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洪氏是泉州史上的望族。明清兩代,英都翁山洪氏人才輩出。

 

 

翁山地名溯源始於隋朝。

當時有江西九江人陳承功任南安縣令,晚年隱居於此,見該山猶如老翁駝背,命名曰翁山。

此後,就以翁山為鄉名。

元代改鄉為都,翁山鄉為南安之二十七都。明朝廢都制,恢復鄉、里建制,翁山鄉稱為英山。

但習慣上,翁山、英山、二十七都數名並用。

清襲明制,至民國,以「英山」、「二十七都」各取一字,形成了「英都」地名。

 

 

宋末元初,清源軍節度使陳洪進之後裔陳順齋,攜子溫齋為避元兵追剿而入英都,

溫齋入贅洪家,生子良齋,始承母姓為洪。考洪家先世,系十六郎洪權之孫洪天錫後裔。

洪天錫子洪俊卿,因避難從武榮石竹遷英山,埋名隱諱別號九使。

九使身後僅存一女,溫齋入贅後,生子改姓洪,自立堂號翁山

 

成書於清乾隆中葉的武榮翁山洪氏族譜,

在「歷代科舉縉紳」中載有翁山洪氏登進士名錄16人,

分別是:洪庭桂、洪有第、洪有聲、洪有復、洪有助、洪啟睿、洪啟聰、洪啟初、洪承選、洪啟遵、

洪承疇、洪士銘、洪承龍、洪科捷、洪世澤、洪世佺。

 

 

翁山洪氏一族,從明嘉靖乙酉年(1525)東二房九世洪庭實首中舉人、

嘉靖戊戌年(1538)洪庭桂(庭實弟)首登進士,到1905年光緒皇帝廢除科舉的380年間,

在《通史》及地方誌書中可查,自明永樂至清光緒年間,英都洪氏族人出秀才五百七十人、

 

貢生六十三人、舉人六十五人、進士十八人,授任朝廷官員有二十一人、省司官員十四人、

 

州府官三十七人、縣邑官四十四人。

 

 

 

先後形成洪宙、洪量、洪承疇、洪世澤、洪世賢等五大家族,各顯赫五至十代。

當中又以洪承疇家族最為顯赫………..

 

洪承疇, 字彥演,號亨九,南安英都人,生於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

 萬曆四十四年(1616)登進士第,至天啟年間,累官刑部員外郎、

郎中和浙江提學僉事、右參議、江西兵備副使、陝西參政、按察史、延綏巡撫。

 

崇禎四年(1631),奉旨總督三邊軍務,旋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兼督河南、山西、

陝西、四川、湖廣軍務,於崇禎十一年大敗李自成於潼關。

崇禎十二年,調任薊遼總督,守備松山、店山、寧遠、錦州,抵抗清兵。

次年,因糧盡援絕,松山城破被俘。經清太宗多方勸降後遂歸順清。

 

清順治元年(1644),被封太保太守、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同內院官佐理機務。

次年總督軍務,平定了江南。至順治十八年年老告退前,累官掌都察院左都禦史事、

翰林弘文院大學士、太宗實錄總裁、湖廣總督、太傅兼太子太師。

卒後,贈少師,諡文襄,賜葬京師,立禦碑。

 

洪承疇在清初時先後推行一系列積極的主張和政策,對清初的安定和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這些主張和政策是:

 

以治一國必先治一人,治人必先治心的策略,給順治帝講《六經》,

用儒家思想薰陶年幼的順治帝,幫助他儘快地接受當時先進的漢文化;

 

經濟上推行屯田、休養生息、賑災減稅,開放漕運海運,

安置流民開發生熟荒地等安定民心、發展生產的政策;

 

軍事上實行剿撫結合的政策,分散瓦解江南抗清力量,迅速平定江南半壁江山;

 

禮待降清將吏,保存了大量有用之才。

 

孫中山有一首詩對洪承疇作了肯定的評價

五族爭大節,華夏增光輝。生靈不塗炭,功高誰不知。

滿回中原日,漢戚存多時。文襄韜略策,安裔換青衣。

 

 

洪承畯,字彥灝,洪承疇的弟弟,生卒年不明。

少年即擅長行書和草書,筆勢婉轉遒勁,如驚蛇入草,古藤掛壁,

當時人稱他的字是龍蛇字。

 

 

洪承畯對於洪承疇的降清之舉,不以為是。

在洪承疇聲勢顯赫的時候,他卻避居紫帽山下自家別墅,自稱紫農山人,

吟詩寫字,自適其樂,還辭去兩次清朝的官職。

 

洪承疇在泉州府城建府第,洪承畯在它的旁邊建忠烈祠,

祀奉唐代忠烈張巡和許遠,以譏諷他兄長的失節。

 

有人因此讚頌他梅向於北,明心事為二難;蘭出於南,露根條以獨立。

他還在泉州西隅一座佛寺門上大書大乘蓮心,故意把乘字寫得象無字,而蓮與良近音,

草草一看一讀,成為大無良心,人們遂稱該寺叫蓮心庵。

 

後來,洪承回歸故鄉,在英溪南岸崖壁上,

書刻素月孤舟與長天秋水,

 

表白不肯臣服清廷的心跡。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