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施氏是晉江一大族姓,其開族時間遠溯于唐末,迄今已歷千載,後裔分佈國內外。

錢江施氏家廟中書有長聯:

統緒肇大唐,建於啟疆,允為晉水名族;簪纓進有宋,經文緯武,依然秘閣巨家。

衍渠閣家學,教議並宣,經述遠承鄒魯;朔中秘貽謀,簪纓繼美,科甲丕振錢江。

 

如家廟中綜敘其家族歷史的長聯所表達,錢江施氏源溯于魯惠公後人施父。

施父生順伯.順伯生謙.謙生損.損生孝叔,孝叔生愷,愷生直及端,端生之常……

自周代于東晉,世代歷歷有緒。

尤其自孔子門人施之常 (宋代封為臨濮侯) 而後,十世皆為閣朝大夫,十世簪纓成為家族的榮耀。

 

施姓的臨濮堂號有因此而來………

至唐昭宗時(880—904),錢江施氏始祖施典,官秘書丞(主掌藝文圖籍),為避中原戰亂,由祖籍光州固始南遷福建。

時王潮、王審知兄弟據閩地,招賢納士,多有善政,公卿每避亂來依。施典善堪輿,因擇關山之南,龍湖之北的錢江建基。

 

施典娶許氏,生兩子,長日敬敷,官宣教郎;次日敬承,官宣義郎。分長、二兩房。

迨至宋代,施氏第八世施實德,號瑤林,考中乾道二年 (1166)進士,官左僉判,文苑有名。

其弟施夢説,字雲卿,亦登開禧元年(1205)進士,授官司理參軍。

夢説之子施沅,又于咸淳四年(1268)登進士,授通直郎。

一時可稱是赫奕貴盛………..

 

歷年既久,人事更遷,宋元興替之際,施氏族裔有遠遷至福清龍田、玉井、惠安的。

相傳當年錢江始祖施典曾自擇墓地于青石山,且謂該穴進前三宰相,退後萬人丁。

施典逝世後,其妻許氏操辦喪事,特選擇將墓穴退後,俾使子孫繁榮昌熾。

故錢江施氏傳衍眾多。

 

分居本地的有前港、石廈、後宅、橋頭、西岑、埔頭、坑尾、洋霞、南莊、鈔厝、爐灶、蘇坑、

杏坑、福田、東厝、前港新村、山尾、內坑、楊林、林蒲內、安海、石獅、永寧、浯沙等支派;

徙省內的有泉州後坂、惠安施厝、廈門、同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長汀、尤溪、大田、漳州、

龍海、漳浦、雲霄、仙遊、福清、長樂、福鼎等支派;

還有徙居廣東、香港、澳門、臺灣彰化、鹿港、臺南、高雄、嘉義、臺中、桃園、臺北、臺東等地的;

更有僑居菲、澳、星、馬、歐、美等者。

 

錢江施氏大量遷臺始於清初。

 

康熙中、末葉有施仕風、施仕美徙居今臺南市,施路成人墾今北港,施光建入墾今彰化埔鹽。

雍正年問,施善軒、施增軒徙居今臺南市,施樞人墾今鹿港。

乾隆年間,施衍盾入墾今高雄市,施國爽、施國標、施國壇、施國廉、施國坯、施國壤、施國達、施文載、

施文協、施國寶等,後來遷居今臺南市。施鬧人墾今嘉義義竹,施樞壹攜孫拔翠人墾今北港。

 

施補、施樞長、施店、施士洽、施國盤及施文鼎、文經、文穆兄弟等,先後人墾今鹿港;

施文肯入墾今鹿港,後遷臺南;施良方、良讓兄弟人墾今臺北。

嘉慶年間,施閣砌、施媽光人墾今高雄市左營;施鶯、施渠華人墾今嘉義縣;施門人墾今北港;

施世意及施閣君、閣霧、閣燦、閣剡兄弟,施渠簡、施衍稅、施仙程等先後人墾今鹿港。

 

道光年間,施泰生人墾今屏東萬丹;施埕遷居今臺南市;施閣巢遷居今嘉義市。

咸豐年間,施參入墾今臺中市。

 

其中,施泰岩徙居今臺南市,

其子瓊芳、孫士诘為臺灣僅有的父子進士的佳話,最為人傳頌;

 

此外,還有眾多錢江施氏分支同安、安溪復遷居臺灣的,

難以一一計數。

 

錢江施氏還與潯江施氏在臺南共同建立施氏宗祠。

以臨濮堂 作為凝聚宗誼的標識。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