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氏,據《元和姓纂》所載,周宣王因其舅申伯平叛功赫,封邑于謝國(今河南省唐河縣南有謝城)

謝國子孫後失爵位,遂以國名為氏。

晉代謝安(320385) 字安石,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世族,有治國才略。

謝玄(343388),字幼度,晉宰相謝安之侄,謝安任他為廣陵相以御前秦,在淝水之戰獲大捷,

並率軍收復徐、兗、青、豫等州。

相傳,謝安曾問其子侄:為什麼人家都要訓導子侄使走正路,成為優秀的人?

謝玄回答:這就像大家喜歡在庭階中栽培芝蘭玉樹一個道理。

後來,唐代王勃寫了一篇著名的駢文《滕王閣序》,文中有“非謝家之寶樹”句,

寶樹一詞遂為人所傳誦,故謝氏有“寶樹堂”、“寶樹傳芳”之稱。

唐乾寧四年(897),申伯遠裔十六郎隨王審知入閩,裔孫蕃衍泉郡。

到宋代,謝氏已成為泉州城中一個望族……….  蓋自江左迭遷,而本祖家于泉,

傳至宋時,泉城北門有謝膳者,開寶六年(973)進士。謝徽者,祥符五年 (1012)進士。

謝微者(原名徵)為金紫光祿大夫。子季成,知邕州事;子仲規,左朝散大夫;

侄伯景、伯強、伯初,登天聖二年 (1024)、八年(1030)、景祐元年(1034)進士;孫邦基,登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

奕世簪纓,遊宦接踵,以進士及第登宦,籍載郡志者三十八人。宗支貴盛,遷居不一。

在泉州城內外,謝氏建有可觀的家業:以前宋間相繼富貴,田連阡陌,莊舍外縣,門前建倉儲谷……

府第棟宇壯觀,簷廊輻輳,不見風日,內天井三十六,內設中亭、明樓以限內外,即中門之地。

門路通行街衢及裏中十字路,又山北之後,官路各一二里許,俱砌石以濟人行。

相傳泉州金魚巷即為謝氏發祥之地 (金魚是宋代官員的佩飾,巷或因謝氏世代簪纓而得名)

故泉南一帶謝氏,多以“金魚衍派”為地望標識。

 

 宋末,謝氏有支派分居晉江,晉江市英林鎮澄江 (伍堡謝氏家族系與謝厝街、圍江、南江、

寮江、滬江諸支派系均屬於 [金魚衍派]

澄江謝氏肇基始祖為千祿公 , 公于宋末元初時自泉州謝衙巷遷居南門外晉江縣十一都澄江鄉 ,

成為澄江鄉繼伍姓後又一肇基該村落的姓氏 千祿公傳三子(長子為悟真、次子為整官、三子為清履)分三房。

長房為後分,整官派為二房分、前分,清履公派或為建安分(今福州),或為下洋分(今南安官橋),

或為祖厝分,或為西坡分,為四房分,或為東分,或因房分而稱,或因遷徙而名,各立其目。

至今繁衍子孫已有二十餘世 , 歷經700餘載,子孫後代人丁興旺。

澄江(伍堡)謝氏族人或因出仕入官職、戰燹、營生、外姓所欺壓,歷代均有外遷

據《彰化縣北斗鎮鎮志》《晉江澄江謝氏族譜》所載:

澄江謝氏第十世明初公、於康熙中葉渡台開墾並肇基彰化縣北斗,子孫後代現亦居

北斗鎮、溪洲鄉、臺北市、雲林縣等地;

明初公北斗分支派下子孫後代人丁興旺,家族非常顯赫。裔孫中表現特出的有:

第十六世漳生公、於清末例贈登仕郎 ;第十七世謝仁賢、清末曾為北斗鎮首富;

 

第十八世謝同琴為北斗鎮名流人士:1936年任北斗鎮第九保保正;

第十八世謝萬枝為北斗鎮名流人士:1937年為北斗鎮東北斗振興會會長;

第十八世謝秉臣從1946 年起連任四屆北斗鎮鎮民代表………

按 :  謝仁賢 (1885-1963 ),其人對於土地墾殖與商業經營興趣甚濃,曾與林慶賢等合力推展土地拓殖事業,

為清末有名之實業家,盛時遠至九份、金瓜石投資金礦挖掘、埔里煤礦的開採,並於今北斗興築「慶元圳」,

灌溉農田300餘甲,糖廓亦為其經營項目之一。

 

明治43(1910)12月調查統計,其財產為北斗街之首。

對於地方公益亦盡力不少,今日斗中路圓環附近舊市場的土地,部分為其所捐贈,

而臺中一中的創立,其亦為捐款者之一。

近代則有謝文定曾任臺灣高檢署檢察長、

謝言信曾任臺灣議會議員、立法院立法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等職。

謝新興(言信長子) 任臺灣農會第十三屆常務監事;

謝新隆(言信次子)、任職臺灣三大有線電視臺董事長;

謝鄭汝芬(言信次媳) 曾任立法院立法委員;

謝典霖(言信之孫、新隆之子) 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臺灣彰化縣第16屆議會議長、

20103月份連任彰化縣第17屆議會議長(31歲為臺灣最年輕議長)

算是北斗謝姓家族中的佼佼者………

資料顯示在東北斗有一謝家古厝,門額為培玉居,其典故也是與謝玄有關。

此民居建造於昭和元年(1926),為一簡單的傳統三合院建築,正身部份為木、石構造,左右護龍為木、

磚、石混合構造,出簷部份的雕刻、門窗上的題詞、大廳內的彩繪,據說都是值的細細欣賞的部份。

 

不過少有人曾經提及,

似乎已遭拆除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