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的製作與使用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由於制磚的技術與粘結材料的限制,直至明代,
磚才開始大量用於民居等一般性建築。
中國傳統磚依據顏色區分為青磚和紅磚,磚顏色的不同源於其燒制時工藝的差異,在地域分佈上,
只有閩南沿海地區大量使用紅磚,其磚也稱為「紅料」。
閩南紅磚主要應用在牆磚、地磚和貼牆的裝飾磚,俗稱「辟」,
其特點是色彩鮮艷,鋪貼形式多樣,辨識性高。
據記載,閩南的隋唐古墓即宋代水井中已經使用了紅磚。
1924年,李功藏重修泉州文廟時,拆下的紅磚瓦上都印有「政和三年」等字,在惠安、廈門明代墓葬中
也經常使用這種煙炙磚,墓室牢固緊密。
明人張燮《清漳風俗考》說漳州建築「磚埴設色也,每見委巷窮閭,矮牆敗屋,轉盻未幾,
合併作翬飛鳥,革之觀焉」,王世懋《閩部疏》說泉州、漳州地區「民居皆儼似黃屋」,
表明閩南明代建築使用紅磚已較為普遍。
閩南語啟蒙讀物《千金譜》說:
「石條油麵磚,石珠石柱雁子磚,瓦壁瓦筒六角磚,六角磚下好花園」。
釉面磚、雁子磚等是閩南最常見的紅磚。
根據泉州磚窯工匠的記述,燒制紅磚的土要比青磚質量要求高,「土質好的可燒成紅色磚瓦,土質差的,
會成重灰色,如要燒成紅色,土質差的需要好土蓋磚面或兩個邊,以便成品有光面和紅色。好的蓋面土為普通土的五倍。」
《千金譜》中所謂的「油麵磚」,就是這種光面的紅磚,而「煙炙磚」則是表面有黑色斑紋的紅磚,
目前仍是閩南傳統建築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紅磚。
煙炙磚取材稻田中的泥土製作磚坯,燒制窯屬於倒煙窯,
其造法習慣都是坐東北朝西南,這是考慮風的關係,節省燃料。
為了保護耕地就地取材粘土,燒制紅磚紅瓦時,磚瓦裝窯后,即以小火燒三天左右,以便去除水汽及烘乾,
再以大火燒四五天左右,此階段用馬尾松燒火,因為馬尾松含有松脂,火力大,燒出的成品顏色亮麗,又有斑紋。
造成磚體黑色紋路主要原因為裝窯迭胚採用「直斜條形碼法」。
碼意指迭砌,「直斜條」為第一層直排的磚胚上,第二層採用斜角排列,第三層再斜向錯開。
此種迭法可以使燒磚是的火路在間隙間同行順暢,溫度平均。
每層磚未被上層壓覆的表面,松枝灰燼落在磚坯相疊鏤空部位,熏成褐色斜斑紋,
紅磚表面有二三道褐色紋理,故稱「煙炙磚」。
在焙燒過程中,由於土壤中的鐵元素較高,粘土所含的鐵在高溫下轉化成三氧化鐵,
成品磚剛出窖時,顏色較為紫暗,經過日晒雨淋,會脫去表面薄薄的白灰,稱為「脫硝」,
隨著時間的推移顏色開始返紅,呈現鮮亮的土紅色,歷久彌新。
中國傳統的民居營造受地理環境和地域文化影響,
它常根據當地人文風情、地形地貌和經濟條件聯繫,是形成地域建築典型樣式的根本。
閩南傳統的紅磚民居不僅受到地域文化滲透,而且還成為閩南文化的載體,
是閩南人的審美觀賦予閩南文化社會價值和情感體現。
閩南地區地理位置優越,頻繁的海上貿易使閩南受到來自東南亞和歐洲文化的影響,
在多元文化下兼收並蓄,紅磚帶紅瓦逐漸發展為閩南一帶獨樹一幟吧的建築風格。
閩南民居其建築材料主要就地取材,比如在石材上選用泉州白石花崗岩居多,其次是青石,
紅磚取自隨處可見的田間泥土燒制而成,木材取自杉木,沿海地帶還用牡蠣殼作為外牆使用,
有一種未經雕琢的原始自然美,而且有地方特色。
在紅磚的運用上,經過能工巧匠的再加工,創造出無限多的組合方式,
體現了閩南人的勞動智慧。
從民俗文化講,閩南一帶地處南邊,在各個領域受到道家影響滲透,
道教陰陽五行中屬火,所以閩南人喜歡紅色在先。
其二,不同材料的屬性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紅色給人溫暖和熱烈感覺,
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喜慶寓意吉祥。
閩南古民居的一抹抹紅,以濁色為中心,像一件亮堂的外衣,和諧溫潤且帶有暖意的色彩取向,
少了一絲含蓄卻多了一份奔放,寄託了閩南人對生活積極的態度。
工匠們砌築牆體時,為了不使牆面單調劃一,往往用磚塊在牆表面堆砌四方連續的紋樣,
這些紋樣在光照下凹凸有致,紅色的維度隨著周圍的環境變化展開,
色彩由此具有悸動的生命力。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則是閩南古民居裝飾發展的內在動力。
古民居建築裝飾題材主要包括文學典故,民間傳說,民俗風情等,許多反映了閩南人忠義禮信的強調和重視。
用於外牆裝飾的紅磚亦有各種形狀,例如像龜甲的六角形代表長壽,八角形代表吉祥,
圓形代表圓滿,紋代表富有,梅花則寓意高雅等。
紅磚是身邊最常見也最具代表閩南地區的建築材料,
通過這個課題的延展,了解到閩南紅磚它是如何燒制出來,形成紅色的煙炙磚並大量推廣使用。
小小的紅磚通過巧匠們的組砌竟然有成千上百種不同圖案,
在統一中尋求細微的變化,
或寓意吉祥或寄託美好的情感…….
( 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