名,有文舉林志訓、林廷杰等2人;

貢生有林廷楨、林志念等2人;生員有林廷勳、林錐、林廷芳、林廷瑞、林廷熙等5人;

林家第4代功名,則僅林清海、林敦敘、林均卿、林章奇等4人為生員。

以一家族而言,3代功名計有舉人4名、貢生3名、生員11名,合計有17人,

此可謂功名極盛矣…….

林玉經據調查為林園人 , 可惜資料不多 ;

賴步雲幼名復騰,彰化縣燕霧上堡人,原籍漳州府平和縣。

官章俊騰,字金全,生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於咸豐九年(1859)赴己未恩科並補戊午正科鄉試,

與介弟登雲同榜分別中式第五十四名、五十五名武舉人,官封「承信校尉」,

賴登雲 , 字開誠,生於道光甲申四年(1824), 官封「廣威將軍」。

 

其後裔現居大村鄉貢旗村,其正廳「環翠堂」前廣場上有旗杆臺五座…….

其中四座為賴步雲、登雲昆仲中舉所立,另一座則為嘉慶二十三年賴樸園獲欽賜副舉人時所立;

堂上尚懸有咸豐年間之「特恩武魁」、「兄弟同榜」及嘉慶年欽賜「副魁」等匾額。

賴氏十四世祖樸園公係自福建漳州府渡海來台,為 今日貢旗賴姓來之台開基祖,且漢學素養極佳,為

一秀士,生四子,教之耕讀, 性善心慈,自有其福,自此家境富 裕,乃購地數百甲,佈施貧民,並設私塾教學子弟

 亦自學赴考竟中文秀,後赴福建都應試舉人,二次 不第,

時樸園公年已之十餘乃不氣餒,其意志之, 堪為後人敬佩,

清考舉三年一科,迨至第三年再赴 福建應考,主考清吏,知公為人良善,忠真愛國之 情,

且年雖花甲之數,仍不忘讀書修品,雖文章來 臻上乘,但其大局實有可取之處,且感其為國動 力,造福鄉梓之情,

非只圖富貴之徒可比,乃面諭 另奏聖上賜予魁職銜,有官階職份,可為地方侈事 ;

 

 以示恩賜,翌年稟秦皇上,竟獲恩准,特頒「副 魁」匾額,現仍高懸賴氏環翠堂。

咸豐九年(1859)十六世步雲、登雲兄弟,參加福建省之舉人考試,兄弟同期高中第五十四與五十五名之登科武舉人,

步雲官拜承信校尉,登雲官拜廣威將軍,承蒙欽賜特恩「武魁」、「兄弟同榜」匾額,

兄弟同榜之匾額為閩淅總督部堂兼理福建巡撫部院所贈;

這也是當地稱為貢旗村的由來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