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福(1837―1917),字淵亭,廣東欽州 (今屬廣西) 人。早年當過水手。

咸豐七年(1857)後,先後參加鄭三、吳亞忠領導的反清起義軍,以七星黑旗為軍旗,稱黑旗軍。

同治六年(1867),清軍進攻吳亞忠的黑旗軍,次年劉永福率餘部三百餘人進駐保勝(今越南老街),屯墾安民。

隊伍很快發展到兩千餘人,由於軍紀嚴明,深受當地群眾擁護。

同治十二年,法國侵略軍進攻越南河內等地,應越方要求,率黑旗軍與越軍聯合作戰,

在河內西郊大敗法軍,斬法軍首領安鄴上尉等數百人,乘勝收復河內。

次年,越南國王授予他三宣副提督之職,讓他管理宣化、興化、山西三省。

 

光緒九年(1883),法軍占領越北南定省,企圖進犯廣西。

劉永福率兵三千在河內城西紙橋一帶同法軍激戰,黑旗軍大勝,斃法軍司令李維業以下數百人。

越南國王封劉永福一等義勇男爵,任三宣提督。

同治十年,法國侵略軍五千餘人大舉進攻越南,占領紅河三角洲,後又進攻台灣基隆港。

清廷被迫向法國宣戰,授予劉永福記名提督的官銜。

劉永福率黑旗軍同清軍聯合向法軍進攻,包圍宣光,至次年三月伏擊法國援軍,接著又在臨洮大敗法軍,收復廣威。

與此同時,老將馮子材也在鎮南關(今友誼關)重創法軍,從根本上扭轉了戰爭形勢,迫使挑起戰爭的法國費理內閣倒台。

就在中國軍隊打了勝仗時,清廷卻下令停戰,同法國簽訂條約,承認越南為法國的保護國。

十一年冬,劉永福率黑旗軍將士3000人回國,清廷下令裁減,只剩下1200人,次年又逐漸裁減至300人。

 

 

光緒二十年,甲午戰爭爆發。劉永福奉命率黑旗軍兩個營赴台灣,幫辦台灣防務。

二十一年,清廷同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

五月,日軍進攻台北,署理巡撫唐景崧逃回大陸。劉永福率黑旗軍留在台灣領導抗日。

他駐守台南,與台灣抗日義勇軍合作,在新竹、苗栗、彰化、嘉義等地,重創日軍。

劉永福跟台灣的交集是從甲午戰爭開始的…….

18947月,甲午戰爭爆發。因台灣地理位置重要,清政府命劉永福赴台,幫同台灣巡撫邵友濂辦理防務。

8月,劉永福率兩營 情趣用品黑旗軍赴台北,後又奉令移駐台南,將所部增至八營,仍稱黑旗軍。   

18954月,清政府戰敗求和,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把台灣全島及附屬各島嶼割讓給日本。

6月初,日軍由三貂角澳底登陸進逼台北。劉永福在台南草擬了《盟約書》,發出聯合抗日的號召。

表示為保衛國土,「萬死不辭」,「縱使片土之剩, 房屋一線之延,亦應保全,不令倭得」。

67日,日軍陷台北,628日,台灣地方紳民推舉劉永福繼任台灣民主國總統,領導抗日。

劉永福不受,仍以幫辦之職,入府城領導台灣人民抗戰。將全台各軍,及各地義軍百數十營,

分別調遣巡防各要隘,並派人接替「內渡」大小文武各官的職務,積極領導全台的抗日鬥爭。   

日軍佔領台北後,隨即南下入侵新竹 票貼。劉永福令副將楊紫雲統領新楚軍會同台灣生員吳湯興、姜紹祖、徐驤等

領導的台灣義民軍與日軍相持月餘,大小二十餘戰,殲滅大量日軍。

8月初,黑旗軍聯合徐驤等義民軍會攻新竹,連獲大捷。823日,日軍大舉反撲失敗,吳彭年率黑旗軍窮追不捨。

劉永福聞訊,急電各營:「勝不可恃,恐防倭人由僻徑渡大甲溪」。並急令忠滿等率數營星馳赴援漳化。

吳彭年遂率軍退守彰化城北八卦山。28日,日軍大舉攻山,吳彭年、吳湯興陣亡。

黑旗軍精銳七星隊300餘人奮戰犧牲。八卦山、彰化失守。繼之,雲林、苗栗亦陷。

日軍進逼嘉義。在此危急關頭,劉永福「親赴嘉義前敵諸營,指授兵機」。

又令部將王得標守嘉義城,令部將楊泗洪節制前敵黑旗軍各營及各地義軍組織進攻。

各路義軍密切配合,連獲大捷,相繼收復雲林、苗栗 訂做禮服,進至彰化,軍威復振。

但此時,台灣抗戰各軍餉械均已告謦,劉永福派人回內地籌餉,僅敷前營伙食,後來連伙食也發不出。

劉永福悲歎「內地諸公誤我,我誤台民!」   

911日,日軍增援台灣的第二師團到達台北,在海軍配合下,大舉南犯。

109日攻陷嘉義。10日和11日,日軍在布袋嘴和枋寮登陸,分兵進逼台南。

15日,日艦進攻台南東南的打狗港。劉永福派其子劉成良率軍抗擊。

守軍饑甚饋散,劉成良退守台南。這時劉永福曾寫信給樺山資紀,「建議息兵,希望和議」。但被拒絕。   

1018日,劉永福召眾將會議,商議戰守之計,未得結果。當天,守軍無食,大部潰散。

19日,日軍大舉進攻安平炮台,劉永福親自登台發炮,斃敵甚多。

當晚,日軍攻城益急,城內土匪蜂起,秩序大亂,劉永福想回城內,部將勸阻:

「軍心散矣,各路倭兵大至,此城萬不可守,請公去」。

劉永福見大勢已去,仰天椎胸,呼號慟哭說:「我何以報朝廷,何以對台民!」

遂密乘英輪「多利士」號退回大陸。

21日,日軍佔領台南。至此,劉永福領導的台灣抗戰宣告失敗。

在台灣同日軍血戰近五個月,拒絕日軍勸降。

但因清廷斷絕援台,義軍逐步退至台南,劉永福的部下大都戰死。

九月,台南失陷。劉永福潛回大陸,從漳州到廣州,一路上官民熱情迎送。

 

光緒二十八年,劉永福任廣東賜石鎮總兵。

辛亥革命後,曾被推為廣東民團總長。不久告老還鄉。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將近80歲的劉永福義憤填膺,要求重上戰場。

19171月,遺恨病卒。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