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舉人 光緒十四年(戊子):臺灣縣胡澄淵、彰化曾鎮邦、張國揚(原籍漳浦縣)。
光緒十五年(己丑):臺南府蘇建邦、彰化張廷樞、淡水陳邦超。
光緒十七年(辛卯):臺灣縣張瑤山 (原籍漳浦)、宜蘭縣陳遐齡(籍漳浦)、李濬川(籍詔安)。
大雅區員林里張姓遷入很早,大概於員林村聚落形成初期即已遷入,
此從寶興宮沿革張媽容公可得到印證,
且地方上所留存建築亦以張家古厝最多,目前有資料可尋者員林里張姓共分為三大系統:
圳堵張趨公系統、九甲張氏(源昌、湧昌派)系統、旗杆厝張家系統 …….
旗杆厝系張家 . 祖籍福建漳州漳浦眉田村,先世自然公於乾隆年間渡海來台,初居水裡港,後遷大雅居住,
代表人物為前清武舉人張國揚(顯臣)及其弟張瑤山(碧卿),
兩人分別於光緒十四年(1888)及光緒十七年(1891)鄉試中式武舉人。
金鑑堂俗稱「旗桿內」, 位於大雅鄉員林村中清路段,建造於清末光緒年間。
古厝原建有前後兩院及左右護龍,保存完整無缺,古色古香留存著清代氣氛,
後院殿堂供祀張氏歷代祖先神位,十分莊嚴。
前後院大門上端懸掛古匾「武魁」各一方,
一是張國揚(顯臣)於光緒十四年(1888)戊子科鄉試中式武舉人;
另一區為張國揚之弟張瑤山(碧卿)於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中式武舉人。
古厝前廣場左右原有旗桿二對,故稱之為旗桿內。
旗桿因年代久遠而腐蝕,現僅存留旗桿座,令人有發思古之幽情,本亦是唯一所留下之遺跡,提供後人憑弔。
如今隨著古厝拆除, 蓋起了販厝 , 舉人宅邸已不復存在……
現在在龍井區最古老的廟宇「福順宮」內,還可以看到張顯臣還願的匾額。
甲午戰爭爆發,滿清戰敗,日本便開始在1895 年統治臺灣。當時的張顯臣被任命為「捒東下堡堡長」,
還當了「埧雅區街長」(類似現在的村里長),以及「大雅信用組合會長」(現在的大雅農會)。
晚年時,張顯臣還到太平區的頭汴坑經營糖廠,更參與了地方水圳的開發。
直到1922 年, 六十九歲時去世。
西螺福興宮內的「海國安瀾」匾係光緒十六年(1890),由舉人張廷樞所贈之匾,
日治時期並由其後代子孫張沃、張樹頭進行重修。
光緒年間倪瓚元所編《雲林縣采訪冊》 : 張廷樞為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科武舉人。
張廷樞,號廷合,為崙背中厝人(今崙背鄉阿勸村),祖籍泉州府晉江縣鑑湖鄉。生於咸豐十一年(1861)。
其先祖張士箱於康熙四十一年(1702) 跨海來台。張士箱子嗣多人考取舉人、秀才等功名,貢薦相繼,
以乾隆二十五至三十五年間為例,有六人中舉,科名之盛,冠甲全台。
其曾祖父張植發,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拔貢。同年,鄉試中舉。歷任山西省汾西、鳳臺知縣。
張廷樞自幼聰穎好學,體格魁偉,異於常人。當時臺灣尚武之風盛,於是張氏族人恆聘唐山武藝高強之
武師調教子弟,張廷樞身賦異稟,耐心學藝,又承其家學傳統、勤於經書,遂蒙文武兼備之譽。
曾為彰化縣學武生,並於光緒十一年,遠涉重洋,至福州省城參與鄉試。
當年渡海,時有船難發生,是故每有遠行皆會求助於地方神衹庇祐。
西螺街福興宮的太平媽靈驗無比,廷樞特赴福興宮祈求旅途順遂,波瀾不興,並能金榜題名,
果然光緒乙酉年,一舉成名,榮登是年武舉人,名聞當時雲林地區,更傳為西螺地方佳話。
返台後,廷樞感念太平媽庇佑,遂於光緒庚寅年贈「海國安瀾」匾予福興宮,以玆留念。
同年,亦贈匾「英靈護庇」一方予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
其參加鄉試, 所使用一百二十斤大刀,
為其崙背後代前國大代表張春盛等子孫所珍存 …….
根據資料索引 間接說明了武舉人陳邦超為北投忠義地區人士 ;
北投地區最早開墾的漢人為漳州人王錫祺,康熙三十五(1686)年,他在唭哩岸社附近開墾,成為最早墾殖此地漢人,
《淡水廳志》所謂「淡水開墾自奇里岸始」;
康熙四十八(1709)年,陳賴章墾戶請墾「東至雷匣秀朗、西至八里分干豆外、南至興直山腳內、北至大浪洞溝」,
漢人漸漸由點成面開發台北;
康熙五十二(1713)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與鄭珍等人成立「陳和義」號,拓墾北投庄;
後來泉州人也移住此區,漳州人受到壓迫只好搬走;
目前世居在北投地區的住民,以福建省泉州府居多。
陳時英,清雍正年間據說為年羹堯的手下大將,因躲藏官害於清雍正六 (1728) 年逃難來到台灣,改名為陳懷,
與平埔族凱達格蘭女子林薏娘結婚,並向嘎嘮別社人購買土地;族人合力鑿大埤,灌溉田園,拓墾水田 (地段在今日
的忠義至關渡一帶)。
陳懷公第十三代子孫陳澄波,為同治年間文舉人,陳家勢力與土地日增,漸漸成為北投地區的豪門貴族,
來台已傳到第廿一代,派下超過千人。
於今陳氏宗祠內仍留有二根舉人旗杆,為忠義地區最大的家族。
只是不知這位武舉人陳邦超
是否也是陳懷公派下的一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