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東林林氏溯源於元朝末葉,開基始祖傳由福建泉州府田中鄉遷抵斯地,迄今已歷六百餘年。

溯自始祖仲茂公以迄,世代相傳已二十又二世,人丁蕃衍,支脈分居海內外。

 

 

東林林氏五世祖乃金波公太老。其墓葬於湖井頭謀仔口。

墓濱海,有馬鮫魚屈,每年春季時節,產馬鮫魚甚豐,世代子孫多利。後為大陸坪鄉洪姓人士佔有。

是墓前原有明代皇旨勒建石坊旌表,中間橫匾書曰:相國先塋四大字。

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駐守本島,為佈防陣地,乃拆石坊、墓碑以充軍事之用。

 

 

 

東林林氏六世金波祖字可棟。

明世宗嘉靖十三年甲午科進士,授河南府尹、王府左長史、歷任沔陽牧、太平知府、進階太子少保中順大夫。

事載於金門縣志。今宗廟楹柱上聯:六世京師文相國即是指金波祖。

 

 

八世祖台鼎公,名諱未詳。九世昭穆「爾」。

三房傳至九世祖習山公字爾登號簡初,排行七。生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1606)四月二十二日。

隆武二年,鄭芝龍降清,其子成功諫阻未果,遂率所部屯駐於金。公見其忠誠而擁戴之。

是年十二月朔,鄭成功會師大明文武群臣於烈嶼吳山,誓言效忠明室並訂盟恢復中原。

鄭成功任公為樓船鎮,訓練士卒,整編船艦,往來列島,伺機進定中原。永曆二年,公任右衝鎮並克同安,永曆四年改鎮達濠。

永曆六年,鄭成功收海澄、長泰並攻漳州。

公改鎮井宿。屢建軍功,乃受封忠定伯。永曆十三年(1659) 春,隨鄭成功攻南京,於屯嶽廟山遇砲襲殉國。

時為二月二十二日。享壽五十四歲。

 

欽賜御葬於廈門嘉禾山二十四都衡厝鄉。事載於金門縣誌。

公生前之練馬場即今之洋山,洗馬湖即今之習山湖。

宗廟楹柱下聯:「九傳伯爵武軍門」即是指習山公………

 

「金門縣志」之「人物志.忠烈」所言林習山武績,皆從他隨鄭成功反清復明說起,

不曾道及更早的資歷;

其實,早在崇禎朝,林習山便已屢於海疆嶄露頭角。

 

明隆武二年(1646),鄭芝龍將降清,成功諫阻不聽,遂率所部屯駐金門,習山附之,

是年十二月朔,成功大會明文武群臣於烈嶼,誓言效忠明室,並定盟恢復。

 

越年七月,成功以洪政、陳輝為左右先鋒鎮,楊才、張俊為親丁鎮,郭泰、余寬為左右護鎮,林習山為樓船鎮。

柯宸樞、楊朝為參軍。杜輝為協理,訓練士卒,整編船隻,往來島嶼,待時而動。

 

永曆二年(清順治五年)(1648)  閏三月,林習山任右衝鎮,與杜輝等隨成功,攻克同安。

 

永曆四年,習山卸右衝鎮職,由副將甘輝接充,三月,成功入潮陽,令洪旭(后豐港人)駐鎮徵輸轉運,

令習山鎮達濠,是年黃海在達濠欲叛,事蹟敗露,成功令習山襲殺之,習山宥其餘黨,分配各鎮。

 

永曆五年四月,施琅忤成功,頗出怨聲,與弟顯愈無所忌,

五月,成功遂令羈琅及其父大宣與其弟顯,將置之法,交習山禁押,習山交其副將吳芳監守,

吳芳看守不嚴,竟被施琅狡計脫逃,渡海投清。

 

成功因習山歷年戰功累累,免其罪,調職,是月,成功率眾入漳之南溪,習山仍參與戰役。

 

永曆六年,成功收海澄、長泰,

四月,成功親督師攻漳州,兵眾雲集,設二十八宿營,以習山鎮井宿。

 

 

永曆八年七月,習山受封忠定伯。屢次隨各鎮征伐,

永曆十三年(清順治十六年)(1659) 春,隨成功攻南京,習山隨同成功屯嶽廟山,被砲襲陣亡,

時為二月二十二日,卒年五十四,

 

越年歸葬廈門嘉禾山廿四都衡厝鄉,御賜祭葬。

湖在東林南海濱,今濬修題為習山湖,

附近用地約六十四市畝,原為可棟以餘俸所置田,以惠其族,

今為樹林,尚未墾耕。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