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俊(1868-1941) 臺中豐原人,字升三,號南村,晚號水竹居主人。

其日記名為《水竹居主人日記》,以年為單位裝訂成1冊(19181920年合併成1冊),

27冊(1906-1937年,1922年缺)。

日記以毛筆謄錄於特別訂製的行簿上,盡是工整而秀麗的小楷。

提供了許多那個時代的許多記載…….

張麗俊據調查為張達朝派下的裔孫。

按 : 據《張氏赤山族譜(頭家厝房張達朝公派下本傳)》中所載 :

開台始祖張達朝,歲進士,字承祖,諡恬睦、弼柱 ……. 

雍正甲寅十二年(1734)與胞弟達精公自原鄉廣東省潮州府大浦縣清遠都源高甲赤山鄉下灣村渡台,

開墾捒東上下堡土地而成水田者,亦因開此葫蘆墩上、下埤圳而灌溉成功也,收大租納供課,

因為名為業戶焉,後於頭家厝建築祖居,聚族而居頗富盛名。

張麗俊 少受學於鄭國琛、魏文華,後師事謝頌臣(即謝道隆 ),

詩文並佳,1907年入盟櫟社為社員。

日治時期,曾任庄長、保正二十餘年,及土地整理及林野調查委員、豐原街協議會員、

水利會評議員等職,1921年任豐原街農會理事及葫蘆墩興產信用組合(豐原信用組合)理事。

除為民排難解紛外,樂善好施,舉凡修廟、造橋、鋪路,無不捐貲參與。

1941724日病逝,年七十四。

著有《升三詩草》,未梓,部份選入《櫟社第一集》。

張麗俊曾任葫蘆墩興產信用組合常任理事、富春信託株式會社常務理事、豐原水利組合組合員、

慈濟宮修繕會總理等,並參加櫟社、東山吟會等,豐富的日記內容已有學者由宗教信仰、民間組織、

政治運動、經濟產業、公共衛生、休閒娛樂、文學史等角度切入,研究利用。

1899年至1918年,張麗俊擔任豐原下南坑第一保保正,

大正年間同時身兼葫蘆墩十九保聯合會議長。

他的《水竹居主人日記》是臺灣目前唯一由保正當事人留下的日記,

可作為觀察保正日常工作的第一手史料,

其中也包含了與女性相關的書寫…….

大正年間由張麗俊主導下,慈濟宮規模的修繕為最具代表性,

現在三川殿、正殿、後殿、五穀殿、漢壽亭及左右過水廊,木雕、石雕、交趾燒、泥塑、楹柱聯、

佛雕像等,皆由張麗俊所遴聘當時一流匠師施作而留傳下來。

 大正十四年(1925)年慈濟宮已修繕完成。

今慈濟宮尚保存張麗俊修撰的柱聯、對聯、捐獻的龍柱等物。

 

除了張麗俊本身的文學素養及藝術修為外,其亦和當時的前後任豐原街長廖前乾三、廖西東

參事呂汝玉、林振芳後代林伯璿、林佐璿亦關係密切,寬廣人脈、寺廟相關業務熟稔積極參與

,故被推舉為修繕會正總理,也就不足為奇。

1926年由蔣渭水與林獻堂所領導的台灣文化協會及臺灣民眾黨,曾多次到慈濟宮借用新建完成的

廟址,舉行演講與電影放映,導入民眾新知識,讓豐原人接受文化的薰陶。

若以修繕慈濟宮而成為豐原主要信仰中心,及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借慈濟宮供臺灣文化協會使用,

僅這兩項對豐原的貢獻,就足以對張麗俊大大讚揚一番。

張麗俊除了是豐原仕紳領導階層,其亦管理張承祖公業兼族長,

並建築有裕昆堂祖祠。

張麗俊,清同治七年(1868),生於石岡庄金星面,年幼即移居葫蘆墩下南坑,

卒於昭和十六年(1941),享年七十四歲,

原葬於潭子新田山上雞母孵卵張家祖墳,

後遷葬於豐原公老坪祖墳

鎌村里位於豐原市東南隅,在地人通稱地名為鎌子坑口。

當地共有六座土地公廟,其中以金陵祠 (茄苳下土地公)及後山腳土地公最具特色,

其中更盈育豐富文人資產…….

金陵祠更是全台唯一僅有日式建築土地公廟,廟前的鳥居及石燈,廟身為地藏王菩薩

五方帽造型加上六角拜亭,柱上字體皆不一樣,將道教、佛教文化融為一體。

廟旁茄苳老樹已有三百年歷史,廟區整體環境優美。

後山腳土地公廟,則為本里最早的一座土地公廟,其廟身呈現巴洛克是優雅建築,採用西式優雅風貌,

是先民再建廟時,配合日治時期推廣極盛之西化羅馬式建築,

參與題字者,

正是南村草堂主人張麗俊。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