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殊(1884-1918),本名戩,字子榖,小字三郎,法號曼殊,後更名元瑛(一說玄瑛)。

廣東香山(今廣東珠海)人。清末民初詩人、作家、畫家、翻譯家。

因常作漢傳佛教出家人形象,也被稱為詩僧。

 

其父蘇傑生為日本橫濱山下町三十三番英國茶行的買辦。

在日本期間與日本婦女若子同居,生下了蘇曼殊。

 

蘇曼殊六歲(1889)從嫡母黃氏歸瀝溪,始見祖父祖母,及長兄蘇焯。

由於其帶有異族血統,在家族內備受排斥。據說十三歲就到新會慧龍寺出家做和尚,但這種說法證據不足。

又據《蘇曼殊年譜》,1904年(二十一歲)二月中旬,曼殊竊取了已故師兄趙遣凡(法名「博經」)於廣州

府雷峰海雲寺的戒牒出逃,此後便以「博經」自稱,並自取法號「曼殊」,故其實不是真正出家僧,

而其於世人的印象亦是半僧半俗,從不戒酒、肉、情色。

 

 

 

十五歲時,家道中落,曼殊隨表兄再赴日本,在橫濱華僑設立的大同學校就讀。

該校分甲乙兩級,甲級所授為中英文二科,乙級所授為中文一科。

當時馮自由在甲級,蘇曼殊屬乙級,與馮自由的弟弟同班,二人由此相識。

1901年經親屬林氏贊助考入早稻田大學預科學習,一年後因林氏贊助終止而停學。

幸而清公使王大燮准許各省自費優秀學生改當公費生,曼殊遂經橫濱僑胞推舉,轉學振武學校。

曾有人說其就讀於東京上野美術專科學校,實不可考。

 

此時他開始醉心於佛理。在日本期間,還結識了陳獨秀、章士釗、廖仲愷和何香凝等留學生,

並先後參加了在日本成立的中國革命團體如青年會、興中會等。

 

 

 

1903年,俄國侵占東三省,蘇曼殊所在青年會組織拒俄義勇隊,後遷至香港。

當時蘇傑生在家鄉已經為蘇曼殊訂下親事,趕到香港想勸其完婚,蘇曼殊避而不見。

在革命同志陳少白的勸說下勉強返鄉,但是數月後即返港,並已剃度出家,法號曼殊。

 

蘇曼殊很快來到江浙一帶,先後在蘇州吳中公學任教、《國民日報》擔任翻譯,

並與章炳麟、柳亞子等人交遊。

蘇曼殊一生曾幾次出家,但情緒反覆多變,不能真正看破紅塵。

他有時身披袈裟,誦經念佛;有時又與多情少女發生轟轟烈烈的戀情。

後在上海時,蘇曼殊更自暴自棄,出入青樓妓院,還暴飲暴食,

最終得了胃病。

 

 

191852日,曼殊因胃病逝於上海廣慈醫院,年僅三十四歲。

死前留下一偈:「一切有情,都無掛礙。」

後孫文捐贈千金,葬其於杭州西湖孤山北麓,南社諸宗元撰《塔銘》。

50年代墓坍,1964年遷葬於西湖西南側的雞籠山。

 

 

蘇曼殊能詩擅畫,通曉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種文字,翻譯作品有《拜倫詩選》和《悲慘世界》。

《拜倫詩選》出版於宣統元年(1909),以中國古體詩的形式翻譯《哀希臘》、《去國行》等篇。

《悲慘世界》發表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最初譯名《慘社會》,在上海《國民日日報》連載

 

他創作的小說有《斷鴻零雁記》、《絳紗記》、《焚劍記》、《碎簪記》、《非夢記》等,

另有《天涯紅淚記》未完成。後人將其著作編成《曼殊全集》(共5卷)。

現存詩作約有100首。

 

 

其詩多感傷情調;在藝術上他受李商隱的影響,詩風幽怨凄惻,

彌漫著自傷身世的無奈與感嘆,《東居雜詩》、《何處》等皆是這類詩的代表。

小說運用淺近文言,描寫愛情故事,表現出頹廢色彩。

作品都以愛情為題材,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的追求與社會阻撓間的矛盾沖突,

作品多以悲劇結尾,有濃重的感傷色彩。

蘇曼殊註重對主人公心理的矛盾揭示,實際是其內心痛苦掙扎的真實寫照。

行文清新流暢,文辭婉麗,情節曲折動人,

對後來流行的鴛鴦蝴蝶派小說產生了較大影響。

 

 

本事詩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過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契闊死生君莫問,行雲流水一孤僧。無端狂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似冰。

 

 

南樓寺懷法忍

 

萬物逢搖落,姮娥耐九秋。縞衣人不見,獨上寺南樓。

 

 

春日

 

好花零落雨綿綿,辜負韶光二月天。知否玉樓春夢醒,有人愁煞柳如煙。

 

 

過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孤燈引夢記朦朧,風雨鄰庵夜半鍾。我再來時人已去,涉江誰為採芙蓉?

 

 

 

 

 

 

 

西京步楓子韻

生憎花發柳含煙,東海飄蓬二十年。懺盡情禪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經眠。

 

 

讀晦公見寄七律

 

收拾禪心侍鏡台,沾泥殘絮有沉哀。湘弦灑遍胭脂淚,香火重生劫後灰。

 

 

過平戶延平誕生處

 

行人遙指鄭公石,沙白松青夕照邊。極目神州餘子盡,袈裟和淚落碑前。

 

 

步元韻敬答雲上人

 

諸天花雨隔紅塵,絕島飄流一病身。多少不平懷裏事,未應辛苦作詞人。

 

舊遊如夢劫前塵,寂寞南州負此生。多謝素書珍重意,憐儂憔悴不如人。

 

公子才華迥絕塵,海天寥闊寄閒身。春來夢到三山未,手摘紅櫻拜美人。

 

 

櫻花落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忍見胡沙埋艷骨,休將清淚滴深杯。多情漫向他年憶,一寸春心早巳灰。

 

 

 

 

 

 

 

 

彥居士席上贈歌者賈碧雲

 

一曲凌波去,紅蓮禮白蓮。江南誰得似,猶憶李龜年。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