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東北角海岸大致從基隆至頭城,東臨太平洋,

西側多山脈與河流地形。

以沉積岩為主的多變的地質景觀,是臺灣島海岸特有的自然景觀,

而且與人口綢密大臺北地區近在咫尺之間,當日可往返,堪稱便利。

東北角海岸具有絕妙動人的地質景觀,獨特的海岸自然環境,

也造就了特有的人文背景。

近數百萬年的東寧造山運動,形成了台灣東北角蜿蜒曲折的岩石海岸。

部分海岸岩石較鬆軟、容易破碎,經侵蝕、風化,常形成河流流入海灣,

成為適合居住的自然環境。沿海有許多灣澳與岬角地形,

海灣兩側形成突出的海岬,海岬兩側有小山嶺圍繞。

台灣北部冬季東北季風強盛,

但在海灣中由於地形掩敝較不受東北季風吹襲,

龍洞、鼻頭角便是個好的例子。

 

東北角海岸位於臺灣西部麓山帶與雪山山脈之中。

主要出露了約3千多萬年前的古老沉積岩及其變質岩的

石英岩與硬頁岩等岩層,以及約百萬年前由

基隆火山活動所形成的火山岩。

 

鼻頭角的海蝕平臺、海崖、沙灘是東北角海岸地景區最主要的3種地形景觀。

此外,各種小地形,如:蜂窩岩、蕈狀岩、生痕化石、交錯層、豆腐岩、小斷層、

海蝕溝、海蝕洞、海蝕凹壁、海蝕門、巨礫灘、火成岩侵入岩脈等,

使海岸地區的地形景觀更加豐富與多樣。

 

鼻頭角正好位於東西向海岸及南北向海岸的交匯點,

為一突出的海岬,終年受到風浪的侵蝕。

在地質構造上此地是一處向東北海域延伸的向斜軸。

鼻頭角露出的地層屬於新生代上新世的砂、頁岩層,

要由桂竹林層二鬮段所組成,

砂岩及頁岩中均富含有孔蟲與貝類化石。

 

鼻頭附近的砂岩裡夾有頁岩層,

由於頁岩受雨水侵蝕及風化的速度較快,因而形成不穩定的

邊坡或是深凹的海蝕凹壁。

當下部形成海蝕凹壁後,頁岩上部的砂岩遂被懸空,

後因重力及風化作用,砂岩塊常沿著節理崩落,堆積而成坡腳。

風化作用不斷進行,使得海崖後退,形成海蝕平臺,

鼻頭角海崖外側,就有寬廣的海蝕平臺。

除了海崖與海蝕平臺之外,

岬角上亦有海階地形的發育。

 

龍洞、鼻頭角一帶的山地迫近海岸。

龍洞岬主要由龍洞砂岩所組成,由於岩石十分堅硬,造成龍洞突角海崖。

由於龍洞岬砂岩中堅硬變質的石英岩或石英岩層節理遍布,

再加上東北角地區波蝕極為嚴重,

因此海蝕門與海蝕崖均甚雄偉,離水海蝕洞就多達數十個,

龍洞、鼻頭角、地質地形自然景觀、蕈狀岩、豆腐岩岩石

出露到地表時就開始遭受風化與侵蝕作用,

因而被朔造成形形色色的地形。

自然的風化侵蝕朔造出地球的面貌,

這種變化須耗時數千數萬年,甚至百萬年。

龍洞岬鄰近海岸出露的岩石是北部地區最古老的地層,

沈積的時代約為3500萬年,地層由老至年輕的排列是從

龍洞岬的白色砂礫岩為最老,依序向南愈年輕。

位於龍洞岬的白色砂礫岩稱為四稜砂岩,

從砂岩中的沈積構造來看,這個古老岩層原來是形成

在古代的海濱環境,當時海浪日夜沖刷海岸的環境,

海岸是由潔白的石英砂構成的沙灘。

但是在當時的大地構造環境正處於地殼張裂的時期,

所以在當時東亞的大陸邊緣的地殼一直的在裂開

並形成了許多的盆地,而地殼也一直處於下沈的狀態,

而且3500萬年以後的海水面開始上升。

因此,沈積環境持續的變深,龍洞岬的四稜砂岩之後

的環境就轉變為較深的大陸棚環境。

之後,四稜砂岩就逐漸的被深埋在海床底下。

直到600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才將海盆中的岩層推擠而隆起形成山脈

古老的四稜砂岩也逐漸的被抬升而露出地表。

並在風化與侵蝕作用之下形成了龍洞岬。

鼻頭岬與龍洞岬都是由厚層的砂岩所構成,

龍洞灣則是由鬆軟的頁岩與砂頁岩構成的海岸。

因此在海浪的侵蝕下,快速的後退形成了海灣。

另外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就是

龍洞灣原本是位於斷層帶之上,

沿著鼻頭岬的海岸向西延伸進入海灣北側的河谷中。

龍洞海灣位於台灣東北角海岸,

海灣的北側是鼻頭岬,南側為龍洞岬,

兩個海岬中圍成了龍洞灣,

龍洞灣景觀是具有非常獨特的地質構造背景。

海岬的形成必須是由較堅硬的岩石才能構成,

而海灣則是由鬆軟的岩石才易形成

海岸線內凹的海灣。

來到東北角,有一處絕對不能

錯過的秘境之地,

0

發表留言