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澄泥硯為陶硯,唐宋時已是貢品。其精於雕琢,澤若美玉,

儲墨不耗,積墨不腐,冬不凍,夏不枯,寫字作畫蟲不蛀。

盛唐時代的著名書法家柳公權(778865)的著作《論硯》記道:

「蓄硯以青州為第一,絳州次之,後始重端、歙、臨洮」;

孫敦秀也曾說:「唐時洮硯製作較盛,當時和端、歙、澄泥硯並稱為四大名硯。」

 

澄泥硯是以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制而成,故名澄泥硯,

是四大名硯中唯一的泥硯。

 

山西省的新絳縣(古稱「絳州」)出產的澄泥硯尤佳。

其質地細膩,猶如嬰兒皮膚一般。由於原料來源不同、燒制時間不同,

澄泥硯具有鱔魚黃、蟹殼青、綠豆砂、玫瑰紫等不同顏色。

 

澄泥硯也是中國的名硯之一,唐朝時曾被大量製造,甚至曾被稱為「硯之王者」,

其中又以虢州所產的橙泥硯最享盛名。

虢州是河南省盧氏縣的古稱,位於洛陽的西方,澄泥硯的製造地大約是在這裡。

 

澄泥硯的特色是,質地堅硬有如石硯,但是,它並不是石硯,而是屬於陶硯的一種,

但是其製造方法又不同於一般的陶硯,才能造出質地堅硬的澄泥硯。

宋人李之彥在「硯譜」中會提到:「虢州澄泥,唐人品為第一。」

 

澄泥硯由於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製而成,

因此澄泥硯質地細膩,猶如嬰兒皮膚一般,而且具有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發墨而不損毫,

滋潤勝水可與石質佳硯相媲美的特點,因此前人多有讚譽。

 

 

唐宋之間,端、歙尚處初創階段,人們評價澄泥硯為硯中第一。

宋代李之彥《硯譜》載:虢州泥,唐人品硯以為第一,今人罕用。

 

澄泥硯細膩堅實,形色俱佳,發墨而不損毫,滋潤勝水可與石質佳硯相比肩。

清代 《硯小史》云:

澄泥之最上者為鱔魚黃、黃質黑章名鱔魚,黃者色若鱔魚之背,又稱鱔肚黃,

較細膩發墨,用一匙之水,經旬不涸,一窿之墨,盛暑不干。

 

澄泥硯以沉澱千年黃河漬泥為原料,經特殊爐火燒煉而成,

質堅耐磨,觀若碧玉,撫若童肌,儲墨不涸,積墨不腐,厲寒不冰,呵氣可研,

不傷筆,不損毫,倍受歷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為貢品。

 

武則天 蘇東坡 米芾 朱元璋均有所鍾,並著文記之;

乾隆皇帝讚譽:撫如石,呵生津。 其功效可與石硯媲美,此硯中一絕。

 

澄泥硯以硃砂紅、 鱔魚黃、 蟹殼青、豆綠砂、 檀香紫、為上乘顏色,

尤以硃砂紅、鱔魚黃最為名貴。

 

澄泥硯不施彩釉,採用科學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藥物熏蒸,特殊的爐火燒煉,

使之自然窯變,同窯之中的澄泥硯幻變神奇、色彩各異、無不巧奪天工、不但保持

史書記載的名貴顏色,而且燒製出古硯從未有過的花石紋,

其紋理天成,美妙多姿,令人嘆為觀止。

 

 

 

山西省的新絳縣 ,古稱絳州,

出產於這裡的澄泥硯正是中國古代

四大名硯 之一。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